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危机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索
2022-01-09袁莉莉
袁莉莉
摘要:对目前日趋严峻的阅读危机现象,阐述危机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继而提出开展活动,营造社会阅读氛围;开展图书馆阅读服务新方式;多主体协同合作,探索阅读服务新模式;抢占数字媒体市场和阅读空间的实践路径,以期为解决阅读危机困境,推广全民阅读服务建言献策。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危机;阅读推广;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9.2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大众带来了唾手可得以及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然而在大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却矛盾地出现了全球性的“阅读危机”。2006年,我国图书馆学会增设了一个专业委员会,即“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旨在推广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活动。2016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1]。推广全民阅读,解决社会阅读危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所赋予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1阅读危机概念
阅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阅读指的是人类通过某一种特定符号获得外界感知的社会实践以及心理活动,即凡是通过感官获取信号继而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存储,加工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阅读。狭义的阅读是指人通过文本图像等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强调了阅读的主体人以及阅读的客体文献。
全民阅读指的是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阅读学习的氛围,继而鼓励国民大众通过各种阅读平台和移动载体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全民阅读是新时期背景下新的阅读理念,也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趋势。
阅读危机,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大多数学者和相关文献都已认可阅读危机是一种阅读环境、行为和习惯的改变,即人们的传统阅读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文本的变迁,导致人们阅读方式、阅读取向、阅读场所、阅读时间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阅读有逐步替代传统阅读的趋势,图书阅读率也出现了持续走低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读者的阅读行为不再受时空局限,而是日趋灵活、便捷。对应纸质出版物的阅读率明显降低、阅读时间缩短、而难以进入深层思考,趋向于有利于获取技巧和专长的实用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2]。長期以往,对个人会导致创造力枯竭,思想僵化,对国家更可能关系到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2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为国民大众提供信息、继续教育和阅读的重要场所,是政府部门履行社会义务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教育机构,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支持、阅读资源以及读者信任。在阅读危机背景下,全民阅读推广就成为其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面,现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职能角度进一步探讨其优势:
2.1公共图书馆具有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经过长期的管理经营,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按照出版内容划分,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专利说明书、各类标准、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科技资料等;按照出版载体形态划分,包括纸质文献,视听文献,缩微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等。公共图书馆以免费或租借的形式,将涵盖范围广阔的多种类资源提供给读者大众,满足其精神文化需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购买或自主研发数据库,APP,公众号等,为读者提供了更便利的在线阅读、文献租借等网络服务,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3]。以南京图书馆为例,馆内实体资源除丰富的历史文献外,馆藏中文图书涵盖政治、经济、科研、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且入藏量逐年递增,现已达年入藏8.5万余种,近25万册。
2.2公共图书馆具有政策优势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将其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发展布局中,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构建能够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国民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200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发起全民阅读活动,十多年来,各部门各地区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图书馆建设,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如《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等,将全民阅读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每年为图书馆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扶持。
2.3公共图书馆具有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得到明显提高,先进的服务设施,舒适方便的阅读、查找方式和设备,都为读者查找、阅读文献提供了保障。
图书馆传统就有阅读指导服务,包括编辑推荐数目,设立专题书架等,近年来,图书馆加强专业图书管理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育,努力在馆内开展专家讲座,阅读指导,线下读书会,阅读大使评选,中华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
3阅读危机背景下阅读推广实践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解决社会阅读危机困境的中坚力量。现从开展活动,营造社会阅读氛围;开展图书馆阅读服务新方式;多主体协同合作,探索阅读服务新模式;抢占数字媒体市场和阅读空间这几点,深入探讨其服务实践路径,以其为其他地区图书馆服务工作进言献策,继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
3.1开展活动,营造社会阅读氛围
