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聚合性痤疮并黏质沙雷菌感染1例及文献复习
2022-01-10于学红苏芳王牧原
于学红,苏芳,王牧原
(1.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2.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3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面部丘疹、脓疱2年,加重2个月于2019年8月入院。患者2年来面部反复出现丘疹、脓疱,偶有疼痛、瘙痒,多次在当地诊所挤粉刺、皮损内局部注射“甲硝唑”及静脉注射多种“消炎药”(具体不详),病情时轻时重。2个月前皮疹再次加重,双侧面颊部出现多个脓肿、囊肿,疼痛较重,口服“异维A酸”、“克拉霉素”等药物治疗半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1个月前就诊于我科门诊,先后3次行“艾拉光动力”治疗,同时口服“克拉霉素”、“丹参酮胶囊”,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面部红肿持续加重,痒痛难忍,夜间不能入眠,给予口服“甲泼尼龙”和“西替利嗪”效果不佳。近7 d发热,体温最高37.8℃。
体格检查:体温37.8℃,精神萎靡,痛苦面容。双侧面颊对称性潮红肿胀,可见密集的针头至米粒大小粉刺、丘疹、脓疱,见多个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结节、脓肿、囊肿,部分脓肿融合成深在的窦道,破溃处有黏稠的脓血性分泌物溢出,局部皮温高,触痛明显且有波动感,见图1a。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12.54×109/L、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比73.15%、血小板(PCT)0.04 ng/mL,C 反应蛋白(CRP)21.93 mg/L。血生化全项无异常。皮肤脓液拭子培养加药敏结果:黏质沙雷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多种药物敏感。
图1 患者入院面部图
诊断:面部聚合性痤疮并黏质沙雷菌感染。
治疗: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 g/次,1次/d,异维A酸软胶囊10 mg/次,2次/d,囊肿及窦道内抽吸脓液、生理盐水冲洗、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及阿米卡星注射液,2次/周,复方黄柏液湿敷患处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3次/d。治疗4 d后体温恢复正常,面部丘疹、脓疱逐步减少,囊肿、结节缩小,但仍有少量新发的豆粒至花生米大小的结节,见图1b。治疗11 d后出院,此时面部肿痛基本消退,双侧下颌见散在的暗红色丘疹、脓疱及数个黄豆大小的囊肿、结节,轻度触痛,见图1c。出院后继续用药: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次,1次/d,异维A酸软胶囊10 mg/次,3次/d,夫西地酸软膏外用2次/d。2周后皮损进一步好转,停用左氧氟沙星,继续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10 mg/次,2次/d。电话随访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
2 讨论
聚合性痤疮是痤疮中最严重、最难治的临床类型,其发病因素较复杂,包括皮脂分泌增加、毛囊角化、微生物定植和炎性反应等因素。关于微生物感染的研究,有报道导致聚合性痤疮的病原菌中,主要为需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中的痤疮丙酸杆菌[1]。研究证实痤疮丙酸杆菌是人类皮肤重要的定植菌,但有可能转变成为寻常痤疮的机会性病原菌,微生物群结构失衡及相互作用是诱发痤疮的重要原因[2]。在面部痤疮皮损中培养出黏质沙雷菌未见报道。黏质沙雷菌于1819年由Bartolomeo Bizio发现,属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3],适合生存温度30℃~37℃,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植物表面以及食品、垃圾中,用物理或化学消毒方法不易完全清除。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该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医疗处置不当以及生活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可引发多种系统性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创伤感染及菌血症等,近年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流行亦屡见不鲜[4-5]。环境污染及医护人员手接触常常是引发黏质沙雷菌感染的重要途径[4,6-7]。黏质沙雷菌引起皮肤感染发生率极低,多为继发性感染,临床表现包括皮肤脓肿、蜂窝织炎、多发性结节或肉芽肿等。Sevencan等[8]报道了1例89岁男性头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现为头颅额叶区域的外生性溃疡性肿瘤,表面有脓血性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黏质沙雷菌感染。Veraldi等[9]报道了3例黏质沙雷菌引起的腿部皮肤溃疡,其中2例为创伤后继发感染,1例患者感染原因不清,3例患者均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分别为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Fournier等[10]报道了1例脾切除术后下肢感染黏质沙雷菌导致蜂窝织炎的患者,患者最终经多部位清创和截肢后感染方得以控制。Hau等[11]报道了1例68岁的黏质沙雷菌感染致下肢坏死性蜂窝织炎的病例,患者有糖尿病和下肢慢性淋巴水肿病史。同时Hau等[11]回顾文献发现,有49例严重的黏质沙雷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20例坏死性筋膜炎(NF)和29例严重的非NF病例,其中59%~70%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NF病例的死亡率较高(60%),非NF的死亡率较低(3%)。95%的NF病例和24%的非NF病例需要手术治疗。Seo等[12]2005年11月—2014年3月从13例韩国患者伤口中分离出17株黏质沙雷菌,13例患者中7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12例患者有感染易感因素。作者发现第3代和第4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美罗培南在体外对所有17个菌株均敏感。临床上,所有使用经验性第一代头孢菌素治疗的患者均显示出治疗抵抗,喹诺酮类抗菌药疗效最好,平均治疗时间25 d。
本例患者有以下继发性感染黏质沙雷菌的易感因素:①自身因素:面部皮损破溃较重,皮肤的正常防护屏障破坏;自身手卫生及环境中黏质沙雷菌控制不良;长期患有严重痤疮,情绪和睡眠差引起免疫功能降低。②外在因素:因痤疮多次于当地诊所挤压粉刺可能存在手卫生问题;于诊所多次皮损内注射“甲硝唑”以及静脉注射“消炎药”可能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导致机会致病菌致病。
聚合性痤疮治疗常选用异维A酸、抗生素以及结合中医药疗法。本例患者口服异维A酸,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系统应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皮损内注射阿米卡星、外敷复方黄柏液涂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病例提示:患者洗脸及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应做好手卫生,预防继发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应进一步控制抗生素滥用。另外,本例患者在感染急性期进行艾拉光动力治疗后皮损进一步加重,提示医者对于此类患者,是否应于急性感染的潮红水肿控制后再进行光动力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