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教学模式在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应急救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8柯雯琼徐品强周惟喆
柯雯琼 徐品强 周惟喆
1 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学校 上海 200010;2上海市联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00
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前,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1]。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美国心跳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平均为9%,部分城市和地区可达50%。而我国大城市的平均水平不到1%[2]。近年来采用情景教学的手段,以及对培训内容进行特异性安排的新型培训模式在研究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3-4]。为提高应急救护培训效果,本研究以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我市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应急救护培训,分析上海市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员构成、教育程度、来源地、收入水平等方面人口学特征,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研究。探索加强对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应急救护培训的适宜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计划参与应急救护培训的上海市黄浦区当地居民和企业中,随机抽取18~75岁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95人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以工作坊教学模式展开培训。其中社区居民组48人(居民组),外来务工人员组47人(务工组)。纳入标准:入住黄浦区社区居住或工作在黄埔区的企业时间达到12个月以上,本地或外地户籍(伴有暂时居住证);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年龄 >75岁或<18岁居民;身体残疾或精神障碍者。
1.2 培训模式
工作坊教学模式:将7~8名成员组成一个小团体,居民组和务工组各分为6组小团队,以其中1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持人(小组长)为核心。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急救知识内容,向各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在限定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并对结果进行讨论、评价。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讨论、短时演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
1.3 调查方法和内容
参照本次的院外急救技能培训基本内容,查阅文献[5]并咨询院外急救专家编制问卷,含有院外急救知识(22道题)、院外急救态度(10道题)、院外急救行为(28道题)3个维度共计60道题。对问卷题目进行评分,每题答对算1分,答错0分。正确率60%以上判定为合格(具备常规急救技能),正确率60%~75%为一般,正确率76%~90%为良好,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低于60%判定为不合格(认为不具备急救技能)。所有学员均于培训结束后参加问卷调查。
1.4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信度分析是评价调查问卷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结果报告中问卷总体内部Cronbach信度系数的估计值为0.882,基于标准化评估项目(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调整的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数为0.887,评估项目数为3个。其中“院外急救知识”部分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Alpha=0.754、“院外急救态度”部分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Alpha=0.832、“院外急救行为”部分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Alpha=0.891。信度系数在0.80~0.90之内,说明问卷调查中的题目具有内在一致性,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
1.5 所有培训学员均于培训结束后参加问卷调查
调查员由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学校教学人员担任,在院外急救技能培训老师的陪同下进入培训教室进行独立的问卷调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控。调查员必须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开展调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和督导,保证现场调查的质量。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对问卷进行编号,避免问卷丢失。质控员对问卷进行审核,确保无漏项、逻辑错误等。
1.6 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53 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急救技能知识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数据分析。使用Cronbach信度系数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针对各维度相关系数的分析工作坊教学模式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应急救护知识得分情况
共完成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90.48%。95名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见表1。两组年龄多为20~55岁(青年和中年),占总调查对象的97.9%。居民组文化程度以中等(高中、职高和中专学历)和高等(大专/本科)教育程度为主,占79.2%;务工组以中等(初中、高中、职高和中专学历)教育程度为主,占74.5%。两组在沪工作或生活年限都较长。所有组调查对象大部分为中等以上收入,月收入5 000元以上占各自组80%以上(居民组87.5%,务工组80.9%)。
表1 95名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人次)
调查发现两组调查对象在是否参加过培训因素中,居民组有25%的被调查对象曾参加过急救类培训,而务工组仅有4.3%。说明在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工作群体中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培训,为工作环境中较易出现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的合理处理带来隐患和障碍。另外,研究发现无论是居民组(75%)还是务工组(95.7%),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从未参加过急救类培训。因此开展形式多样、高效率的应急救护培训具有较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 作坊教学模式下各组应急救护知识得分变化情况
两组被调查对象经过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培训,都能使应急救护知识达标率提升至98%左右(见表2),说明该种培训模式取得了预想的好效果。但应急救护知识得分情况的评价中发现务工组培训后优秀率明显高于居民组(P<0.01),而居民组大部分得分情况处于“良好”阶段。说明在工作坊教学模式培训下,务工组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超出预期的培训效果。
表2 两组应急救护知识达标率及得分评价情况 [n=95,n(%)]
2.3 院外急救技能培训3个维度分值及实践操作得分情况分析
无论是居民组还是务工组,经过工作坊教学模式培训后,院外急救技能培训3个维度分值都较高(平均8分以上)(见表3),但其中“院外急救行为”维度,务工组评分显著高于居民组(P<0.05)。在培训后实践操作得分情况分析结果来看,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操作准确”这三个方面,务工组评分也显著高于居民组(P<0.05)。
表3 院外急救技能培训3个维度分值及实践操作得分情况分析
3 讨论
应急救护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核心业务之一,主要通过心肺复苏、创伤救护、防灾避险等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险[6]、自救互救能力[7]。由于严重创伤常伴有严重休克和迅速死亡,所以应急救护就显得尤为重要[8]。如何在发生严重创伤第一时间有效地抢救伤者,除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努力外,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往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9]。但是实际上,我国公众参与院前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应急救护教育和培训形式单一也造成培训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传统培训模式局限于急救培训班的举办,授课内容书本化,培训时间相对固化[10]。本团队研究发现,不同于居民组25%的被调查者曾参加各种形式的院外急救技能培训,务工组仅有极少数(4.3%)参加过。另外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也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过去传统的急救培训模式使得培训对象对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不理想。
我国学者刘禹等[11]在2009年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内教学实际,提出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积极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营造急救氛围,促使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培训,积极掌握急救知识及技能[12]。但目前在应急救护培训方面,工作坊教学模式主要还是应用在专业机构如医院、医学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培训中[13-15],较少应用在更为广泛的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院前应急救护领域的培训中[16]。本次调查中,居民组与务工组学员在工作坊教学模式应急救护培训后,达标率都明显升高达到了97.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过对两组被调查对象得分情况评价分析后发现,务工组培训后优秀率达到了57.4%,明显高于居民组(31.3%)(P<0.01),而居民组大部分的被调查对象的评价处于良好级别(60.3%)。说明工作坊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外来务工学员对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操作有更好的掌握,对将来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培训中,我们发现通过工作坊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竞赛或任务完成评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员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性。从各组学员院外急救技能培训3个维度分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组学员在院外急救技能培训3个维度分值都较高(平均8分以上),但其中“院外急救行为”维度,务工组评分显著高于居民组(P<0.05)。说明工作坊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的展示和小组任务的实施,更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对应急救护技能操作的兴趣和掌握。现场老师的打分统计也支持了这一结论,显示培训后实践操作得分中,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操作准确”这三个方面,务工组评分显著高于居民组(P<0.05)。
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过程与结果的重要学习方式,受到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认可和欢迎。相比较于当地居民,工作坊教学模式更能使外来务工人员对急救知识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急救案例的实施以及掌握相关技能操作。本课题组将来会持续关注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院前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中长期跟踪观察中了解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计划进一步扩大对不同的人群的研究,例如职能部门人群、学生人群等开展工作坊教学模式,以寻求不同人群中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最佳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