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1-08李洪君张广丽
李洪君 张广丽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是临床突发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以高血压人群最为多见,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伴有偏瘫、失语等症状。脑梗死发病急、进展快,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患者仍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多联合其他方式治疗,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1]。本文研究分析采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7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符合CT、磁共振检查标准[2];意识清醒,沟通正常;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存在依达拉奉、丁苯酞软胶囊药物禁忌;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言语和智力障碍。患者、家属同意此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文号2018-SN-004。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58~86 岁,平均年龄(72.42±9.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3.0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1.75±0.55)h;梗死面积1.5~4.0 cm2,平均梗死面积(2.75±0.63)cm2。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59~86 岁,平均年龄(72.63±9.2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3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2.05±0.66)h;梗死面积1.6~4.0 cm2,平均梗死面积(2.85±0.59)c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完善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国药准字H20050280,规格:20 ml∶30 mg)30 mg +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于30 min 内滴完,2 次/d;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口服,0.2 g/次,3 次/d,治疗14 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运动阈值是健侧肢体的80%,将磁刺激线圈放置在距离患者头皮切面0.5 cm 处,调整频率为5 Hz,持续时间25~28 min/次,1 次/d,治疗1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1.3.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偏瘫症状基本消失,NIHSS 评分降低≥85%;有效:症状缓解,NIHSS 评分下降50%~84%;无效:症状没有明显缓解,NIHSS 评分下降<50%[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血清神经营养因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DNF、NGF、NSE[3]。
1.3.3 血液流变学指标 采用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检测血浆粘度,温氏分血管法检测红细胞压积。
1.3.4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 评分进行判定,评分范围0~42 分,0~10 分为缺损程度轻,11~20 分为缺损程度中,21~42 分为缺损程度重,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轻。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 评分进行判定,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GF、BDNF、NSE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GF、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SE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椎动脉、颈动脉供血不足或血管狭窄而导致的大脑组织缺血、坏死性症状的统称,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近年来在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急性脑梗死已成为临床常见、高发性急危重症,因此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依达拉奉属于典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可在短时间内清除脑内有细胞毒性羟基的同时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缓解脑水肿并提高神经功能。丁苯酞软胶囊是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新型药物,可抑制血栓素A2形成,防止血栓形成,增加缺血区血流量,从而改善临床症状[7]。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脑梗死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致使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遭受严重损害,继发缺血瀑布反应。因此需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寻求其他治疗方式[8]。研究发现,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密切相关,年龄大、血脂高导致血液粘稠,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加剧血小板聚集,从而诱发脑梗死,导致自由基过剩,神经细胞坏死、凋亡[9-11]。NGF 可诱导神经元轴突发育及生长,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BDNF 是脑合成蛋白质,可以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进而修复脑组织缺损。血浆粘度受血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粘度增高多见于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粘度降低则见于低蛋白血症、贫血。红细胞压积可以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和体积[12-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GF(150.26±12.36)pg/ml、BDNF(5.56±0.56)ng/ml 高于对照组的(125.36±11.15)pg/ml、(4.10±0.36)ng/ml,血清NSE(11.23±2.10)μg/L 低于对照组的(16.36±3.1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分别为(1.11±0.22)mPa·s、(45.23±2.24)%,均低于对照组的(1.94±0.32)mPa·s、(55.24±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8.44±1.45)分低于对照组的(10.25±3.53)分,ADL 评分(75.23±2.23)分高于对照组的(62.41±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重复经颅磁刺激仪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且具备无痛、安全性高等优势,借助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能够有效改变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同时改变神经电活动。重复经颅磁刺激会诱发感应电流,刺激前额叶、背外侧等部神经,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