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2022-01-08周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治疗仪初产妇盆底

周鑫

妊娠、分娩均属于女性一生中较为重要且神圣的时刻,而妊娠过程中随着孕妇子宫体积逐渐增大,其盆底肌在重力作用下会造成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再加上分娩过程中初产妇对于分娩知识的缺乏,其体内雌性激素、孕激素等多种激素代谢异常,致使其产后出现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需要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以整体促进其产后的身体康复,并提高产妇产后的日常生活质量。部分医学研究显示[1],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的应用对于初产妇产后康复效果显著;因此,本次研究将针对这一结论进行研究,为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初产妇70例,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产妇年龄最大36 岁,最小22 岁,平均年龄(28.65±2.47)岁;孕周最短38 周,最长40 周,平均孕周(39.01±0.41)周;平均体质量指数(26.2±2.5)kg/m2。实验组产妇年龄最大38 岁,最小22 岁,平均年龄(28.71±3.11)岁;孕周最短38 周,最长40 周,平均孕周(39.10±0.39)周;平均体质量指数(25.5±2.5)kg/m2。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协议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后实施。

1.2 排除标准[2]①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且依从性较差的产妇;②合并确诊遗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产妇;③病史资料不详,抗拒使用康复治疗仪干预的产妇;④存在先天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的产妇;⑤对于此次研究内容拒绝签字,或自愿退出研究的产妇。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产后康复护理中采用盆底训练。主要内容包括:由医护人员指导产妇行仰卧位后放松身体,将双膝屈曲,逐渐收缩臀部肌肉的同时紧闭阴道、肛门,逐渐的自我感觉盆底肌产生上提,并将这一动作持续5 s 后缓慢放松,30 组/次,3~5 次/d;或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由医护人员指导其采取平卧位,头下垫软枕,下肢屈曲分开一定角度后将腹部进行充分放松,进行有意识的肛门缩紧动作训练,练习时间为15 min/次,3 次/d。

1.3.2 实验组 产后康复护理中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盆底训练同常规组,在产妇产后42 d 采用康复治疗仪治疗,即:将康复治疗仪(PHENIX USB 4,国械注进20153541809)的阴式探头频率设置为8~80 Hz,脉宽设置为20~740 μs,根据产妇盆底肌肉感觉调整电流设置,之后可以将电刺激次数和强度不断增加,使其能够感受到敏感程度;指导产妇将膀胱排空后采取仰卧位姿势,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后将耦合剂涂抹于康复治疗仪的电极处,在治疗过程中充分保持电极与皮肤之间的充分接触,并完成仪器中所设置的固定模式;部分产妇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麻木感和针刺感,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向其解释康复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并做好复位工作;如果超出产妇的耐受度出现疼痛现象,则需要立即停止治疗,并进行相关调整,2 次/周,20~25 min/次。

1.3.3 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两组初产妇在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同时还需要由本院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针对产妇的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性格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为其进行心理不良情绪的安抚,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认知及治愈信心;采用听音乐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产后恢复信心的提升,指导产妇进行定时排尿、排便,会阴伤口护理、乳房清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指标 康复指标包括首次排尿时间、恶露消失时间、泌乳始动时间。

1.4.2 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 采用美国妇产科协会盆底器官脱垂评价系统(POP-Q)[3]对两组初产妇护理干预后的盆底肌分度指示点(C 点、Ba 点、TVL)和肌电水平进行记录。

1.4.3 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尿潴留。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康复指标比较 实验组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恶露消失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康复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产妇的康复指标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产妇盆底肌分度指示点及肌电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盆底受到胎头持续性压迫,其盆底肌在整个孕期经过持续拉伸致使长期处于高度扩张状态,导致盆底肌收缩能力降低;再加上初产妇对于分娩知识了解匮乏,以及分娩过程中的紧张和不良情绪,需要在其产后康复护理中辅以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整体提高产妇的产后康复指标及盆底功能指标,帮助其更好的保证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4-6]。本次研究中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实施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恶露消失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盆底肌分度指示点、肌电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了解,在我国已婚女性中,约有40%的女性产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如果不能给予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影响女性产后生活质量;同时,相关医学研究表示[7],在产妇分娩1 周后接受相关的盆底训练,产后42 d 采用康复仪开始进行有效治疗,可以整体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传统的临床干预中通常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实施盆底训练,帮助产妇建立一定的盆底肌健康知识系统,并整体提高其对盆底肌障碍的认知度和临床护理依从性;但是其对初产妇的整体干预效果不是很明显,仍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分析。目前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种医学治疗仪器也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康复治疗仪是一种现代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物理理疗方式,其又被称为生物反馈;主要利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对初产妇的盆底肌电信号进行反复检查,并结合得到的信号对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进行锻炼,该仪器在通电后可对产妇腰骶部产生低频脉冲刺激,形成蜗形磁场,进而促使盆腔肌肉持续做规律性运动,充分掌握其盆底肌的收缩反应以及舒张功能,通过电刺激技术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相关医学文献表示[8],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于初产妇的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同时还可以保障良好的预后,其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至5.71%,这一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初产妇采取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干预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对于产妇的康复指标、盆底功能指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治疗仪初产妇盆底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