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实施
2022-01-08孙丛姗 钱慧慧
孙丛姗 钱慧慧
摘要: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都已经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来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好习惯。但是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也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稳步不前,没有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伴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上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也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实施
(一)科学合理的建立小组
在对学生进行最初的分组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够忽略学生个人的特点、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根据学生的特性与认知能力来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分组后,要明确小组成员所扮演的角色,这样才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与最终的学习效率。让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都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也可以学习其他成员的优点,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丰富讨论内容
数学课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概念、探析和拓展。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时,不能够针对某一部分来进行讨论,而是要对所讲的实际内容进行讨论,让讨论的内容既丰富又有趣味。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介绍分针,让同学们找出时针、分针和秒针有什么不同,并且让学生把分针转一圈看看有什么发现,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动手的方式来找到答案。当学生经过实践之后,老师可以问学生:“分针在转动的时候,时针有什么变化吗?”、“那么时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大家知不知道时针转两格等于分针转多少呢”等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实践,这样学生也会对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再比如,在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学习时,学到除法的时候,老师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让学生进行实践和讨论。比如说“5÷3除不尽的时候,该怎么办?”、“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出来?”、“分数和整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得出结论,加深兴趣与印象,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能力的提升。
(三)适当的给予监督引导,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角色
在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具体的讨论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参与进来,对学生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为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讨论目标。同时,当学生讨论时,老师一定要做到仔细的观察,观察学生在讨论当中的表现。这样老师就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最深存在的优劣势,这样在后期的讲解过程中,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到的是学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适应性。合作学习是一个需要相互交流、沟通来完成的一个模式,它不像学生独立学习。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保持独立的学习能力,又要做到对全局的掌握。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自我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也能看到小组中团队合作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成长的更快。
(四)鼓励与评价
有些时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言语上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讲十分重要。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教育模式与奖励制度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又需要倾听小组成员想法,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既要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认识自己,又要学会该如何做才能够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提升。数学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对来讲会比较枯燥与抽象,而小组讨论学习形式,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数学变得既有趣又好玩儿。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进行适当的鼓励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时老师就需要不断的完善评价体系,正确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评价不仅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或者是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要建立在合理的机制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的效率。同时老师的表扬也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与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进去。
(五)创设相关情境,因材施教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并且重视起来环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周遭新奇的事情而吸引到注意力。老师就要利用孩子的这种特质来进行教学,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在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前把教室里布置一下,装饰上各种各样的图形组成的饰品,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这些“教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老师可以问学生“桌子是什么形状的”、“黑板又是什么形状的”,用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形状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生活中是长方形的物品或者是正方形的物品,看哪组学生找的又快又好。
三、结束语
数学课程是一个特别锻炼学生思维的课程,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但增强了班级内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是一种非常理想型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金前. 探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2] 孙莉.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23):1.
[3] 魏建伟.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