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健康教育在提高家长对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认知中的作用

2022-01-11张红利张慧王金永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耳廓产科矫正

张红利 张慧 王金永

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分为结构畸形(耳廓皮肤或软骨组织结构缺失)和形态畸形(耳廓结构发育完善而形态异常),临床以形态畸形最为多见。约25%~55.2% 的新生儿出生时存在耳廓畸形,其中仅30%可于出生后1周内自行矫正[1-2]。先天性耳廓畸形不仅影响患儿的容貌外观、降低颜值,更重要的是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家长往往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率高,文献报道为55.2%~57.5%[3-4],尽管31.5%左右的轻度耳廓畸形能够自愈[3],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儿不能改善,因此宜尽早进行干预。近年来,采用耳模型矫正耳廓形态畸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避免了手术,耳廓畸形的非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耳廓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的原理为新生儿体内有高浓度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时间窗”较短,最佳的治疗时间为21 d内,如果由家长未及时发现至专科就诊,往往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期。国内外文献报道,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时联合耳廓形态畸形筛查可提高耳廓形态畸形早期发现率,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接触最多的是产科和儿科医务人员,对耳廓畸形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早期采取观望的态度,错过了最佳矫正时间。提高家长对耳廓形态的认识,早期的健康教育非常关键。本研究旨在通过联合宣教对患儿家长进行耳廓形态畸形知识科普,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家长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认识和了解程度,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产科2018年1 月—2020年 1月出生的419名具有耳廓形态异常的足月、健康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孕周≥37周,体质量≥2.5 kg, Argar评分≥7分;新生儿单耳或双耳具有耳廓形态畸形,包括招风耳、猿耳、垂耳、杯状耳、隐耳、合并两种以上畸形的复合耳畸形以及其他耳扭曲变形;皮肤状态良好,监护人均为父母。排除条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因素新生儿;结构畸形或伴发多器官畸形。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12名和对照组207名。观察组新生儿中男113例,女99例;耳廓形态畸形分类:垂耳51例,耳轮畸形48例,环缩耳38例,CRUS耳14例,复合畸形61例。家长中男134名,女78名;教育程度:本科以下121名,本科及以上91名;居住地:城市146名 ,农村66名。对照组新生儿中男109例,女98例;耳廓形态畸形分类:垂耳53例,耳轮畸形47例,环缩耳39例,CRUS耳12例,复合畸形56例。家长中男129名,女78名;教育程度:本科以下123名,本科及以上84名;居住地:城市145名 ,农村62名。两组新生儿及家长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家长对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认知程度。新生儿家长入选时先采用统一的表格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情况、居住地等)、然后填写调查问卷,内容为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认知程度(包括知晓、定义、分型、原因、矫正方式、矫正时间、容貌、心理影响、矫正意愿)。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新生儿出生48~72 h常规听力筛查时由经过培训的耳鼻喉科医师检查耳廓形态,进行筛查告知干预及治疗方法,转诊至耳鼻喉科继续后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新生儿出生后即由经过培训的产房助产士、责任护士、管床医师、新生儿医师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耳廓的正常形态、先天性耳廓畸形分类、影响及干预措施、治疗方法等。同时向患儿家长讲解矫形方法以及预期效果,并通过图片、视频等以往临床资料向其展示矫正效果,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运用专业知识耐心细致的解答家长内心疑问,提升其对耳廓畸形和耳廓矫正的认识,48~72 h常规听力筛查时由经过培训的耳鼻喉科医师检查耳廓形态,进行筛查告知干预及治疗方法,转诊至耳鼻喉科继续后续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家长对耳廓形态畸形认知情况比较

采用自制量表于出院前对家长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在耳廓形态畸形的识别、分型、矫正方式、矫正时间、矫正意愿方面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认知情况比较

2.2 1周后两组家长复诊率和矫正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复诊及矫正情况方面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周后两组新生儿家长复诊和矫正情况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不同于耳结构畸形,早期可通过耳模矫正器进行无创矫正,出生21 d内治疗效果最佳,但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及治疗有效期(一般为2个月内,隐耳治疗时期延长,耳粘连治疗时期缩短),矫正时间明显延长且并发症提高、效果欠佳,甚至需要后期通过手术进行整形,不但要面临手术风险和并发症,耳畸形将伴随孩子度过童年期[5-6]。故而越早矫正效果越好、患儿受益越大。作为最早接触孩子的产科医护人员、新生儿科医师和其监护人对耳廓形态的认识对早期发现耳廓形态畸形及督促开展复诊、无创矫正非常关键 。但是产科周转快,并受学科的限制,对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了解认识不足,除了耳朵结构畸形外,很少有医务人员关注到耳廓形态的畸形,很大程度上不能给予专业建议。再加上家长传统认知的不足,普遍采取“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寄希望于耳廓的自行恢复,极少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矫正。往往等到发现异常时已经错过最佳矫正时机。因此,在产妇及新生儿住院期间由产科开展耳廓形态畸形的非手术矫治的相关知识普及和推广很有必要。

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矫正在临床上开展时间短,缺少规范化流程,所以在不断探索与完善宣教-筛查-转诊-矫治的过程中,发现经过专科培训的产科医护人员、听筛医师、新生儿医师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联合早期的听力与耳廓形态的联合筛查可提高新生儿家长的认知及矫正意愿,即新生儿出生后及早进行健康宣教,包括耳廓形态异常的定义、类型、容貌和心理的影响及矫治方案。在出生24~72 h内,听筛医师进行听力筛查的同时,再次进行筛查,发现异常及时转诊至耳鼻咽喉科,由耳鼻咽喉科专科医师再次诊断。这种筛查模式既不增加工作量,又采取和家长面对面、一对一宣教,获得家长的信任,最大限度避免漏诊,使家长得到专业化建议。观察组家长对耳廓形态畸形分型正确率明显提高,并且在随访中能够自行观察孩子耳廓形态的变化,不能完全自愈时及时就诊, 而对照组仅在筛查时告知,由于没有早期对耳廓形态认知的铺垫,加上孩子出生后无暇顾及,导致家长对耳廓形态畸形的认知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由于31.5%左右轻度耳廓形态畸形能够自行改善,近2/3的畸形会维持原状甚至加重[3],所以家长的自我观察对早期识别耳廓形态畸形至关重要。另外研究认为发现耳廓形态畸形后观察3~5 d很有必要,很多家长由于对耳廓形态的认识不足错失了随访,本研究随访1周后发现,观察组经过早期的健康教育复诊率和矫正率均较对照组高,既减少了家长的恐慌和焦虑,又能够提高随访率。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家长提高了对先天性新生儿耳廓畸形的认知。家长及时发现、正确认识是治疗的开始。有学者研究表明患儿开始矫治的年龄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与治疗成功率呈负相关[7-8],提示新生儿在出生后越早接受治疗,治疗所需的周期越短,矫治的疗效也越好。

综上所述,早期联合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长对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认知,提高复诊率及矫正率,利于后期的随访。从社会和经济效益角度,都具有长远、积极的意义。根据目前的调研中国每年将会有560万例的新生儿需要矫正[9],由于家长对耳廓畸形的认识不足,各级医师对非手术矫正方法不够了解,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治疗时间太晚,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于耳廓形态畸形非手术治疗方式的宣教和科普工作迫在眉睫,需要产科、新生儿科、耳廓和整形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10-11]。关于耳廓形态畸形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耳廓产科矫正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搓耳
——护肾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浅谈产科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百名[五老]献爱心 社区矫正有作为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