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1-08赵世娣张春晓胡月王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癌痛导图癌症

赵世娣 张春晓 胡月 王琦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214000

恶性肿瘤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2017年我国城市癌症报告指出我国0~85岁城市居民中累及患癌风险高达35%,其癌症发生率正处在快速上升期,每年发生高达360多万人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有数据显示,高达80%以上癌症患者伴有癌性疼痛症状,主要因肿瘤在体内急速生长、破溃以及感染等情况对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形成压迫而出现的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痛、躯体痛以及爆发性疼痛等症状,特别是癌症晚期,疼痛程度多严重到大多数患者难以忍受,不仅限制患者活动、影响食欲以及睡眠质量,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者会出现自杀等过激行为,使晚期患者饱受折磨〔2-3〕。在当前临床癌痛规范化治疗当中,由于医护人员重视度以及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患者依从性差等诸多因素影响癌痛规范化治疗效果〔4〕。因而,如何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提高其晚期生存质量成为临床医护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护理人员引导的疼痛护理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症状,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方案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设计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形思维模式,激发左右脑兼顾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各种概念、观点以及想法等主体关键词利用图文形式具体化呈现,便于患者对知识的获取与存储的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地认识癌痛并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主观配合度,缓解癌痛,相比常规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5-6〕。本文拟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伴有晚期不同程度疼痛症状;②患者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交流,可配合完成相关量表调查;③均知情同意参加此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者,②合并患有耳聋、失明、脑转移等疾病者,③因其他原因引起疼痛患者以及早中期癌症患者。对照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37~77岁,平均(58.65±6.67)岁;研究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8~79岁,平均(59.25±6.47)岁。两组晚期癌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癌症患者均接受癌痛规范化三阶梯镇痛方案治疗,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其常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相关临床禁忌等内容。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思维导图设计与绘制:结合癌症患者实际病情、需求以及临床治疗方案与国内外临床晚期癌症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等诸多情况,以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行为指导、非药物止痛指导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设计。通过线条、图像、颜色结合各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将重点问题放置在中央图上,从中央图向外以分支方式将核心问题发散表示,用连线与箭头表示各级隶属关系,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形成一个树状结构图,然后归纳整理通过思维导图软件Mind Manager绘制导图,并打印塑封处理。(2)护理人员利用思维导图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饮食、用药、行为指导等诸多方面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与临床治疗方案、效果等认知的同时,给予其适当心理疏导,保持其乐观放松心态应对配合临床治疗,使其不会因相关治疗药物副反应等情况影响治疗,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3)疼痛护理:①遵医嘱对疼痛剧烈患者进行三阶梯镇痛原则进行用药干预,三阶梯镇痛原则具体指:第一步利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非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止痛;第二步应用强痛定、可待因等A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止痛;第三步应用杜冷丁或吗啡等A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止痛。②非药物镇痛: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闭目回忆自身美好幸福的经历或播放一些患者感兴趣的音乐、影视节目、相声等分散患者注意力;还可以指导患者闭目冥想,并从头到脚放松全身,并进行深漫吸气、呼气训练,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另外利用按摩、冷敷、热敷等物理疗法减轻肌肉痉挛、加快血液循环,进而促进致痛物质排泄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1.3.1焦虑、抑郁状态评估 利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状态。两表各含20个条目,均采用4级(1~4分)评分原则,1分表示完全没有,2分表示有些,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非常,总分≥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且随得分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7〕。

1.3.2疼痛程度评估 利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症状进行评估,疼痛强度以0~10分表示,0分即为无疼痛症状,1~3分即为轻微疼痛,4~6分即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8〕。

1.3.3生活质量评估 利用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由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以及功能状况4个评估维度共27个小条目组成,采用5级(0~4分)评分原则,0分即为一点也不,1分即为有一点,2分即为有些,3为即为相当,4分即为非常,患者生命质量与得分范围呈正相关〔9〕。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癌症患者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状态,且两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癌症患者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焦虑、抑郁程度得到明显缓解,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后两组癌症患者NR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癌症患者NR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癌症患者FACT-G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癌痛的发生与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以及感受器均存在着明显联系,目前医学界针对癌痛的发生尚无明确定论。以往研究认为癌症组织侵及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以及其他神经组织引起局部组织、血管或淋巴管刺激感受器,然后经神经纤维传导至神经中枢形成痛觉感应〔10〕,临床中晚期癌症病人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癌症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且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导致绝大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消极、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状态,导致很多癌症病人在出现持续且又剧烈、无法忍受的疼痛时,常出现自残、轻生等过激行为,一定程度导致癌症病人存活率大大降低。目前癌痛已引起广大医患的共同关注,但由于癌症病人长期生理及心理上病痛折磨,导致其临床治疗配合度较低,大大影响癌症治疗效果,使这一类患者生存质量、生存时间明显降低。

有研究显示,予以癌痛患者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癌症病人临床治疗配合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与生活质量〔11-12〕。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诉求之一。思维导图即为心智图,将相关信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总结与归纳,利用色彩鲜艳的图形进行转换,以便患者对信息的接受与采纳,提高患者思维效率。近年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陈晓玲等学者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护理,研究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干预能显著改善围术期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术后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13〕。高学兰等学者在肠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4〕。本文在常规镇痛方案与护理基础上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癌痛护理,研究发现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及NR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明显比对照组更低,而FACT-G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作者分析思维导图引导癌痛护理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①思维导图是利用一种发散性思维结合图文并茂形式将各关键词以层级关系图的形式进行表达,将单一枯燥的文字信息转换为简单且易理解的可视化引导图,更方便患者对相关重要信息的接受与采纳,提高患者对疾病与疼痛的理解与认知,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主观配合度。②利用层级鲜明关系图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抓住护理重点与难点,便于护理措施实施,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与指导,对重塑患者治疗信心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结合思维导图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癌痛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癌症患者对疾病及相关疼痛知识理解与认知,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心理健康状态,重塑对抗疾病信心,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主观配合度,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其癌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癌痛导图癌症
烃思维导图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第6章 一次函数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