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领导广西钢铁工业建设的历程和经验
——以柳钢为例

2022-01-11赵一霖

大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钢铁工业广西企业

赵一霖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党校,广西 柳州 545002)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钢铁,是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国崛起,钢铁工业功不可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西钢铁工业从零起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2020 年,广西的粗钢产量达2275.48 万t,全国排名第15 位,且一直处在上升的状态,为推动广西、乃至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由广西国资委100%控股,是广西最早成立、最重要的钢铁企业,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广西唯一一家跻身全球钢铁企业50 强(排名第20 位)的企业。2018 年,柳钢荣膺“中国钢铁行业改革开放40 周年功勋企业”。2020 年,柳钢的粗钢产量占广西粗钢总产量的74%以上。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本文以柳钢集团为例,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钢铁工业建设的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钢铁工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推动新发展阶段广西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钢铁工业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钢铁工业,到1957 年底,钢产量达到了535 万t,比1952 年增长了296%,平均每年增长31.7%,发展速度很快,但产量仍然太少,缺铁缺钢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当时一穷二白的广西,钢铁的需求缺口更是达到了17170t,因此广西强烈要求兴建一座钢铁厂。1957 年7月,全国地方冶金工作会议召开,批准广西兴建一座规模为年产钢10 万t 的钢铁厂,作为当时“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布局中的十八家地方钢铁企业之一。1958 年1 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毛泽东主席听取广西省委关于建设柳钢的汇报后,同意柳钢的发展规划和选址方案。柳钢于1958 年7 月开工建设,经历了创建、复产及大会战、改革完善、跨越发展、转型升级发展等五个时期。

1.1 创建时期:1958—1965 年

1958 年7 月1 日,柳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而这一天也成为柳钢的建厂纪念日。1960 年2 月25 日,柳钢一号高炉正式投产,彻底结束了广西不产钢的历史。从1958—1962 年,柳钢累计产生铁6.6 万t,钢1.1 万t,钢材0.08 万t。

然而,由于国民经济中比例关系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出现严重失调,从1961 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于是,从1962 年7 月15 日开始,柳钢停产停建。

1.2 复产及大会战时期:1966—1978 年

经过1961 年到1965 年的5 年调整,1965 年钢铁工业开始恢复性增长,钢产量回升到1223 万t,绝大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开创了钢铁工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而柳钢也在1966 年的1 月6 日全面复产续建。

然而,从1966 年的下半年开始,柳钢的钢产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68 年下降为904 万t,同时钢铁工业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也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全厂生产基本停顿。好在1970 年9 月,自治区政府动员全区力量,开展柳钢建设大会战,使柳钢的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从1966—1978 年,柳钢复产续建竞相争先,建设与生产经营仍有所发展。在这13 年间,柳钢累计产铁102.6 万t,钢77.9 万t,钢材69.4 万t,焦炭102 万t,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6796 亿元。

1.3 改革完善时期:1979—2000 年

从1976 年开始,钢铁工业与全国各行各业一样进行了拨乱反正,迅速走出徘徊的局面。1978 年一举登上3178 万t 的高峰。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全面深入地总结历史经验,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坚持按比例协调发展。

乘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柳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改革,实现了全面的自我完善,从而涅槃重生。1980 年,柳钢开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实现减亏增盈1180 万元,结束了建厂23 年来连年亏损的历史。柳钢实施了由生产执行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的转变。之后,柳钢推行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走出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新路子。与此同时,柳钢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仅1980—1987 年,柳钢就有63 项科研技改成果分获冶金工业部和自治区科技成果奖。在自治区政府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下,柳钢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于1998 年钢产量迈上100 万t 台阶,正式跨入了全国大型钢铁企业行列。这一时期累计产生铁1076.7 万t,钢1065.4 万t,钢材994.6 万t。

1.4 跨越发展时期:2000—2010 年

21 世纪前十年,我国钢铁工业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钢铁产量几乎每年都以5000 万t 的递增速度在上升。柳钢果断地放弃了“九五”期间“有效益的100 万t 钢”的战略,采取以先进产能取代落后产能的办法,转变为向规模要效益的跨越发展战略。十年间,柳钢累计投资250 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深入淘汰落后设备,调整结构,建成一批现代化钢铁生产装备。使柳钢以每年100 万t 的增速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与此同时,柳钢不断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于2001 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2 月,柳钢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当年股价最高达到每股49.96 元,成为上市钢铁公司第一高价股。

2010 年,柳钢年产钢量突破1000 万t 大关,成为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广西第一家进入全国500 强的企业。这一时期,柳钢累计产生铁4548.8 万t,钢4802.3 万t,钢材4798.6 万t。

