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综述
2022-01-08吴磊
吴磊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大量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引入生产领域,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替代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出发,整理关于人工智能和就业的文献。最终发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对高需求弹性部门冲击较小,对低需求弹性部门冲击较大;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效应与技术进步的程度不一致,同时造成产业区域性集聚,对技术落后的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替代效应;生产率效应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智能化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积极影响。但传统技术进步不同,人工智能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决策能力,这让很多相关领域的学者产生了一定的担忧。目前,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最大的影响是通过自动化参与到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中,当下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主要集中于它是否会快速在全球内大面积的替代人类劳动力,造成大面积失业本文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相关观点进行系统整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的理论基础。
1.历史回顾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在前几次工业革命期间均有发生,但并未出现持续性的大规模失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除了借助畜力之外,人类绝大多数的工作都依靠人工。但飞梭等高效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部分取代了人工劳动(Rasmussen,198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内燃机,替代了一部分从事重体力活动的劳工(Daron Acemoglu,Pascual Restrepo,2018);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大量引入工业机器人,快速推动了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工作的自动化(Ayres、Miller,1983);进入本世纪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使得计算机软件和智能化设备的用途日益广泛传统,行业出现被颠覆的可能性(Autor,2006)。历史地看,前几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了很大冲击,但并没有出现持续性、大面积的失业,反而实现了劳动力逐步向更高级的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
2.对就业的影响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由于技术进步自身的某些特征及不同的现实状况,这种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并不能一概而论。自动化技术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力的替代上,但面对不同的劳动群体和产业,冲击大小的差异较大;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就业,不过这种正向作用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1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效应
2.1.1 对不同行业就业的替代效应
毫无疑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但对于不同行业,这种冲击的大小可能不同(Aaron Benanav,2019)。总体来说,对弹性较低的行业冲击较大,对弹性较高的行业冲击较小。20世纪40年代,得益于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率空前的提高。而农产品需求弹性比较低,产能的增长大幅超过需求增长,导致农业生产部门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大量裁员。到2010年,欧洲和日本人农业劳动人口比例普遍低于5%。与农业相比,其他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以服装行业为例,自2000年到2010年,我国服装行业从业人员从低点的188万增加到431万,增长率达到129%,之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服装行业的就业在自动化进程中收到的冲击并不大。
除需求弹性外,行业饱和度也是影响自动化作用力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贝森(2018)认为,在需求缺口较大的市场中,如果新技术提高了生产率,那么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Acemoglu和Restrepo(2017)发现在不太饱和的非制造业中,人工智能与其他类型的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在扩张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饱和行业中会造成失业。
2.2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生产率效应
除了替代效应,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产生生产率效应以部分对冲替代效应。
2.2.1 催生新职业
密集自动化往往与新职业同时出现。例如,在19世纪的英国,各种新行业和工作迅速扩张,包括工程师、机械师、后台工作人员等(Mokyr,1990年)。20世纪早期的美国,农业机械化与新工业和工厂工作岗位的大量增加相吻合(Kuznets, 1966)。Acemoglu和Restrepo(2016)发现,从1980年到2010年,新职业和职位的引入和扩展解释了大约一半的就业增长。
此外,由于技术进步的需要,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方向的投入加大。AI Index发布的数据表明。自2013年以来,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的工作岗位比例增长了近5倍(加拿大和英国的增长尤其迅速)。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进步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引导一部分人进入到相关领域,这也能够部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
2.2.2 生产率效应的局限性
1)增长与技术进步不同步
Cockburn,Henderson, Stern(2017)认为人工智能和其他形式的高級自动化,可以通过许多后续创新推动生产率增长,但实际生产率进步与技术进步的速度还存在巨大差距。Robert Gordon(2014)研究发现,尽管摩尔定律下计算机性能呈指数级提高,但对生产率的提升并不明显,Brynjolfsson (2017)认为这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商业化存在明显滞后与技术应用范围不可能完全扩散至全社会造成的。
2)造成产业聚集
自动化方面的重大进步将增加相关产业的集群优势,其结果是劳动力需求更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集中,而不是分散,这会导致区域性的就业问题,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进步在没有全球范围内扩散的情况下,对落后的国家是不利的。
3.結论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两面性的,它既可以通过提升生产效率等渠道来扩大总需求,也可以通过自动化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替代效应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替代效应对高需求弹性行业和高学历人群影响较小,反之则越大;生产率效应由于传导机制过于复杂,与技术进步在时间和程度上都不同步且难以量化,经济学家对它的作用力度甚至是方向都存在分歧。
参考文献:
[1]Acemoglu, Daron, and Pascual Restrepo. 2016. “The race between machine and man: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w22252.
[2]Acemoglu, Daron and David Autor (2011)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4: 1043-1171.
[3]Agrawal, Ajay, Joshua S. Gans and Avi Goldfarb. Forthcoming. “Introduction to‘The Econom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Agenda’.” in The Econom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s. Ajay Agrawal, Joshua S. Gans and Avi Goldfarb,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rthcoming).
[4]Arrow, Kenneth J. 1962.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s.”In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edited by R.R. Nelson,609-626.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