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基于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视角

2022-01-11■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岗位育人指标

■王 婷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健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被提上日程,成为当前提升有偿资助育人功能的重要突破,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3年继国家完善研究生投入机制以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把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提高到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对勤工助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高校资助工作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使得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实施效果再评价成为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通过知网进行文献查询,并将勤工助学研究文献综述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勤工助学现状、问题与对策。例如陈月文[1]认为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和难点在于勤工助学岗位供需失衡、岗位专业技术含量低、学生认可度不高、高校对勤工助学岗位政策和实施方式难以达成统一。陈巍巍[2]认为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内容单一且多来源于校内,与社会职业要求严重脱节,助学资金来源渠道窄,缺乏与社会企业保持有效交流与沟通。姜旭萍等[3]通过数据分析认为,高校勤工助学缺乏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助学目标缺失。第二类是资助体系完善。例如,张雪峰[4]认为应规范制度,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效结合,促进资助信息化建设,注重采用实体实效化等措施来完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丁媛媛[5]从岗位合理性、制度创新性、权益合法性出发,分析勤工助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第三类为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例如,李国章等[6]认为勤工助学资助育人重在调整知识结构、认识了解社会,在勤工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促进职业成长和心理教育。宋冰[7]提出实现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新路径,引导学生自力更生,将勤工助学与扶志、扶助相结合,坚持资助育人的勤工助学新理念。黄莺[8]认为勤工助学育人作用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管理能力,扩大人际交往,激发职业进取心。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勤工助学出发,研究在资助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在资助体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资助育人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探讨,在研究内容、视角上带来很大启发,笔者按勤工助学内容进行细分,以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并给出相关结论与对策建议。

三、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模型为主成分分析模型,原因在于大学生职业能力指标有诸多项,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对其进行降维处理,用主要核心指标代替模型中较多指标变量,且核心指标间无相关性即相互独立存在。公式如下:

设F1为原变量的第一个线性组合所形成的主成分指标,即

F1=α11X1+α21X2+…+αp1Xp

主成分信息量用方差Var来度量,方差Var(F)越大,代表变量信息越多,代表变量信息最多指标为第一主成分F1,如果F1对原来的指标信息反映不足,则可以考虑选取第二主成分指标F2,F1与F2要保持独立不相关,即协方差 COV(F1,F2)=0,构造出 F1,F2,…,Fm 为原变量指标的主成分。

在借鉴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八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勤工助学岗位实际,应用分析法把大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社交能力三个维度,并分别选取了具体的统计指标,最终确定了勤工助学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指标体系框架

1.工作能力提升指标

工作能力是高校大学生进行勤工助学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工作能力体现大学生对勤工助学岗位的胜任力,是勤工助学能否延续的基础。作为体现未来能否顺利就业的基本能力,工作能力的指标有多种且因人而异,根据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要求,采用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四个指标来反映工作能力。

一般而言,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工作胜任的基本要求,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可客观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延伸,一个是反映现今工作能力灵活机动的指标,一个是反映未来工作能力能否持续提升指标。而现今的工作早已脱离单打独斗的时代,团队合作是必然趋势,团队合作能力是反映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2.职业素养提升指标

爱岗敬业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岗位责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和保证。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正常为服务岗位,所以岗位服务是勤工助学岗位的基本职责。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而设置的,虽然是一份工作,但与社会岗位而言还有巨大差距,至少在薪酬待遇上与社会岗位相关甚远。所以,岗位奉献意识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指标。

3.社交能力提升指标

目前在校大学生是我国第二次生育潮后的产物,作为独一孩,他们具有明显的独立自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基本特征,而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电子设备普及,社会交往能力缺乏,所以将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作为社交能力的主要指标。

(二)数据来源

针对勤工助学在岗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江苏省23所高校85个设岗单位的1533名勤工助学在岗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参加原因、岗位基本情况评价、能力提升效果评价、能力需求等。调查采取抽样形式,共发放纸质问卷447份,回收有效问卷4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64%,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四、实证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分为机关类勤工助学岗、院系勤工助学岗和后勤勤工岗三种。针对上述九项指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各类勤工助学岗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数据,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各类勤工助学岗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状况

从附表1中的九个指标我们无法直接评价勤工助学岗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通过附表2中的系数矩阵数据分析,指标中诸多变量相互间具有很高关联性,甚至存在信息重叠现象。例如,沟通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岗位服务意识、总结反思能力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岗位服务能力与总结反思能力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937,充分说明了使用主成分分析的必要性。

