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单与音频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2022-01-11王冬梅
谢 影,王冬梅,赵 娜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安徽蚌埠233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肌病[1]。由于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冠心病患病者逐年递增。而此种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危险系数高、易反复住院,所以患者需早期识别并掌握日常生活护理,改善其预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模式在医院广泛应用,视频、微课、微信平台等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断崛起,然而针对老年患者的新型健康教育少之又少。“317护”是一种微信公众号,是为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的平台,帮助患者更快学习护理宣教知识,医院工作中应用的微信宣教平台。而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降低,沟通和学习能力减弱等特点也迫切地需要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路径式健康教育单在护理工作中能起到清晰的指导作用,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利用“317护”微信平台开展音频健康教育同时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单获得很好的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8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第一,纳入标准。一是医疗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二是年龄大于60岁;三是意识清楚,有沟通能力,能配合;四是自愿参与研究。第二,排除标准。一是病情严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二是沟通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音频健康教育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单,评价两组健康效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疾病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二) 实验方法
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行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情况并对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时间由责任护士自行确定,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由责任护士随机进行口头教育,同时利用手机“317护”微信平台推送健康教育内容。
2.观察组。首先,制定心血管内科路径式健康教育单。由护士长、专科护士、高年资护士组成专科小组,依据心血管专科护理计划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式评价单,根据临床情况反复修改,最终经小组成员商议、医疗专家参与确定,其中包括入院宣教、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心理指导、出院指导六大块。第一,入院宣教。评估患者压疮、跌倒、深静脉血栓、管路、自理能力等风险评估,指导卧床病人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指导年龄偏大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及床栏使用,主动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床位医生及责任护士、物品放置保管、卫生作息及家属陪护制度、医院设施使用注意事项、查房制度、住院缴费制度、戒烟戒酒、腕带使用制度、采集血、尿标本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第二,疾病知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可能加重疾病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治疗及护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处理方法,特殊治疗及检查的注意事项。第三,药物知识。主要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副作用,静滴速度要求的重要性,口服药的服药方法,特殊用药的名称、时间、注意事项、禁忌。第四,饮食。易进食的饮食种类,少食多餐的意义,合理的膳食结构。第五,心理指导。讲解疾病的自我保健,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保持情绪稳定并及时给予疏导、安抚,关注家属的心理变化。第六,出院指导。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继续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地点,预防及监测疾病的方法,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六大项为纵轴,每一小项为横轴,横轴每一栏后有宣教和评价;宣教里有宣教时间、护士签名、宣教对象;评价有护士评价和病人或家属评价。如果发现宣教效果不理想,护士可以进行重新宣教并签名。其次,制作音频资料。将路径式健康教育单里的重点内容结合科室专科的内容录制成音频,更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便护士宣教。录制的音频请科室的专科小组及医疗专家讨论、修改,确保内容通俗易懂、全面正确。围绕路径式健康教育单入院宣教、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心理指导、出院指导六大方面进行录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及治疗、护理的需要,利用“317护”微信平台进行有序地推送。共完成16项音频版本健康教育内容,共90分钟。包括入院时(入科宣教、深呼吸运动、怎样预防跌倒坠床、踝泵运动的具体步骤);入院第二、三天(什么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自救、心绞痛的原因和症状);入院第四、五天(什么是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病人的饮食指导);入院第六、七天(冠脉介入术后指导、冠心病病人服药的种类、冠心病的康复指导);入院第八、九天(保持情绪稳定建立良好心态、正确服用抗凝药及副作用);出院前一天及当天(出院流程、冠心病的日常生活指导)。最后,临床应用。患者入院后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根据路径健康教育单及入院时间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宣教,及时进行回示,护士对患者已掌握的内容在路径单上签字确认,对未掌握内容应耐心解释并指导,并利用“317护”微信平台对重点内容及患者未掌握的内容进行推送。由护士长及质控组进行监督,随时反馈改进。
(三) 评价方法
一是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率。根据疾病的种类设计4种调查问卷,由专科小组通过整合相关调查问卷设计,内容为入院知识、疾病、药物及饮食、出院相关知识,题型均为选择题,由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掌握90 %以上为完全掌握(如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可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完成)。二是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共4个等级,等级越高,满意度越高。三是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患者是否配合治疗及护理。四是健康教育护士满意度。由专科小组制定调查表,对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了解护士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及感受。
(四)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指标用例数与百分比表示;运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是,观察组患者的入院知识、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出院康复知识完全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二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8.3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80.00 %)(P<0.05),见表2。三是,对比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的测脉搏准确率、自救技巧知晓率、离床活动准确率、踝泵运动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四是,观察组对健康教育护士的满意度(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 %)(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
表4 两组健康教育护士满意度比较
三、讨论
我国老龄化日渐明显,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13.26 %,总数1.79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将达到4亿,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比达到2/3。心血管疾病往往导致老年人过早死亡、残疾,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点人群。冠心病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老年患者掌握相关健康行为方式及自我护理技巧,减少并发症、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临床护士反复地进行口头健康教育,不仅增加护士工作量,而且往往达不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在“互联网+”的模式已步入医院,而我科将微信平台联合健康教育路径单,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及治疗、护理的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推送,并督促患者及家属进行观看、收听,进而有效避免传统性健康教育受限于时间、地点、时效性。健康教育采用图文并茂加声音刺激,从而增加老年人的记忆,取得患者较高满意度。林惠玲等多位学者在其它疾病领域都推崇了音频、视频、微信群等方式,也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3]。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对于视频版本健康教育,老年患者独自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对于音频版本健康教育合并图片、文字及护士的现场指导,老年患者更乐于接受及掌握。音频可以成为听书这一新型阅读方式,融合了“互联网+”的模式,成为了有声阅读,解放了老年人的双眼,为老年人们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阅读方式[4]。研究发现,观察组知识掌握率及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临床推广方面也收到护士较高的满意度[5]。
通过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单向患者推送音频健康教育,病人可以反复收听,收听后护士再进行讲解,利于病人掌握,有效避免了因护士专业水平的差异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促进了专科护理服务的发展。路径式健康教育教育单对护士起到了清晰的指导作用,符合音频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满足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需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给予科学化、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护患满意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健康相关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如何利用现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出院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延续性的健康教育是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