APP下载

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2-01-12董春诗龙靖璇

关键词:差距城乡效应

董春诗 龙靖璇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自然资源是地区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基础。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将资源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选择。在发展初期,资源丰富地区依靠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资源型经济的路径锁定和不断的“自我强化”,资源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大量经验事实表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不如那些资源贫瘠的地区。1993年,Auty首次提出“资源诅咒”这一概念,即资源禀赋往往会阻碍而不是促进地区发展。一直以来,资源诅咒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内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由资源开发而造成收入差距恶化、体制不健全等社会问题开始被划分到资源诅咒的研究范围,但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仍大多集中在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而关于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相对较少。

我国自然资源丰裕但分布极不均衡,资源丰富的省份在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比资源贫乏的省份更为突出。[1]146-15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9,东部地区城乡收入之比为2.3,中西部城乡收入比为2.74。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各种不平衡不充分中,收入差距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中尤为突出的短板之一。

收入差距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研究的内容不再是资源产业依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是关注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探究资源产业依赖是否存在恶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情况。对此,本文选取1998—2018年31省面板数据,通过梳理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研究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期对弱化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城市收入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提供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资源产业的繁荣带来了一系列“诅咒”现象,收入差距扩大是其中之一,即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恶化了收入差距问题。在国外学者关于资源产业依赖与收入差距的研究中,Leamer E,Maul H等[2]3-42以拉丁美洲为例,发现自然资源密集型部门吸收了可能流向制造业的资本,抑制了工人积累技能的积极性,导致收入差距扩大。Goderis B,Malone S W[3]388-417通过理论和实证证实了自然资源繁荣后收入差距将在短期内快速下降,且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直到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源繁荣作用消失而结束。Bhorat H,Chelwa G 等[4]128-152认为资源开发带来的巨额收益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有可能加剧现有的不平等状况。

由于国情不同,国外学者更多的是研究贫富收入差距,而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上,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资本、劳动力两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存在流动障碍,因此研究资源产业依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研究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学者中,Zhang X B,Li X等[5]11-16;景普秋、王清宪[6]80-90研究发现在资源地区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差异间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赵康杰[7]67-73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发现资源收益分配的不合理、资源财富配置的空间效应,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胡尧、严太华[8]137-146认为资源依赖是一种“贫困陷阱”,与非资源型经济相比,资源型经济存在着更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宣春燕、余晶等[9]43-48,杨惠贤、高秋霞[10]1-7,关春燕[11]121-129,刘那日苏、张建江[12]163-169,张优智、张珍珍[13]9-06等学者也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依赖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在实证检验中支持和丰富了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资源产业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现有研究大多是通过均值排列方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划分,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地物之间的相关性与距离有关,空间分布相邻的观察数据具有相关性,各经济现象之间受到空间依赖的作用。本文将基于空间效应探究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考虑到资源产业依赖是地区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的相对度量,该指标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存在内生性问题,如果没有作为内生解释变量,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对此,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利用1998—2018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 资源产业依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资源产业依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多种渠道,但主要的是通过以下三种渠道:资源产业繁荣带来飞地经济,对资源产业的过分依赖造成教育投资不足,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配置的扭曲。这三种渠道相互作用导致资源地区非资源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形成资源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化的局面,以至于对资源产业的依赖不断增强,进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2.1 资源产业繁荣带来飞地经济

采掘业的产业关联度较低且资源富集地区较为偏远,难以推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使资源地区产业单一化。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资源依赖关系密切,经济增长波动的原因之一是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产业依赖程度越高,资源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繁荣与萧条,使资源地区在经济发展时承受了更大的风险。在资源繁荣时期,资源开发收益往往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少数人手中,农村地区收益很少,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严重;在萧条时期,容易产生严重的失业问题,因城镇居民的就业竞争力可能大于农村居民,使农村居民工作机会减少,造成收入差距扩大。

2.2 对资源产业的过分依赖造成教育投资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形成了严重的资源依赖心理。当资源开发带来的巨额收益分配给各个利益相关者时,收益群体往往会产生一种“财富幻觉”,“教育无用论”的心理使他们不愿将资源收益用于教育投资,忽视了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重要性,而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造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使农村相对收入下降,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资源采掘业对劳动力要求的技能含量较低,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也导致资源依赖的地区缺乏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大量人才流出。

