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措施研究

2022-01-08陈宇珊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双减小学数学

陈宇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双减”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满足这一任务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彰显数学思想,以全方位的教学辅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双减”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创新性教学理念,指的是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及学习负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教学理念下,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采取题海战术引导学生展开练习,试图借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但这种教学手段的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以创新性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

一、做好教学准备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带有错误的教学认知,认为小学数学的难度较低,所以只是简单备课,然后按照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预想存在较大差距。教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就无法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缺乏实际价值。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若想達到良好的“双减”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素质教育正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包括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包括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侧重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普及性发展及延展性发展,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教师应关注的重点之一。基于这一背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健全目标体系,融合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会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但教材中的知识有限,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在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视频,以视听结合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由于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教师也可借由网络资源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与学习空间,促进“双减”的实现。

备课不是单纯地撰写教案,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罗列在教案本上,而是要求教师通过备课,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重难点。在备课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的基础如何;(2)学生还应该学习哪些内容;(3)自己应该在哪些环节给予学生指导;(4)哪些知识点具有延伸价值、拓展价值。根据这四个方面,教师进行有方向性的备课,能够提高备课的完整性、全面性,为实现“双减”奠定基础。

二、提出教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借由问题这一线索,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分析。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学习内容,调整自己的被动学习心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在课堂上,针对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合理的设计。

三、营造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学氛围十分压抑。学生在压抑的学习环境内无法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数学学习、数学教师产生恐惧心理。心理压力的存在,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取得的学习效果及效率自然不理想。所以,教师要以自身为出发点,调整教学方法,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在讲解问题时,教师可以多参考学生的想法,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优化,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即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问题,教师也不能过于急躁,应避免当堂批评学生,可以通过间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自主改正错误。当学生找到正确的解答思路,教师也需要向学生表示肯定及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其次,小学生大多喜欢幽默的教师,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及和蔼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应坚守自己的职业素养,切忌将个人情绪带入课堂,更不可迁怒于学生。当学生能够以轻松自由的状态进入数学学习活动时,整体的学习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四、突出数学思想

在数学思想的驱动下,学生能够有效地举一反三,锻炼自己的反思思维及逻辑思维,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不仅要侧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已习惯了“填鸭式”教学与题海战术,但这种教学方法与“双减”的目标相背离。教师需要在减负的同时增强教学效果。从表面上看,作业减量会使学生失去很多学习机会,看似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其实不然。教师可将增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一点一滴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出现在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现代教育的舞台上,“双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如以往那样,利用大量习题或者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该采取更具有技巧性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官细珍.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21(6):1420.

[2] 邓春艳.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J]. 互动软件,2021(5):1979.

[3] 卢方燕. “双减”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2):515.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