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意识清晰重症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结合 情感安抚策略的护理效果
2022-01-08郭秀华尤慧芳
郭秀华 尤慧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重症科,济南 250033
脑卒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的统称,属于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占所有脑卒中的60%~80%,且其中伴有10.30%~25.00%的重症脑梗死,以75%的较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1〕。脑梗死为脑缺血性卒中,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是由于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等原因,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致使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2〕,若存在梗死后意识障碍、梗死面积较大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等现象,可进展为重症脑梗死〔3〕。有关研究表明,控制患者血压/血脂、给予抗凝/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提高抗血小板/依从性,加强患者健康素养及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与复发等不良事件〔4〕。然而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疾病康复知识,丧失相关生理功能等因素,极易产生以焦虑和抑郁为典型表现的心境障碍,故降低其治疗的配合度与积极性,影响术后恢复致使治疗效果不佳〔5〕。因此,本研究通过指导其获取、掌握并理解相关疾病健康信息与情感安抚策略,以提高患者相应正确决策能力与身心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脑梗死后意识清晰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2~79岁,平均(66.05±11.8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例,中学文化19例,小学文化9例,文盲5例;合并疾病或并发症:脑疝6例,呼吸道梗阻17例,颅内压增高13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4~81岁,平均(69.43±10.0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例,中学15例,小学12例,文盲4例;合并疾病或并发症:脑疝10例,呼吸道梗阻19例,颅内压增高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疾病或并发症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并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NIHSS≥15分;③全面强直阵挛发作;④全身脏器出现功能障碍,需支持治疗;⑤脑梗死伴有持续24 h以上的意识障碍;⑥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一个月内伴有外科手术或感染史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④伴发癫痫患者,⑤有感觉障碍者,⑥临床资料不全或不愿配合/参与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持续多功能监护、吸氧,为昏迷患者及时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定时翻身以注意皮肤护理,针对伴有躁动现象的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指导其进行肌肉耐力等运动疗法训练,密切监测其体温及病情变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指导结合情感安抚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2.1建立护理干预小组 由该院资历深厚的专科主任、主管护师各1名,以及高资质的3名责任护士成立该小组,主任医师负责为该组人员针对健康指导与情感安抚护理策略的相关知识与核心理念,以互动讨论、示范讲解与情景模拟的形式采取培训,并负责完善护理措施;主管护师负责协调组织安排各项护理工作,并协助主任医师督促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责任护士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收集患者疾病信息与个人资料。经共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后,结合该院患者临床资料,定期展开组内探讨,及时根据现存问题适当调整护理计划,以确保护理质量。
1.2.2基于智慧管理模式的健康指导
1.2.2.1平台需求分析 为确保采集患者健康数据和诊断的实时与连续性,本研究在结合询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6〕,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推送诊疗信息,采用六点量表的单选题,自制包含就医绿色通道、健康教育、中医保健等环节的问卷,以调查重症脑梗死患者对健康指导服务的需求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对健康指导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n=72),〔n(%)〕
1.2.2.2各模块设计
1.2.2.2.1功能模块 ①档案查询:自助查询以往慢病随访管理、体格检查情况、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通过与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的接口,将患者就诊及随访记录通过APP实时上传存储,通过查询条件查看相应健康数据。②病情分析:患者查看临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分析结果,并查看经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与专业性健康指导建议。③自测血压: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对患者血压数据变化进行实时收集与综合分析,以接受临床个性化指导。④量化跟踪:对并发症风险或疾病进展的主要可控指标进行追踪/评估,医患协作健康管理。⑤医患互动:通过移动应用实时向患者及家属推送运动想象治疗、体位/排泄管理等健康指导建议。⑥数字查房/预警:实现大群体患者管理、诊疗决策提供分析辅助,将系统中发现的危情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
