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护理在先天性肠闭锁中的应用效果

2022-01-11薛瑞云吴丽娟黄文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34期
关键词:体温新生儿患儿

薛瑞云 吴丽娟 黄文华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畸形,是新生儿肠梗阻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从十二指肠到结肠均可发生[1]。 临床表现以腹胀、便秘、呕吐多见,且症状发生时间、严重程度与患儿闭锁分型关联密切。此外,患儿还常伴发其他畸形及并发症,术前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直接影响着预后[2]。 近来,随着新生儿外科手术、 麻醉水平提高和新生儿监护、肠外营养技术发展,肠闭锁的治愈率虽逐步提高[3],但患儿术后康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较高等问题仍旧普遍。本研究选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 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 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儿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 对照组中,男 40 例,女 16 例;胎龄 32~42 周,平均(37.9±1.6)周;出生体重 1400~4100 g,平均(2895.7±536.1)g;肠闭锁部位为十二指肠 13 例,空肠 15 例,回肠 26 例,结肠 2 例。 观察组中,男 40 例,女 17 例;胎龄 32~42 周,平均(37.8±1.7)周;出生体重1500~4100 g,平均(2897.2±536.5)g;肠闭锁部位为十二指肠 13 例,空肠 15 例,回肠 27 例,结肠 2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家长,男 30 例,女 26 例;年龄 22~36 岁,平均(28.64±5.63)岁;受教育程度:高中 3 例,大专 27例,本科及以上26 例。观察组家长,男29 例,女28 例;年龄 21~36 岁,平均(28.65±5.61)岁;受教育程度:高中2 例,大专28 例,本科及以上27 例。两组家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确诊为先天性肠闭锁,符合诊断标准,具体如下,可见呕吐、腹胀、排便病情,X 线平片可见腹部液平面、扩大肠曲,且其余肠腔无空气[4];②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儿;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儿。

1.2 方法

1.2.1 治疗 两组采用胃空肠吻合手术治疗,具体如下。常规切口,选择空肠吻合段,缝合系膜间隙,而后选择胃前壁吻合口, 缝合吻合口后壁外层, 切开胃壁、肠壁,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及吻合口前壁内外层。

1.2.2 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给予家长常规口头宣教、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术前护理:本组病例为急诊入院,由于肠梗阻,患儿有不用程度的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低温等症状,一但诊断明确,尽快手术治疗,但术前并发症不容忽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麻醉和手术顺利保障,将患儿置予新生儿辐射床保暖,温度设置36~37℃,室温维持在24~26℃,保持患儿体温稳定,抬高床头15°呈斜坡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行胃肠减压,建立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个别脱水严重患儿在纠正脱水后再抽血术前检查,避免血液浓缩加重贫血,影响手术。 新生儿手术家属顾虑重重,适当心理护理取得配合。②术中护理: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低温会至麻醉过深,影响手术[5],手术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8℃,有条件手术床用升温毯, 避免因消毒皮肤降低体温,巡回护士巡回注意预防烫伤, 患儿手术为被迫体位,骨突部位注意加软垫,预防压疮,尤其头部。麻醉前尽可能静脉中心置管,既保证术中输液,又为术后肠内营养提供便利。 ③术后护理:a.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center,NICU)监护.术后从手术室直接送NICU 监护,患儿取平卧位,置新生儿辐射床保暖,体温36.5°C。 细致检查患儿皮肤、管道,确保皮肤完整,管道在位与通畅,做好与麻醉师的交接。b.呼吸管理。 常规呼吸机辅助通气,设置参数遵医嘱。观察患儿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 注意管道护理,避免托管、堵管。 记录各种呼吸机参数,结合患儿生命体征数据,以判断患儿异常状态,如异常,及时上报处理。 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应适时撤机,撤机后改为头罩给氧,监测患儿的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意识状态,稳定后回儿外科病房继续治疗。 c.切口观察。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有活动性渗血及时报告医生。d.观察生命体征。患儿回归病房后,护理人员监测患儿体征数据,如神色、体温、哭声等,持续24 h 心电监护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准确、客观、真实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e.保持呼吸道通畅。 撤除呼吸机,因气管插管,患儿多存在呼吸道充血水肿状况,气管内分泌物质增多,痰液聚集,易导致窒息[6]。术后第2天可摇高辐射床15°,氧气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配合拍背有利分泌物排出,床边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吸痰。f.维持有效胃肠减压。 术后保留胃管5~7 d,十二指肠空肠闭锁肠蠕动功能恢复较慢,一般12~14 d,最晚21 d,有效减压可减轻腹胀,有利切口和吻合口愈合,保持通畅且妥善固定, 每2 小时观察引流液量情况,若引流液排出不畅, 由护理人员协助排痰 (注射器抽吸),但注意排痰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患儿胃肠道黏膜。 观察痰液性质、排出量,避免胃管扭曲及受压。 每日更换负压吸引球并保持负压,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g.其他引流管的护理。患儿术后有导尿管,腹腔引流管,尿量是判断患儿补液量是否足够重要标志[7],一般新生儿每小时尿量需满足>1 ml/kg, 尿量减少应排除管路堵塞,故应保持尿管通畅,准确记录24 h 出入量,进出均衡。腹腔引流管应观察颜色、性质以了解病情。 h.静脉输液及肠外静脉营养。 患儿术后禁食时间较长,且部分患儿发生短肠综合征,无法自行获取机体运转所需营养,需静脉营养支持,以促进患儿康复。 静脉营养液通常由配置中心遵照医嘱配置,使用输液泵24 h 持续深静脉输注,保证患儿营养需求,也有利于切口愈合,降低感染机会。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有中心静脉置管应每日评估穿刺点,做好护理,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营养期每周测体重2 次,查血常规、生化 1~2 次,了解肝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情况。i.密切观察肠道功能及饮食喂养与健康宣教。患儿肛门排气排便后,停胃肠减压,即可试喂少量5%葡萄糖,每2 小时1 次,无呕吐可改配方奶。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肠道手术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肠道不耐受,出院后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建议肠内营养,可选择蔼儿舒喂养,每2 小时1 次,每周测体重1 次,3 个月后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再过渡到普通奶粉。出院后遵医嘱定期随访,告知咨询电话回答家长有关问题, 了解患儿生长发育、近期疗效、远期生存质量等。观察患儿腹部腹胀、肛门排气及排便等指标, 评估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状况。术后1~2 d 后,用开塞露塞肛以刺激肠蠕动。j.预防感染。 患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置新生儿房间,限制陪伴和探视人员,病房每日早晚通风1 h,注重手卫生,遵照无菌操作条例。 做好患儿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每日擦澡1 次,保持皮肤清洁,第2 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

