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初中国的青春颂歌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022-01-11廖飞
廖飞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731)
1 20 世纪初中国的青春颂歌
1.1 “中国”的再确立
“中国”一词,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由于中华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发生过程,形成了“天下”“四海”“中国”的独特是世界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而是中华民族谱系中正统的象征,它从原本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绝对核心。在这一世界观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具有高度的自信,世界由此而被判定为“华夏”“夷狄”,管仲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孔子视管仲为中华文化的捍卫者,给予其高度的评价。
后来入主中原的王朝,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也都不遗余力地证明王朝的正统性、合法性。即便是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各民族取得政权后,并非以本民族文化制度取代中原文化,而是从历史、文化、血缘上附和中原文化,塑造自身王朝的合法性。著名的鲜卑拓跋氏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裔,而鲜卑慕容氏则认炎帝为民族始祖。而大禹出生于西羌族,周文王来自东夷部落,更是时常被诸君王提及,以证自己当属“中国”“中华”的正统性。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一方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同时也深化了中华正统的崇高性。因此,不论经历何种改朝换代,“中国”的崇高地位一直难以撼动。
但是,鸦片战争以来,这种天下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动。原来以为的域外“夷狄”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在军事、经济、政治理念、文化思想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出现。闭关锁国的臣民被迫看清了世界的基本轮廓,从高高在上的“理藩院”到被迫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不得不认识到自身国度不过是地球上普通甚至落后的国家。这种思想转变是巨大的,从唯一的文明的中心,到世界多种文明之一,甚至可能面临中华民族文明的彻底消亡。
外部世界的变化带来了巨大震撼,从前的“天下观”对于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毋宁说是一种羞耻,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观”,寻找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路径成为历史的必然。
1.2 “少年中国”的时代命题
面对国家民族前所未有的沉沦,爱国知识分子共同呼唤着一种新的国家、民族精神面貌来挽救国家危亡、获得民族新生。
1900 年2 月,梁启超振臂高呼,率先吹响时代的号角,《少年中国说》横空出世。文章对西人视我为“老大帝国”表示强烈的反感,指出朝代和个人一样都有老年和少年的区别。周朝的时候,文、武、成、康是它的少年时代;而后的周幽王、周厉王等又是周朝的暮年;汉朝的时候,高、文、景、武为其少年时代,而到了汉朝桓帝、灵帝时,又是汉朝的老年。国家的老少没有定性,而是根据国民的精神状态来决定的。
他认为,以前的中国只有王朝没有国家,新的中国尚在萌芽中。他热切期盼新的中国,期盼朝气向上、承担历史使命的中国少年,希望通过改造青年人的思想赋予国家民族青春朝气,为此留下这段流传千古的真情绝唱: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
“少年中国说”为不断沉沦的中国,注入了蓬勃的朝气,展现了英勇无畏、开拓进取的英雄形象。引起强烈的时代共鸣,成为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先导,后来者不断深化、丰富和实践“少年中国”理论,不断为这一伟大的时代命题添加新的时代注脚,共同奏响20 世纪初救亡图存的宏伟青春号角。
1.3 “青春中华”的动员号角
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大批社团、报纸期刊紧紧围绕“青春中华”的理念和主题,进一步地阐发“少年中国”的精神,对于国民精神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塑造了一代“五四青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就此开启,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一宏伟的青春号角中孕育和诞生。
1916 年,李大钊在《晨钟》杂志的创刊号标题即为:《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进一步阐发了梁启超“少年中国”的命题。“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今者,白发之中华垂亡,青春之中华未孕,旧稘之黄昏已去,新稘之黎明将来。际兹方死方生、方毁方成、方破坏方建设、方废落方开敷之会,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径造自由神前,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幸勿姑息迁延,韶光坐误[2]。”他强调:“有老人而青年者,有青年而老人者。”“青春中国”实质上是指中华民族精神的青春化。
而同一历史时期,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也多次严厉告诫中国青年,不要以为尚且年轻就自认为取得青年的资格。他要求20 世纪的中国青年斩尽涤绝腐败堕落的升官发财的思想,别构新的信仰,才能称之为新青年、真青年,而非伪青年。
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革命先驱,聚集在《新青年》周围,他们年龄不同,有老有少,但都以新青年自居,畅谈文学改良,批判旧思想,倡导新文化,同一切腐朽落后的思想决裂。同时组织起一大批以青年学生为主题、以“新”为旗帜的社团,包括“少年中国学会”“新民学会”“觉悟社”“学生救国会”“新潮社”等,其中不少成员成为中国共产党早起创始人,这些社团在新思想的宣传和反帝爱国斗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动员作用。
五四运动的领袖们充分认识并积极宣传青春人格,构建青春中华,唤醒、引导了广大知识群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青春再造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五四运动以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为先锋,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永葆青春之朝气、锐气,不断自我革新,永不满足懈怠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之一。
2 少年中国运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同时,他也指出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2.1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广大青年永葆青春朝气
通过五四前后“少年中国”“青春中华”的研究,可以看出个人、组织、国家都会有青春和衰老,但也可以通过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思想上的生机活力。想要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就应该始终保持青春朝气。
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正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有顺风顺水大步前进,也有激流险滩迂回盘旋,从建党开始,反对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再到后来纠正文化大革命,走向改革开放以及当下的全面从严治党,每一次的拨乱反正、自我革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永葆青春的秘密所在。只有始终自我革命、实事求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使我党成为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始终得到群众拥护、始终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当代青年更好认识历史,更好理解那一代革命者何以朝气蓬勃、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也更深刻理解今天中国为什么叫“新中国”,理解今天的中国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和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处于何种定位,更好理解革命道路上的复杂艰难。促进我们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和接班人准确、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树立正确的理想人生观、价值观,让民族复兴事业接班人永葆拼搏向上的青春朝气。
2.2 通过家国情怀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少年中国运动”的发起者们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不计个人成败,勇担历史使命,展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一脉相承,申包胥、屈原、苏武、颜真卿、范仲淹、文天祥、林则徐这些光照千秋的历史人物,其共同特点就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表现出的舍我其谁的自觉担当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品质,成为民族的精神脊梁。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是民族文化始终绵延不绝的重要保证。“修身治国平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种精神为中国人立身做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从自身品德才识的完善到家庭的担当,服务社会国家,追求广大人类最大的幸福,是每一个都能具体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绝非偶然。马克思认为,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这三种价值都是内在的、自由的和终极的善;个人只有生活在与他人、自然的和谐关系中,自我决定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这些,都与中国家国文化观念高度吻合[3]。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思想的结合顺理成章。
国家的未来在青年,注重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完善,进而服务国家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重视家国情怀教育,以健康向上的家风、社风引导青年成长成才,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后继有人。
“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由思想构建到唤醒民族青春精神,进而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紧密结合,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重新审视这段思想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初心使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始终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