2.3 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特殊的经济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城镇先于农村、工业优于农业这一不平衡生产布局,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被分为两个部门,其中农村资源被大量输送至城镇部门。这一发展过程决定了政府对城镇部门的制度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同时,资源产业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寻租氛围浓厚等经济低效现象。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私营经济在资源地区往往活力不足,导致本地非资源的其他部门发展缓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减弱。

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3.1 模型构建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现有研究,本文建立的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面板回归模型,见式(1)

GAPit=αEit+βZit+μi+ξt+εit

(1)

式(1)中,GAPit和Ei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资源产业依赖度;Zit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教育支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乡二元结构;μi表示地区效应,ξt表示时间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而资源产业依赖会对教育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影响,在同一分布区域内并不独立存在,但可能会对周边邻近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即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本文采用能够同时捕捉地区空间异质性和竞争特点的空间杜宾模型。此模型相比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更具有一般的形式,能够有效分析区域间的外部性和外溢性。构建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见式(2):

(2)

式(2)中,Xit为解释变量合集,包括式(1)中的资源产业依赖度和控制变量;ρ为空间滞后回归系数,反应样本观测值中的空间依赖性;ωij为相邻空间权重矩阵。当θ=0时,SDM模型可退化为SAR模型,当θ+ργ=0时,SDM模型可退化为SEM模型。

出于内生性问题考虑,本文将在式(1)的基础上加入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同时,由于模型中存在典型的内生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回归得到的参数会产生严重偏差,因此,本文采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方法来进行稳健性回归分析,模型见式(3):

GAPit=υGAPit-1+αEit+βZit+μi+ξt+εit

(3)

3.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

城乡收入差距指标(GAP)。相比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消费支出比的衡量指标,泰尔指数考虑了城乡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将城市、农村不同收入组的变化结合起来。因此,采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当指数值越小时,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见式(4):

(4)

式(4)中,GAP指泰尔指数,j的取值分别为1和2,当j=1时,代表农村地区,而当j=2时,则为城镇地区;Pij,t代表第t年第i个省的农村或城镇地区的总收入;Pi,t表示t年第i个省的地区总收入;Iij,t代表第t年第i个省农村居民人口或城镇居民人口;Ii,t代表第t年第i个省的总人口。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将资源产业界定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的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可将其分为资源开采业、资源加工业和资源消耗业三类,具体包括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本文以这五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来衡量资源产业依赖程度(E)。

(3)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样本1998—2018年31个省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在研究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时需要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描述性统计

4 实证分析

4.1 空间计量分析

4.1.1 空间自相关检验

本文采用空间相关莫兰指数检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以及资源产业依赖度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以观测相关变量在空间上是否存在依赖关系,计算公式见式(5):

(5)

表2 各年份莫兰指数

通过对1998—2018年资源产业依赖度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资源产业依赖度在2000—2001年资源产业依赖度的莫兰指数不显著,2002—2005年莫兰指数在5%水平上显著,其余年份均在1%水平上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城乡收入差距莫兰指数均为正,数值在0.219~0.603之间波动且除1999年外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

(1)仪器:选择美国Siemens 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内置对比脉冲序列成像系统,可提供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探头为4CI-S,调整频率为15MHz;选择意大利Cracco公司提供的造影剂,每瓶25mg冻干粉与氯化钠溶液5ml(0.9%),经震荡为微泡悬浮液备用;

本文利用莫兰散点图进一步说明中国各省份资源产业依赖度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相关性,散点图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省份和邻近省份相关变量的空间相关性。以2018年为例,资源产业依赖莫兰散点图见图1,城乡收入差距的莫兰散点图见图2。图1中横轴对应资源产业依赖度Z,纵轴对应空间滞后向量wz(即该观测值周围邻居的加权平均)。

