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护理策略团队模式管理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中的运用
2022-01-11王丽慧王丽丽
王丽慧 王丽丽
随着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陈宏达等[1]相关研究中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为201.7/10万,排全球第68位,病死率排全球第12位。在癌症患者中,疼痛是伴随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症状,且在中晚期更为显著[2]。樊励等[3]研究指出,癌痛患者中有50%为中重度疼痛,若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整体身心状况,导致患者生存期限缩短,生命质量降低。随着临床护理精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癌痛患者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常规癌痛护理工作较为被动,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达到满意的疼痛控制效果。王海媛等[4]研究指出,成立专门的护理团队为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的控制和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本研究探讨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入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中重度癌痛,疼痛数字评分(NRS)≥4分;参照临床相关指南[5],进行规范化癌痛治疗;预计生存期限>6个月;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具有一定认知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条件:合并有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治疗依从性差,极度不配合;存在其他致痛因素;合并有严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视听障碍等不能配合研究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21例 ;平均年龄58.94±4.68岁;平均病程18.73±3.25个月;NRS评分6.31±1.46分;肿瘤部位:消化道27例,头面颈8例,妇科10例,胸部7例,其他8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9.32±4.53岁;平均病程19.26±3.36个月;NRS评分6.27±1.52分;肿瘤部位:消化道26例,头面颈9例,妇科10例,胸部6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NRS评分、肿瘤部位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癌痛常规护理干预指导,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注意观察其症状变化和不适主诉,与其交流时多进行安慰和鼓励,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定时进行评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进行疼痛自我监测和自我应对。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上建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进行疼痛护理管理,具体方案如下:
(1)组建癌痛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肿瘤科1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2名主管医师和6名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临床护士,1名经过疼痛护理培训的疼痛护士,1名心理治疗师。研究开始前,小组成员集中进行相关培训,邀请疼痛专科护士对小组全体成员进行疼痛知识的讲解,包括疼痛的病理生理、疼痛评估、疼痛不良反应、疼痛影响因素、疼痛治疗原则和方法、疼痛护理原则和措施等;邀请院内心理治疗师讲解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和心理护理策略等;由肿瘤科主任讲解癌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相关知识;由肿瘤科护士长讲解癌痛患者的规范化护理相关知识。小组成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入组参与研究。在进行临床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结合肿瘤学、护理学、疼痛学、心理学多学科优势,针对癌痛护理的每一方面,制订全面系统的癌痛护理策略。
(2)癌痛护理教育:通过座谈会,向患者和家属集中讲授疼痛的基本知识,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强调忍痛不说、拒绝用药、自行停药/减药、擅自使用镇痛药物等错误行为对疼痛控制的不良影响,引导患者主动报告疼痛;向患者介绍疼痛数字评分法,讲解各种疼痛性质和类型,帮助患者准确的描述疼痛和出院后自评和监测疼痛;最后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疼痛的各项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指导患者预防、减轻和解除疼痛的各种技巧。
(3)癌痛护理评估 :癌痛评估应做到全面、准确、持续、动态。患者疼痛评估工具为疼痛数字评分法,轻度疼痛患者每2 d评估1次,中度疼痛患者每天评估1次,重度疼痛患者每班评估1次,护士每次评估完后详细记录患者本次评估的时间、分值、部位、性质、类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对患者情绪、生活、饮食、睡眠的影响等内容,及时将中重度疼痛评估结果报告给医生。患者入组后由护士负责通过交谈法收集其疼痛相关资料,包括疼痛史、疼痛耐受性、既往镇痛方式以及影响疼痛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对疼痛的认知和态度、个人应对方式等。
(4)癌痛护理管理:
1)护理策略:癌痛的临床干预主要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2大手段。非药物干预策略包括卧床休息、改善环境、提高舒适度、分散疼痛注意力、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以及冷热敷、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敷贴等多种物理镇痛方法。药物治疗包括多种口服药物或肌内注射镇痛剂等。