1.2.2.2.2流程设计 患者完成页面注册后选择手环等信息釆集传感器或查询历史体征数据以绑定智能终端设备,以便随时接收临床的健康指导建议,为实现无人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需匹配当前设备端口并设置报警点,提醒患者对自身疾病进展有直观认识,医师端主页面可进行数字查房,查看患者的详细病历与病情进展情况,以采取手动输入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管理与康复等健康指导。
1.2.3情感安抚
1.2.3.1个体安抚 全面剖析不同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开展针对性干预,针对性格内敛者即以调动其愉悦情绪为原则展开护理,如发放一盒七巧板,引导患者根据内心意愿拼接成不同形状,待完成后鼓励患者描述所呈现的具体实物,护士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其信心与提高面对病情变化的从容感。面对性格外向者则以动机性访谈的形式引导其追忆愉悦的既往事件,护理人员借助肢体及口头语言鼓励,与患者达成情感共鸣。
1.2.3.2音乐冥想安抚 了解患者喜爱的音乐类型后挑选以纯乐器演奏为主的纯音乐,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取平卧位,用轻柔的口吻引导其进入睡眠状态:“感受自身体重逐渐变轻并开始向上飘动,在此你能感受到阳光、微风与小鸟正照拂身体的温度,吹拂毛发的舒畅。随后开始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的形式调整呼吸,在保持呼吸节奏的情况下感受自身在缓慢下降至草原上,随即闻到泥土、鲜花、蟋蟀的气息与芬芳”。随后挑选并诵读某段语录,注意调整语速并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选取由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7〕,该量表可分为正向与反向评分,共有20个条目选项,其中包括易哭、晨重夜轻、睡眠障碍、抑郁、食欲减退5个维度,总分值为25~100分,<53分:无抑郁表现;54~63分:轻度抑郁;64~73分: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分值越高表示该组患儿易于表现及程度越高。②知信行:小组成员在查阅文献与专家审核的基础上〔8〕,自制脑梗死重症患者知-信-行水平,问卷内容包括药 物/饮食/运动的相关知识(10个条目)、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方面的预防态度(7个条目)与自我监测与生活习惯改变的行为(15个条目)3部分,均以0~3的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疾病知信行越好,护理效果越有效。该问卷的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与维度系数均>0.70,CVI值为0.897,其稳定性与内在一致性较高。③护理满意度:该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临床管理、工作负荷、工作被认可等方面的满意程度,100分为满分,>90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60~70分为基本满意,<59分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情绪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知信行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信念/态度以及行为管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知信行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n(%)〕
3 讨论
3.1 脑梗死后意识清晰重症患者现状
脑梗死通常在患者睡眠或休息时突然发病,临床症状为头痛、半身不遂、眩晕、呕吐、吞咽困难、耳鸣等现象,同时伴有70%左右的肢体、感觉、言语、认知的等方面的后遗症障碍〔9〕。其中肢体功能障碍为脑梗死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对患者生活与社会参与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若长期无法获得康复,可引发关节畸形、肺部感染、关节挛缩等严重并发症〔10〕。有关研究表明,皮层或皮层下脑梗死患者均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域受损,同时基底节区脑梗患者在语言、视空间、记忆等方面功能均存在异常,慢性期丘脑脑梗死则表现为任务执行能力与注意力受损,而病变位于丘脑后部比丘脑前部的患者更易出现情绪异常或伴有较高的焦虑水平〔11〕。有研究数据显示,伴有3个月或1年内的患者致残率分别为37.1%与33.8%,死亡率高达15.4%,且该病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对其生存质量及预后可造成严重影响,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其功能尽早康复与身心健康尤为重要〔12〕。
3.2 脑梗死后意识清晰重症患者与健康指导结合情感安抚策略分析
现临床针对脑血管的健康管理模式通常分为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借助私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的民营组织的健康管理公司,以及经院内现有的医师、设备、技术等配套资源的公立医疗机构健康管理,给予居民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13〕。然而因管理模式的形式较为单一、不合理的预警模型设计等原因,且中老年患者受身体机能减弱、丧失独立能力、疲劳增加、依赖感上升等不受控制的症状困扰,致使幸福感下降而引发困扰,进而在病程时间与病情发展的推移中,其自我健康管理可与功能状态呈负相关〔14〕。因此,本研究在成立专业护理干预小组、自制包含就医绿色通道、健康教育、中医保健等需求问卷的基础上,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临床健康指导中功能、数据和性能需求,通过健康管理和深度学习理论相结合,利用移动端设备该平台实现智慧健康指导,根据患者个人健康状况、指标数据,为患者提供一体、差异化的全流程健康指导〔15〕。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性格特征,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寻找适合自身疏泄抑郁情绪的出口,在制造愉悦情绪的氛围下提高其身心舒适度以产生正性情绪〔16-17〕。本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指导结合情感安抚策略可弥补以往常规健康管理方式的不足,有效实现医患之间的实时交流,以控制疾病的不良进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促进预后恢复。
综上多述,对脑梗死意识清晰重症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结合情感安抚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疾病知信行水平与护理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