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措施的效果观察

2022-01-09胡引芳贾莲明

医药前沿 2021年34期
关键词:鼻咽苏醒体温

胡引芳,贾莲明

(上海电力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50)

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对于手术治疗患者来说,体温会受到麻醉、手术创伤、大量补液、术中暴露身体等因素影响[1],会呈现为下降状态,低体温不利于患者手术,会抑制患者心脏活动,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影响对麻醉药物的代谢,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抑制,延长伤口愈合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以及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延迟,因此,应做好患者术中体温干预。此次选择150例患者,研究患者体温影响拔管时间、麻醉后苏醒效果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15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研究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3~75 岁,均值46.5 岁;对照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22~74 岁,均值46.0 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胃肠手术、骨科肿瘤手术。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的ASA Ⅰ~Ⅱ级行全身麻醉的患者;②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甲状腺低下或者亢进、近期有发热感冒。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处理,麻醉诱导行静脉推注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2 min 后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予异丙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维持,同时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调节药物。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术中保温,术前1 h 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节,控制在23 ℃,将手术床铺循环水毯使用,将棉被盖在患者身体裸露部位,使用加温仪进行加温输液输血,使用加温箱加温处理冲洗液至37 ℃。术中定期测量患者鼻咽温度。术中测量患者鼻咽温度时使用腔道体温探头,插入患者左侧或者右侧鼻孔内,插入至鼻咽部,保证插入良好,固定时使用医用胶布,探头使用前需要进行误差校对。患者鼻咽部温度、体温之间相比,相差1~2 ℃,提示患者体温变化,即刻实施保温措施。

1.3 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评定:术中循环稳定,呼吸良好,肌松良好,体温不低于36 ℃,麻醉苏醒迅速<15 min,苏醒平稳,无高血压,判定优;术中呼吸循环波动大,体温低于36 ℃,苏醒延迟15~60 min,血压,心率尚正常,判定良;术中呼吸循环波动大,体温低,需要干预,术后苏醒延迟>60 min,有寒颤,呼吸加快等,判定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平均鼻咽温度、平均体温的对比

研究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平均鼻咽温度及平均体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平均鼻咽温度、平均体温对比()

表1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平均鼻咽温度、平均体温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对比

研究组血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对比()

2.4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对比

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对比(例)

3.讨论

麻醉手术中均可引起热量散失,据报道有50%~80%的成年患者可发生术后低温,多数情况下低温并不构成生命威胁,但由于氧需增加,对于心血管功能储备不良的患者,可使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严重低温可导致室颤或心脏骤停,对老人或小儿,可影响苏醒、增加术后各种并发症[2]。

人体体温中心温度37 ℃,全麻患者若术中温度在36 ℃,提示患者术中低体温,会影响患者代谢、免疫、凝血等功能,手术效果会明显降低,临床预后效果不良。低温情况下,可使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患者外周循环阻力,患者心率会明显增快[3],血小板功能受损,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受抑制,手术失血量相对增加。同时低温会导致患者发生躁动或者寒颤等情况,延长患者苏醒时间。

相关文献提及[4],术中患者在麻醉后体温下降至34 ℃以下,会破坏患者记忆功能,人体有嗜睡倾向,麻醉药物代谢变慢,引起体内蓄积情况,由此会延迟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同时降低人体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并将患者气管插管的拔管时间相应延迟。相关研究提出[5],70%手术全麻患者术后体温在36 ℃以内,会显著增加患者耗氧量,抑制心脏活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同时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降低患者血液内药物清除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虽然适度低体温(34 ℃)有利于组织保护,但是当低温引起器官血流量的明显减少,会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酸碱平衡等造成影响,可能引起患者术后苏醒延迟、手术失血量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等。术中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节,术中使用加温毯,使用被子覆盖患者裸露区域,应用加温箱、加温仪,为患者保温,可以将患者体温恒定进行有效维持,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明显下降,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也会明显缩短。因此,应做好患者加温处理[6],这一措施十分重要,临床应用意义重要。

临床实践证实,为麻醉患者实施保温处理,可以将患者体温恒定保持,避免低温下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可以将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减少,有助于术后患者苏醒,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患者实施保温处理[7],具体包括:术前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节,控制温度在23~26 ℃,术中使用棉被覆盖患者裸露部分(注意避免消毒区域),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若术中患者输血、输液,需要将电子加温仪使用[8],加温处理需要输注的液体、血液,避免造成患者发生低体温。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平均鼻咽温度、平均体温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麻患者体温下降,影响拔管时间、麻醉后苏醒效果,因此,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应做好患者保温处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缩短拔管时间以及改善苏醒效果,稳定患者血压、心率,术中平均鼻咽温度、平均体温均明显提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鼻咽苏醒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