2)个体化护理:护士在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时,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根据对患者的了解,合理选择相应的护理策略。①部分患者疼痛发作时喜欢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注意改善病室环境,减少患者流动,避免噪音和光线刺激;部分患者既往疼痛应对方式是分散注意力,护理人员应避免强迫患者休息,可通过指导患者和家属组织或参加其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如下棋、绘画、做游戏、看电视、听喜欢的音乐、交谈感兴趣的话题)等形式来转移注意力,也可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冥想活动。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绪表现,护士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等向患者表达安慰和鼓励,尊重患者的疼痛反应,解释疼痛的发生过程,引导患者主动表述疼痛和主动为改善疼痛做出努力;针对家庭支持差的患者,护士应劝导家属对患者表达关心和爱护,接受患者的疼痛行为反应,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帮助患者应对疼痛。③对于有条件、有意愿和机体状况耐受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尝试物理镇痛方法。④需要使用止痛药物干预的患者,护士应遵医嘱及时向其发放药物,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镇痛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疼痛控制:选用美国疼痛协会患者结局问卷修订量表(APSPOQ-Medified)[6]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评估患者疼痛结局。该量表包括疼痛程度(3个条目)、疼痛影响(5个条目)、疼痛控制满意度(3个条目)和疼痛信念(5个条目)4个维度共16个条目,疼痛程度计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疼痛影响计0~10分,得分越高表明影响越大;疼痛控制满意度计1~6分,得分越高表明越满意;疼痛信念计0~5分,得分越高表明信念越差。
(2)生命质量: 选用欧洲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CT QLQ-C30)[7]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功能、总生活质量和症状3大领域,其中功能领域包括躯体、角色、社会、情绪和认知5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包含了癌症常见的9种症状,采用1~4分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总生活质量采用1~7分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计分时采用标准化得分,将粗分转化为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控制指标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疼痛控制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影响和疼痛信念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控制指标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领域各维度评分和总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已经将疼痛视为人类的第五生命体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中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护理理念认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样重要[8]。而相关研究发现,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长期持续严重的疼痛会让癌症患者生理和心理乃至整个家庭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癌症患者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加以重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其疼痛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癌痛护理策略团队模式护理可显著改善癌痛患者的疼痛结局,这一结论在陈志杰等[9]的类似研究中得以证实。周洁等[10]研究指出,我国临床护士对癌痛的认识普遍不足,因此也会导致其评估能力和干预能力欠缺。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多学科护理团队,邀请院内疼痛专科护士和心理治疗师讲解专业知识,进而提升临床护士对癌症患者癌痛和心理的认识,保证了癌痛护理策略的有效性开展。有临床研究指出[11],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不佳与患者和家属对疼痛和止痛药物存在很多错误的认知和理念有关,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患者和家属为整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疼痛教育,避免了家属的错误认知和对患者的错误信息传递,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护理,进而能够促使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12]。此外,在本次研究中,护士通过对患者科学准确的疼痛护理评估和个体疼痛相关资料的调查收集来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充分尊重患者个体差异,为患者疼痛控制提供了多种策略,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选择,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进而提高了疼痛控制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结局。
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临床研究显示,身体状况、社会关系、心理因素等一直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建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进行疼痛护理管理后,患者功能领域以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姚小琴[14]的类似研究结果一致。癌症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多种脏器都有可能会受到损伤,还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再加上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了患者在中晚期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导致其生存质量降低[15]。而本次研究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的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小组成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了护士对癌痛患者的护理能力,而通过实施癌痛护理教育,改善了患者对于疼痛的认知、信念和行为能力,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疼痛,主动应对疼痛,而动态、准确的疼痛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疼痛变化,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多选择性的疼痛护理手段,从而改善了患者疼痛结局,减轻了患者的症状困扰,也能够转变患者的情绪,从而整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疼痛结局,提升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