从图1可以看出:(1)大部分数据集中在一、三象限,即资源产业依赖度较高(较低)与其相邻的省份资源产业依赖程度较高(较低),因此2018年各省份资源产业依赖表现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2)处于第一象限的省份有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山西、内蒙古和西藏8个省份,主要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黑龙江、吉林、海南、河北、4个省份处在低值被高值包围的第二象限;第三象限有江苏、江西、天津、贵州、重庆、广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云南、福建、广东、上海14个省份;无省份处于第四象限。

图1 资源产业依赖莫兰散点图

从图2可以看出:处于第一象限有新疆、四川、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西藏、甘肃、贵州、湖南、陕西、内蒙古、山西13个省份,多数中西部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处在高值包围高值的象限;第二象限有重庆1个直辖市;广东、海南、黑龙江、河南、

图2 城乡收入差距莫兰散点图

辽宁、江西、福建、吉林、山东、河北、北京、浙江、江苏、天津、上海15个省份处在低值包围低值的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无省份。

4.1.2 回归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在空间面板模型中,通过LM检验来对模型是否适用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LR检验判断SDM模型是否发生退化,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根据LM检验结果可知,模型均存在空间误差和空间滞后效应;通过Hausman检验模型选择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并根据LR检验结果可知,SDM模型在1%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即SDM模型不会退化为SAR模型或SEM模型。

表3 检验结果

4.1.3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第(1)列表示城乡收入差距与解释变量的空间依赖关系,第(2)列表示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影响,第(3)至(5)列为空间效应分解,分别表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由表中可知空间自回归系数(rho)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地区间外部性影响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一定影响。由第(1)列回归结果可知,资源产业依赖在5%水平上显著恶化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干预和教育支出均在1%水平上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均在1%水平上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城乡二元结构性越强(城乡二元系数越小)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就越大,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在第(2)列解释变量的外部性影响中,从实证结果来看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在解释变量中,教育支出在1%水平上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程度在1%水平上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余解释变量结果不显著。

在空间效应分解中,资源产业依赖影响的直接效应系数在5%水平显著为正,但其间接效应系数不显著,说明资源产业依赖仅对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扩大影响;在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直接效应系数显著为负,间接效应结果不显著;对外开放程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系数均显著为负;政府干预和教育支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两者不仅显著恶化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空间溢出效应也会间接扩大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教育支出的间接效应(0.666)占总效应(1.054)的63.2%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多半来自其空间溢出效应,结合现实原因,我国中西部教育水平和质量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由表4可知,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直接恶化的作用,但不存在空间上的溢出作用,究其原因是资源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对于资源开发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难题存在于资源富集的地区,并不会辐射到其他地区。其次,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造成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而教育投入存在全局空间溢出效应,资源开发带来的“财富幻觉”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4.2 稳健性检验

由于资源产业依赖采用比值法进行衡量,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公式(3)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稳健性检验

根据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资源产业依赖在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均显著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东部地区结果不显著。对此本文认为上述结果分析是稳健的。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资源产业依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资源产业依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同时基于内生性问题利用系统GMM方法分区域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资源产业依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资源诅咒”现象。(2)通过全局莫兰指数发现我国资源产业依赖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自相关;通过2018年莫兰散点图发现我国资源产业依赖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发现资源产业依赖在直接效应上显著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不存在空间溢出作用。(4)通过分区域稳健性检验发现在全国及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依赖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东部地区结果不显著。

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前瞻谋划产业结构。资源型地区要认清产业转型的迫切性和长久性,应当扭转惯性思维,告别资源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由资源依赖型向产业多元化转型进程。在合理有序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明确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和资源优势,逐步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培养差异化、特色化的非资源产业的经济增长极,降低资源地区经济对自然资源开采的依赖。

第二,健全自然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益分配制度,让资源开发利用收益惠及更多人群。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税税率,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和方向,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缩小农村与城镇之间发展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与就业岗位,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教育机会平等化的前提,但基础教育质量的差异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只有大幅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才能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回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后,其人力资本水平往往难以与技术或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所匹配,只能从事劳动回报率较低的体力工作,因此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有助于其适应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从而有效提升劳动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猜你喜欢

差距城乡效应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死海效应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偶像效应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