1.5 转型升级发展时期:2011 年至今

2011 年开始,由于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等原因,钢铁行业持续处于“寒冬”。即便如此,柳钢从2011—2014 年还是实现了连续四年的盈利。但是在钢材的价格甚至比白菜还低的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巨亏645 亿元,柳钢也亏损超过11 亿元。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我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累计超过1.2 亿t,“地条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杜绝了钢铁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钢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柳钢抓住机遇,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开足马力,释放优势产能,在2016 年一举扭亏为盈,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也获得明显提升。

在此期间,柳钢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实施“沿海战略”,承担起引领广西冶金工业“二次创业”,形成“一核三带九基地”冶金工业布局,以及推进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优化调整的时代新使命。2018 年,柳钢实现利润103 亿元,成为自治区首家年利润超百亿元的国有企业,跻身全球钢铁企业50 强,先后获评“十大优秀钢铁企业品牌”企业、A+级竞争力极强钢铁企业、钢铁行业改革开放40 周年功勋企业等称号。2019 年,柳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 亿元,成为广西制造业第一家千亿元企业。2020 年6 月28 日,柳钢防城港基地项目(一期)全线投产。当年,柳钢的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487.17 万t、1690.63 万t、2074.44 万t,营业收入再次突破1000 亿元,达到1174 亿元,并入选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与此同时,柳钢加快股份制改革,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名称由“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变更为“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此外,柳钢集团兼并重组提速。2017 年,柳钢与十一冶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2018 年,广西中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纳入柳钢管理;2021 年,广西铁合金公司正式加入柳钢集团。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自治区优化布局结构,加快广西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钢铁工业建设的经验

1958 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柳钢为代表的广西钢铁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柳钢已经从建厂之初“三大五中十八小”的地方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排名第20 位,位列中国钢铁“第一方阵”的生态型钢铁强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10 个行业,出口日本、韩国及东盟、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港珠澳大桥近八分之一的钢材来自柳钢,鸟巢、三峡、中国天眼等诸多超级工程都使用了柳钢钢材。广西也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钢铁工业基础的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产地。在63 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1 将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广西开启了建设柳钢的征程,而柳钢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将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1)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2)率先在广西国有企业中推行党代表任期制,拓宽了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渠道,扩充了党代表履职的空间,较好地发挥了党代表“参与决策、民主监督、党的自身建设和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取得了可喜成效。

(3)借鉴品牌的理念,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柳钢迎难而上,逆势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柳钢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队伍保证。

(5)打造和不断完善多个监督闭环体系,实行各项工作全程全方位的监督执纪和问责,促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高线,守住底线,远离红线,为柳钢转型发展构建了防火墙。

2.2 创新驱动柳钢高质量发展

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重大战略。柳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

(1)观念的创新。其本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柳钢坚持从实际出发,打破思维壁垒,转变观念,摒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发展理念,选择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

(2)制度创新。柳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同时建立完善激励职工创造各种财富,各种知识,各种发明和各种文化的制度体系。

(3)管理创新。柳钢通过对全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进行创新,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新的经营思路,创设出新的管理架构以及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模式。

(4)市场创新。柳钢充分利用自身所处市场位置的特有优势,科学研判原燃料、钢材市场走势,及时规避市场风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5)技术创新。柳钢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各种技术的创新、原始性和基础性创新,实现了从规模产量型向品种质量效益型转变。

2.3 企业文化助推柳钢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纵览柳钢60 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企业文化助推柳钢健康发展。

(1)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红色文化”始终是柳钢企业文化的底色。必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强大的红色文化底蕴凝聚企业发展力量。

(2)将企业文化与柳钢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打造“蓝色文化”。蓝色象征着柳钢人在“环保”方面向社会做出的承诺,也象征着柳钢人建设沿海基地,向海图强。

(3)提炼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不断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柳钢提炼出“包容、创新、超越、共享”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清晰、更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和越之道”。“和”,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共赢。“越”,就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2.4 建设“绿色柳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柳钢坚信“不搞好环保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因而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柳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2001 年开始,柳钢累计投资100 多亿元,建成工业三废治理设施500 多台套,年环保运行费用超过17 亿元,主要环保指标居行业领先水平。2013 年,柳钢率先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 家企业之一;2017 年,柳钢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并入选《中国绿色发展典范案例汇编》;2020 年,柳钢获评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3 新发展阶段有新作为, 广西钢铁工业发展前景更广阔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时代要求,以柳钢为代表的广西钢铁工业将有新的作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的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高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柳钢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技术突破和引领,依托柳州本部和沿海基地“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加快发挥集团规模效益和产业集群效应,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3.2 准确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谋划。目前,广西钢铁工业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和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柳钢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对标世界一流补短板强弱项,依托强大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立足独特区位优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跨入世界500 强,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世界钢铁强企。

综上所述,以柳钢为代表的广西钢铁工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6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历史充分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相信广西钢铁工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猜你喜欢

钢铁工业广西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设立山东自贸区对山东钢铁工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四川省钢铁工业能效水平及节能潜力研究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思路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