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播剧呼唤网络传播的公共理性
——从网剧《优雅的家》说起

2022-01-09程芸

剧影月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舆论理性信息

■程芸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当今网络时代,人人手里持有智能键盘和语音话筒,人人都可以在线发帖,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一条网络信息,一瞬间就有可能形成迅速爆炸式信息传播,对社会舆情生态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这种迅速爆发式的社会影响力,用好了,能直接造福整个国家和广大人民;用得不好,极有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灾难。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深刻、集中的反映,本文从电视剧《优雅的家族》《搜索》的主题故事和揭示的社会问题说起,分析网络传播中出现的危机,探讨如何构筑网络信息的公共理性。

一、热播剧凸显网络传播的危机

就像一部《红楼梦》让人看见了“排满”一样,电视剧《优雅的家族》让人看到了网络传播的危情。由韩哲秀导演的热播韩剧《优雅的家》,讲述了MC 集团独生女毛硕熙急于查明15 年前生母去世的真相,与律师许允道两人联手,层层揭开真相的故事。MC集团有一个精英团队“TOP”,由退役女法官韩济菊担任组长。这个团队利用强大的网络信息收集系统和舆情掌控能力,化解一切可能带来的风险,可以说是无所不能。韩济菊通过掌握崔娜莉非法换血美容的秘密,赶走了崔氏母子。以白秀珍与金牌厨师的暧昧关系,逼迫白秀珍维系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操控舆情维持公司的股价,甚至抓拍议员隐私,借以掌控立法会,推迟《继承法》立法。

第4 集,“TOP”拉拢国土部长官遭拒,忙得焦头烂额。这时,该犯罪组织黑了国土资源部长太太的手机聊天记录,查出她在网上购买自己工厂里的瑕疵品,这在韩国看来是严重涉嫌侵犯国家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韩济菊将获取的丑闻证据秘密交给了监理。在监理会上,被收买监理当场出示相关证据,曝光国土部长。国土部长迫于舆论压力引咎辞职。

第14集,15年前的凶杀案在各大媒体成了热搜。韩济菊决定把检察厅长周亨日的受贿丑闻资料逐个抛出,成功转移了媒体对MC集团的注意力。周亨日迫于压力,主动提出辞职。韩济菊还派人把周亨日的儿子周太亨检察官也拉下水,一时间,周太亨也被停职。周亨日为了儿子的将来,选择了自杀。

“TOP”团队全面掌握信息,娴熟发布和屏蔽网络资讯,让MC集团的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编剧借助韩济菊、许允道的嘴先后说出一句反映韩国社会现实的话:在这个国家,最高权力不是总统,而是资本和强大信息控制能力!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深刻、集中反映,《优雅的家》揭示了韩国上述社会现实。

1995 年,韩国第13 届总统卢泰愚,被法国媒体公开曝光筹集和涉嫌侵吞巨额从事政治活动资金而遭到逮捕。2009 年5 月,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因与其亲友涉嫌接受巨额贿赂传出丑闻,跳崖身亡。2018 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被媒体曝光“亲信干政门”,一审被判4年。一件件网络事件被非法掌控和利用,都在警示人们:网络传播的巨大能量,同时,呼唤网络传播的公共理性!

二、网络传播的公共理性

“理性一般指人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其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公共理性”(Public Reason)一词源于西方。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著作《公共理性观念新探》中说:“所谓公共理性就是指各种政治主体(包括公民、各类社团和政府组织等)以公正的理念,自由而平等的身份,在政治社会这样一个持久存在的合作体系之中,对公共事务进行充分合作,以产生公共的、可以预期的共治效果的能力。”

英国下面的这段历史诠释了什么是公共理性和成熟的民众。电影《至暗时刻》回溯了英国历史真实的一幕:1940年五六月,丘吉尔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他一方面要面对德国纳粹的侵略,还要面对毫无准备的英国公众和疑心重的国王。是成为傀儡,还是步入反抗法西斯战线?丘吉尔发表演说,鼓舞万千民众。最终,他带领英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然而,接下来的大选,功臣丘吉尔却轰然“倒下”,艾德礼成为二战后英国的首任首相。为什么丘吉尔被选民给“抛弃”了呢?几年之后,丘吉尔“东山再起”,再度出任首相。世人恍然:英国民众并非是“忘恩负义”,而是开始担忧当年如果继续坚持让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可能会直接走上君主专制之路。由此看来,英国选民的选票取舍无疑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富于理性的政治选择。丘吉尔战后的“失败”,正面地证明了英国公众的成熟和理性。

