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聪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2-01-10吴定燕刘爱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全血椎动脉益气

吴定燕,刘爱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血流动力学改变、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小脑、间脑、脑干、颞枕叶等区域的血液供应不足,各组织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1-2]。目前,VBI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是应用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易反复[3]。近年来,VB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轻者影响工作学习,重者可诱发脑血管病,导致死亡。VBI 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以风、火、痰、瘀为标,以气血不足、肝肾虚亏为本,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视物昏眩,难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仆等。治疗以益气升阳、充脑养髓为法,处方为益气聪明汤。本研究观察益气聪明汤治疗VBI眩晕病人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70例,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53~80(66.53±4.28)岁;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6~80(68.16±3.28)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山西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入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眩晕诊治专家共识》[4]中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描述。中医眩晕诊断标准依据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制定的眩晕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为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脚轻,甚则昏仆或以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等为主。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的气血两虚证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50~80岁;②近6个月内发生过眩晕;③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④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期(4周内)发生过脑出血或脑梗死;②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精神类疾病;③对此次研究药物过敏;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10930003)5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用益气聪明汤(组方:黄芪30 g,人参20 g,升麻9 g,葛根10 g,蔓荆子15 g,黄柏6 g,当归12 g,白芍15 g,炙甘草6 g,由山西省中医院制剂药房制成免煎颗粒),200 mL水冲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30 min温服。两组均用药4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总有效率。①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包括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②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③治疗总有效率:眩晕及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TCD检查提示病人脑部结构无异常为显效;眩晕明显改善,但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仍在,TCD检测脑部缺血改善为有效;各项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④中医证候积分:以4分法评价,根据症状眩晕、倦怠乏力、心悸不寐、纳呆腹胀的轻、中、重分别计2分、4分、6分,无症状计0分[7]。

2 结 果

2.1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单位:cm/s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单位:分

2.4 两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 () 单位:mPa·s

3 讨 论

目前,临床常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VBI性眩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一种选择性的钙离子拮抗剂,其可有效预防椎动脉缺血、脑缺血等,主要机制为缓解机体椎动脉血管痉挛、抑制神经兴奋、改善机体血供,同时可防止钙离子超载造成的细胞损伤,提高细胞抗氧能力,从而有效减轻眩晕症状[8]。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厥病” 等范畴,其病于脑窍,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肾者,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脑窍为髓之海,随着年龄的增长,五脏六腑渐虚,气血阴阳不足以濡养脑窍,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髓失养,而发眩晕。《灵枢》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景岳全书》曰:“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两者均强调“无虚不作眩”,病人往往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少力等。因此,治疗时以益气养血为主要治疗方法。益气聪明汤出自金元时期的《东垣试效方》,由人参、黄芪、升麻、葛根、黄柏、当归、白芍、蔓荆子和炙甘草组成,具有升清阳、补中气、疏风热之功效,善于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耳鸣耳聋等症,能促使受损脑神经恢复,并有改善脑血流、延缓衰老等作用[9]。方中人参、黄芪、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扬,鼓舞胃气,升阳气至头目;蔓荆子清利头目,善治头晕昏沉;白芍酸寒,平肝养血,敛阴柔肝;补中有散,升中有降;各药相配伍则中气足,清阳升,浊阴降,头晕止。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含有黄酮、黄芪多糖、胆碱、氨基酸等成分,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10]。葛根含有异酮大豆苷元,可扩张脑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含量,具有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及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11-12]。白芍能增加心脑的血流量。人参能降低胆固醇、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增加机体摄氧、调节胆固醇代谢、促进造血,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的作用[13]。蔓荆子有降压、抗炎、镇痛及抗凝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气聪明汤治疗VBI性眩晕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猜你喜欢

全血椎动脉益气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