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初探拓宽劳动教育
2022-01-10江军
江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变化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得到劳动锻炼,我们学校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文章从立足校园、联合家长、学科整合、社区联合四个方面展开,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搭建平台。
关键词:劳动教育 途径 搭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置劳动教育是必修课程。这在强化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在《小学德育纲要》中也提到:学生要热爱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各种家务、公益劳动以及学校内劳动等,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和能力,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社会淡化、学校弱化、家庭虚化、自我惰化等不良倾向。片面追求学业成绩为文化分数独尊的育人导向,必然会导致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大打折扣,这有悖于“五育共举”的育人目的,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从学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借力综合实践平台活动,找准学生劳动素养的着力点,开展小学劳动常态化教育,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其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的意识,提升其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发力,要充分发挥家庭和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学校更应加强劳动课程落实,保证劳动教育课开足开好,并适时挖掘教育资源,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平台。
一、立足校园,开展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系列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特色劳动技能活动。关注于学生自理能力的螺旋上升,我们根据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劳动项目。低年级学生主要开展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书桌、物品摆放、收拾书包以及简单的扫地、拖地、擦桌子等。中高年级则增加难度,擦拭玻璃窗、种植、养殖、制作等。
学校还设计了“劳动教育实践手册”,每一个年级每周都有需要去实践完成的自我服务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在劳动中提高劳动能力。
二、联合家长,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家长教育观念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为了能够给学生劳动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要和家长相互联系,及时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以便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我们要向家长讲述劳动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正确劳动教育方法,引导家长一起重视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劳动实践是不间断的,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学校在设计劳动实践的时候,可以融入家庭劳动。如要求小学生学会自己洗袜子,叠被子。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掌握使用洗衣机、吸尘器,进入厨房进入卫生间等进行各种家务劳动。
再者,还可以挑些重要的纪念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劳动节、学雷锋月、端午节、立夏节、中秋节或每年的植树节等等,带领家长把这一节日或者纪念日的劳动教育活动落实到孩子们身上,通过“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晒晒孩子的劳动成果”等让学生从中得到劳动的快乐,享受到劳动的成果,在有形无形之中加深孩子们对劳动成果的快乐体验。
当然,我们还利用家长资源,把家长邀请来,开展专项劳动技能的授课。家政、手工、园艺插花、烘焙等,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都改在线上授课了。
三、学科整合,树立“大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还要跟各学科有效融合,树立“大劳动”观念,做到时时可劳动,事事可劳动,科科可劳动。
首先,劳动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整合。
我校“一班一品”文化建设特色成果凸显,班级文化已经渗透到学校的角角落落。我们对相关的劳动实践项目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把校园内的场地、橱窗、教室的墙面、楼梯走廊都“承包”给了孩子们,让学生自主研究,自主落实清理、布置、设计,完成墙面的文化建设。孩子们通过劳动实践,创作创造出了凸显班级特色的文化作品,享受着劳动带给他们的乐趣。你行进我们教学楼中,一定会驻足停留,一定会被孩子的创作所吸引。
再者,勞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
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积极挖掘劳动教育内涵,找准切合点,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劳动、动脑思考、动手体验、收获感悟。比如:比如语文学科,通过布置《我学会的第一道菜》,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强体验,让他们参与洗菜、切菜、烧菜的劳作全过程;科学课上制作风筝、制作帆船等小制作,了解构造,学会折、钉、扎、糊、绑等基本技能以及发挥创新能力等;书法课后,美术课后,要求学生把文具整理好,把笔清洗干净,把桌椅摆放整齐……这样学科融合的,持之以恒的教育,一定会让学生养成自主劳动的好习惯。
四、联合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相关劳动教育。每一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收集闲置物品,开展义卖活动;前往劳动基地开展生产劳动;去社区街道开展“学雷锋”服务活动;去福利院送温暖……
学校劳动教育不能止步于文件,需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为学生拓宽劳动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能力的提升,继而养成劳动习惯,产生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张秋芳,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0(29)::44-45
雷月桂.浅谈中小学班主任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