网络传播的公共理性,主要通过网络传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与沟通过程中体现出来。能否有效利用网络平台,造就有价值的舆论环境,是网络传播的公共理性能否展现的关键所在。网络上的热点新闻事件,大多数都来源于我国网民日常生活,网民对公共权力、公共出行、医疗保障、教育以及养老等各种类型的热点话题及其关注度非常高,这类热点事件往往涉及我国社会深刻多层次的矛盾和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代入感”、移情心理作用特别强烈。“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根据单一的感性认知而作出片面的总结和处理事件,易受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

网络舆论反转、语言暴力泛滥、各种人肉搜索的背后常常是“带血的营销”,这很容易引起网民情绪失控,导致舆论场的灾难。陈凯歌导演的《搜索》入木三分地反映了新闻传播中的非理性状态。女主角叶蓝秋被查出患有癌症而情绪失常,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被正在实习的记者抓拍下来,编辑部陈若兮卯足劲做个大选题,便不遗余力地把美女不让座、挑衅老人炒作成社会热点。更有大老板沈流舒一边打算染指叶蓝秋,一边和太太闹别扭。一个不让座的小事,借由媒体的非理性选择,将整个事态升级到人肉搜索暴力、“不要脸的小三”的事件。叶蓝秋的个人信息直接就被“人肉”到网络之上,之后,无处不在的网络谩骂,让主人公本就悲情的生活蒙上揭不开的阴影。最终,女主角不堪承受压力而选择自杀。

造成女白领叶蓝秋悲剧的直接推手就是全媒体状态下网络的非理性转播!悲剧中,最先报道的几家媒体,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制造了夺人眼球的标题和关键词,事态引向非理性的传播。网络评论中的理性的缺失则更加明显,许多网民在尚未弄清真相的情况下,充当起了“键盘侠”,轻松随意地敲击着键盘,大量发表质疑、抨击、嘲讽、讥笑、咒骂等言论,很少有人质疑事件的真实性、合理性,或者关注叶蓝秋的辩解。

网络的汪洋信息,时常让人受制于浅层阅读,却无法阻却网民自由观点的“人性”表达,“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因此,亟需在网络传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网络的理性传播与共鸣,构建一种公共理性的网络传播生态。

三、构建网络理性传播的建议

网络时代,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如何发挥作用,增强其舆论引导能力,实现网络传播的公共理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众声喧哗的舆论场需要建章立制,加大监管力度。主流媒体需要扛起“铁肩担道义”的旗帜,引导网络舆论方向。

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消息的生产、传播行为,让网络传播的监管有法可依。相关监管职能部门一定要切实强化安全监管监督责任,依法加大网络媒体的管理力度,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使网络空间风清气朗。必须深刻学习、科学认识当前我国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治理网络安全工作水平,让互联网这个最大量的社会变量,升华转化为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规范推进网络信息资源合理综合利用,防范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可能带来的重大网络安全风险。政府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领导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产各个环节的监管,严守正确价值导向底线。

同时,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带头解决好互联网“本领恐慌”难题,迅速成为运用网络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行家,真正让互联网成为走群众路线的新天地。要努力建成有序、公正、健康的网络生态,重拳打击利用网络进行恶意炒作的行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互联网舆论斗争,严格防范和管控互联网攻击、渗透行为,组织精干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反驳。要依法、依规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网络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社会管理水平,真正将互联网管住、用好。

同时,主流媒体要担负起对舆论工作的担当和使命,努力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传统主流媒体要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发布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网络信息“正能量”,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要敢于亮剑,激浊扬清,牢牢捍卫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凝聚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为互联网传播注入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猜你喜欢

舆论理性信息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欲望膨胀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订阅信息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