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建议

2022-01-08王莉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双减政策小学语文

王莉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修改。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促进积极自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科学课程,为他们提供更独立的空间,以达到提高教学质素的整体目标。在这方面,改革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尤为重要,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对学生可接受性和现实要求的理解,合理科学地设计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实用性。本文以语文作业的意义为出发点,分析了国内小学语文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定位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方式,提出優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创新,作业的布置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推行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时,免除学生在作业上的过分精力,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兴趣,以唤起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渴望,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乐趣,在愉快的心情中获得有效的知识,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现存小学语文作业缺乏创新意识

1、学生作业过度的原因

知识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动力,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后给学生增加了大量的家庭作业,许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语文作业,更不用说得到有效的放松了。从长远来看,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教育更加困难。直至今日,许多教师仍没有完全理解家庭作业的真正含义。近年来,政策要求学校取消班级划分制度,这导致了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习水平的随机性,每类学生的数量也具有随机性,这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采用分层家庭作业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并逐步被各级教学单位采用。

2、内容死板,缺乏自主性

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经历和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的状况也大不相同。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没有任何区别,绝不是素质教育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基础好、学习成绩高,有些学生基础薄弱,加上习惯、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教育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布置必要的作业。教师要改变以往强制操作的做法,从真实出设计作业内容,在即满足学生求学的追求,又在学生接受能力范围的同时,结合学生个人兴趣设计多层次操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3、作业形式化比较严重

虽然课后作业对学生来说很重要,是提高学生课后或回家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但教师通常是以抄写的形式进行作业的布置,抄写本课程的生词多次,但这类任务只能对学生的知识记忆起到微妙的作用,此外,许多学生认为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完成后丢弃,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加强复习,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重复性较强的作业,这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然而,大多数教师仍旧坚持熟能生巧的理念。他们认为这种形式的家庭作业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此外,长期安排此作业务也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感。

二、“双减”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优化

1、以学生为主体作业设置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解释也是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作业的布置是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复制并扩展课文内容,或者进行处理收集和创新,评估与文本有关的材料,编辑手稿、电脑报纸,或根据对诗歌、书法、绘画等的理解,还可以利用节日彩排来排练课本。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不同类型的作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有能力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成就。

二、兴趣和课本的双向结合,充分调动学习气氛

作业布置方法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试验,往往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范畴内,推行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首先必须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联系,使他们对作业产生兴趣,这会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和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亦须仔细考虑语文作业的知识和困难,拓展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有效拓展知识内容,使学生在执行任务时能提高语文水平和语文作业的价值。例如,教师在设计小学古文课程时,可以充分向课堂上的学生阐明这首古诗的意义,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背诵,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印象,并要求学生让他们在课后重新设计艺术形式,并以作文的形式呈现。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改编短篇小说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和应用技能。

三、确定目标,有效设计作业

科学布置的作业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优点,在同一个课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教师在赋予不同的学生完成相同作业同时,必然导致已经熟练的学生重复做相同的事情。要充分掌握语言知识,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设计出可以付诸实践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作业内容更贴近生活,通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一方面让他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例如,在上课的时间方面,开放训练课程,使很多课程不再独立,需要师生互动,家庭和其他人互动合作,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结束语: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修改。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工作量和课外培训的负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减少语文作业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目前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作业的改革和优化中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对学生可接受性和现实要求的理解,合理科学地设计语文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怡萱; 俞爱宗.小学教师家庭作业设计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06-07

[2]肖运发.优化小学语文作业 提高小学语文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9-10

[3]党思显.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浅析[J].文学教育(下).2021-03-16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双减政策小学语文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