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区域内阅读氛围,帮助读者大众在日益喧嚣,忙碌的消费文化中能够静下来体味阅读。如近些年广东省开展的“南国书香”活动,已经成为广东书香无处不在的文化品格,其5个分会场,各地阅读“七进”(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的“全省联动”,形成了全民全社会立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大众化氛围。再如2020年南京图书馆推出的“文化走读”活动,该活动秉承让书籍中文字“活”起来的创新理念,采用线下讲座与户外行走相结合的方式,带领作者走进书中,走进历史,继而走进城市空间,进行实地、立体的阅读体验和感悟。首期“走近明城墙之宣武门”以及第二期疫情原因的“云”端中华门行走,均获得了读者大众热烈的反馈,在线视频点击率超75万次,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的阅读氛围。
其次,可以细化读者,开展特定人群的读书节,例如江苏举办的农民读书节,广东举办的青少年读书节,广西举办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等起到了细分受众,推进阅读的良好作用。
再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采用人们对移动终端的广泛接受性,大力宣传图书馆,培养公民的阅读思维和意识,即将阅读向更广阔的范围和深度推广,将使多读书,读好书,终身学习、毕生阅读的理念深入读者心中。同时鼓励读者摒弃功利性阅读、快餐性阅读,转换为高质量阅读,如图书馆可以根据人群的不同需求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发布全民阅读指导性文件,推荐书目,科学阅读方法讲座,线下读书分享会、亲子读书会等,引导读者大众科学,积极的进行阅读。
3.2开展图书馆阅读服务新方式
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应对读者数量日益减少的现状,图书馆应分析读者需求,加强开展图书馆阅读的方法指导和服务。
首先,满足用户多元要求,提供配套资源和设施。图书馆阅读服务应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知识底蕴的读者需求,为其提供配套的资源,服务和相关设施,如儿童阅览室,亲子阅览室等。此外,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以及弱势群体等,青年强则国强,现在的青年更喜欢娱乐化阅读,图书馆应重点关怀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加强对其经典图书的导读和推荐工作,尤其要加大对青少年经典阅读的指导,满足其精神文化要求[4];对应弱势群体,图书馆应充分遵循公益性、开放性以及平等性原则,制定相关措施,为残疾人,老年人,乡村读者,贫困人群等提供相关设施以及配套阅读资源,包括专门坡道,升降梯,盲文,送书上门,送书入村等,解决他们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此外,图书馆应积极发展社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车)等形式,让阅读向社区,向乡镇进行辐射,让基层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得到满足[5]。
其次,精编精鉴阅读书目并积极发展书评。新时期,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获取读者的读书行为和读书习惯,进行读者画像,判断读者书目需求,继而调整和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精编适合不同年龄、职业、层次读者的导读书目。同时也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热点、焦点问题,編制各种热点导读目录,帮助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书目和信息,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提升读者阅读热情。此外,书评具有概括书籍内容,评论学术得失,传递信息等导读功能,图书馆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平台,线下讲座、读书会等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自由品评读书的空间和场地[6],此外,图书馆还应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如可以“在馆书评人”活动为抓手,鼓励馆员写书评,并与读者交流互动。如南京图书馆,就采取以南图馆员为主写书评的方式,在一层大厅设置“荐读台”,向读者推荐各类好书。
3.3多主体协同合作,探索阅读服务新模式
多主体可以是家庭,可以是医院,书店等。以家庭阅读为例,家庭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打造阅读基础的摇篮,是实现全民阅读的根本途径。图书馆可以倡导家庭阅读,通过开办“一家一证”、“亲子阅读”等活动,让更多的读者以家庭为单位,在图书馆提供的场地下,在图书导读员的引领下,塑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提高全家人的阅读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如南京图书馆,在2018年与省新华书店签署了为期三年的馆店战略合作协议,以聚集优质资源,实现功能相互渗透,角色相互补充的“1+1>2”的合力效果。
此外,多主体协同合作,也包括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如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对阅读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了全民阅读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再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即是有图书馆与图书信托基金共同发起和实施的,由社会资金为图书馆提供了资金和社会资源保障[7]。
3.4抢占数字媒体市场和阅读空间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补充电子资源采购,丰富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种类,加快自身资源数字化进程,为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奠定基础。此外,鉴于读者大众对网络阅读日趋增长的态势,图书馆也应建立完善数字图书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搭建O2O借阅购一体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网上咨询,网上读书交流等服务,解决部分读者没时间来借阅室选书及买书的问题。此外,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到的读者阅读习惯以及选购书单,也为图书馆用有限经费购买读者真正需要图书的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4结语
随着中国进入数字时代,传统阅读遭遇挑战,阅读危机已然来临。化解“阅读危机”,推广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我国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目标。尽管这条道路很曲折,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推动,但只要我们每一个图书馆馆员都尽心尽力为这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终将会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谭小军. 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王宏伟.全民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角色的定位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01):174-177.
[3]周铭蓉.阅读危机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03):32-33.
[4]廖雯玲.娱乐化环境下的阅读危机及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现实窘迫[J].图书情报导刊,2016,1(07):47-50.
[5]刘敏.阅读危机困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嬗变与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4):8-9+18.
[6]罗凌.阅读危机背景下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文化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6):83-85.
[7]冯瑜.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化解阅读危机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