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

2022-01-08顾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小学语文

顾星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开始不断普及,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逐渐由应试性的填补性教育开始转向实践性的素养型教育,教师开始不断加强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吗,通过更全面的知识构建帮助小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教育模式下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育进行论述分析,致力于为相关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构成;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为素养等。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更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以下对小学云纹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小学语文核心索养的构成

在我国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对于小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来说,主要包含有四大板块: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于语言建构方面来说,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的生字含义和语法句式,同时能够将其熟练的运用于现实交际中。对于思维的发散方面,需要小学生拥有基本的文学思维,同时能够依据语文的独特学科视角来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对于审美与鉴赏方面,是指学生需要具备有良好的读写结合能力,在阅读与写作的不断转换练习中全面提升自身语文的综合水平,最后,对于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是指学生在通过一系列语文综合阶段的学习后,能够达到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分析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完美统领了语文新课程的目标理念,突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同时将语文核心素养理念融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进一步突出 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与此同时,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小学生和谐发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

3.1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对于小学生的良好教学来说,首先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來不断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尽可能的为学生建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环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尊重、重视、热爱、珍惜、呵护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积极的沟通互动,来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此外,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候需要适当放缓知识输入的速率,学会耐心聆听学生对同样问题的独特看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广开言路,做好称职的“桥梁",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

3.2加强读写沟通,促进读写结合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对于读写的整体沟通,让学生通过阅读的不断积累进而促进写作的精进,同时写作的积累又会促进对于阅读的熟练,两者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读写的双向培养,不可单方面的提高某一项,而忽略掉另一方面,最正确的做法是,在小学语文阶段的阅读与写作,进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在阅读练习时要做到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进行课堂的阅读训练后,进行随堂练笔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进的写作练习,如此不仅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阅读练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一举两得。

3.3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白以学生为本位的重要性,明白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差异,同时依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灵活变通,进行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来更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积累情况、家长反映情况以及课程兴趣表现等方面,进而给出最为全面的能力综合评价,根据不同类学生的自身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与发展计划,来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3.4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我国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对于小学教学的实践中要积极推动文化传承,这也是当前时代赋予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对于这一文化的传承,需要教师积极推动这一目标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辅以历史讲解、影视感化、实地参观等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真谛,从而自发萌生内心的文化自豪感,进一步树立并践行弘扬传统文化的伟大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实践中,教师也要主动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进行读写沟通,实现读写的全面结合,更好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入手,通过创设有趣的课堂环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科兴趣,进而培育更高素质的实践型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新课程,2021(26):10.

[2]李欣.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路径探析[J].智力,2021(05):7-8.

[3]李卫平.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引入门径 促进发展 大胆实践[C]//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2020:878-882.DOI:10.26914/c.cnkihy.2020.048447.

[4]阿依古丽·克玛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123-124.

[5]黄志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困境及培养路径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0(02):80.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小学语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