两组均连续护理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并分析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①护理效果:分为显著、有效、一般三项。显著:患儿痊愈,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但经处理后恢复;一般: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死亡;总有效率=(显著+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持续肠梗阻。 ③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的效果、护理态度、并发症、家长主观感受等内容提问,信度系数 Cronbach′s α=0.834,总分 100 分,问卷回收率100.00%(发放 113 份、收回 113 份),以分值划分:非常满意(90~100 分),基本满意(60~89 分),不满意(0~59 分)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表3 两组二次手术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组别 二次手术 住院时间(d)对照组(n=56)观察组(n=57)χ2/t 值P 值12(21.43)0 13.6655 0.0000 18.22±2.63 11.25±1.42 17.5715 0.0000

2.4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4)。

表4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肠梗阻原因之一[8],而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方法,但患儿年岁较少,难以主动配合手术相关操作,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围手术期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这可能是围手术期护理注重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护理。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入院即置于辐射床,为患儿做好保暖护理。 胃肠减压需在患儿入院后进行。 研究表明,胃肠减压能改善肠壁血液供应,缓解腹胀,辅以有效引流,还可减轻胃肠道过度膨胀,改善患儿呼吸、呕吐等症状,避免术后由于误吸导致的窒息及呼吸系统感染加重病危因素[9-10]。 予以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等,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11]。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可能是因为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护理措施细的缘故:首先,新生儿机体发育不完善,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良好,皮下脂肪较薄,散热快,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改变,术间还给予患儿全身麻醉,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患儿低体温症发生率[12]。 有研究表明,若患儿温度过低,易发生硬肿症。 而术中严格做好患儿保温措施,监测患儿体温,于术后使用辐射床稳定患儿体温[13]。 其次,新生儿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加之手术对机体损伤,体内环境不稳定,易出现电解质紊乱[14]。故术后护理人员监测患儿电解质,及时纠正。良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有效的呼吸支持,及早合理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出院时必要喂养、卫生知识及肠梗阻的早期症状,出现异常及早就诊,按时随访缺一不可,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外,还具备高度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儿家长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认可,这与张颖等[15]的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肠闭锁手术治疗患儿使用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 可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且患儿家长对该护理模式认可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体温新生儿患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