附表2 相关系数矩阵

如附表3所示,选取主成分要求:首先,特征根大于1,如果特征根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解释变量较弱,对原始诸多变量解释能力较差,代表不了原始变量;其次,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如果不满足,说明选择指标样本容量过小或者不合理,需要继续调整,附表3中只有前两个特征根大于1且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6.052%,符合主成分选择要求。因此,两个主成分可以很好地用来描述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附表3 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1为输出的主成分系数矩阵,反映主成分各变量上的载荷。由表1可以看出,F1对所有变量赋有载荷且绝对值都在0.8以上。因此,F1是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度量,代表了勤工助学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整体概况,可以称之为综合因子,在综合因子中,解决问题能力、岗位服务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各指标具有较强的作用,工作能力的其他指标所起的作用次之,对社交能力指标也有一定的作用。第二主成分F2对团队合作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沟通能力具有负载荷,且除环境适应外载荷绝对值均小于0.5。因此,F2只是汇集了F1遗漏的部分信息。

表1 主成分系数矩阵

由附表3和表1分别代表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和系数矩阵,通过公式ij=Rij/K得到各主成分特征向量矩阵,如表2所示,其中lij是第i主成分在第j个变量上的特征向量,Rij为载荷;Ki为第i主成分相应的特征值。根据表2可以得到各主成分的表达式:

表2 特征向量矩阵

表3 各岗位主成分得分表

F1=0.318X1-0.247X2+0.309X3+0.326X4-0.349X5+0.365X6+0.321X7+0.313X8+0.332X9

F2=0.102X1+0.124X2-0.287X3-0.305X4+0.217X5+0.224X6+0.476X7+0.516X8-0.437X9

把指标变量分别代入表达式,得出F1和F2主成分得分,同时按照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统计量F,评价勤工助学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状况,如表6。

五、结论与建议

由表3可知,F1与F的得分基本一致,这与F1综合因子73.468%的方差贡献率是相符的。院系类勤工助学岗F1与综合计量F差距要比机关F1与综合统计量F差距明显,主要原因是F2为第二主成分,变量信息在F1综合因子提取后进行,信息残缺不全,甚至某些变量特征向量为负值引起的。

从岗位划分来看,机关类勤工助学岗位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要明显优于院系类、后勤类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主要原因是岗位类别、服务对象、岗位职责差异,机关类岗位面对的主要人群为各级领导与相关教师,部分岗位还面对社会人员。面对学生的机会较少,与院系类服务对象为学生和院系教师,后勤类服务对象为后勤工作人员与学生相比,服务对象范围更大,岗位职责要求更严苛,工作态度更严谨,岗位内容更接近于社会化工作。所以机关类勤工助学岗更容易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更能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

经过上述研究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无论是机关岗还是院系岗、后勤岗,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具有实际效果,还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机关勤工助学岗位、院系勤工助学岗位、后勤勤工助学岗位三者对于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存在递进关系,即机关勤工助学岗要比院系岗、后勤岗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更大;院系勤工助学岗位比后勤勤工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效果大。但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勤工助学工作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岗位服务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有待提升,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要想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中更好地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效果,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大岗前培训力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勤工助学学生对于所在岗位工作能力方面的提升情况评价较高,对职业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需求较大,在具体能力需求方面,职业素养中的岗位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人际交往能力中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是勤工助学学生主要关注的方面。针对这些实际需求,未来高校应当着重在校级岗前培训和单位岗前培训中增设相应的实践操作课程,进一步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同时注意将研究生纳入培训体系当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达到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实践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二)探索岗位设置机制,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当前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存在专业结合程度欠缺、工作内容机械、解决问题单一、岗位留于形式等问题,无法达到通过勤工助学实现资助育人的预期效果,在今后的岗位设置安排中,高校应当向各院系、机关设岗单位强调学生岗位的专业性,避免简单重复性质的劳务工作,提高岗位和学生自身专业的匹配度,用知识型岗位取代劳务型岗位,使得岗位本身内在的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作用得以发挥,让勤工助学与专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实现发展,借助勤工助学获得进步。

(三)加强勤工助学管理,采用岗位轮动制

研究显示,服务对象对于勤工助学学生的表现认可度较高,但对于学生而言,勤工助学岗位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认可度不足,在未来的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当借助岗前培训、岗位锻炼、总结评估等手段,采用岗位轮动的方式,让学生全方面体验勤工助学岗位内容,机关、院系、后勤岗位融合,加强勤工助学岗位培训与考核,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探索为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勤工助学服务满意度与实施效果路径。

(四)提高勤工助学待遇,激发学生工作积极性

勤工助学作为有偿性资助育人方式与学生消费具有正向关系,但不显著,即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有所改善,但改善作用并不显现,有悖于一般经验认知,所有高校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具体工作开展也因高校的不同情况而有很大的差距,但总体而言,勤工助学岗位待遇较低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参与到勤工助学岗位人数占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人数的30%左右,这样的资助并未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改善产生较大影响。加之岗位属性倾向于劳务性,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帮助不大,勤工助学岗位就略显鸡肋。所以,提高勤工助学待遇,采用绩效方式,按工作难度、专业度提升待遇,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岗位育人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