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方言民俗图典》评介

2022-01-08吴文治

客家文博 2021年4期
关键词:梅州客家人条目

吴文治

由侯精一、李守业、曹志耘主编的《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2011年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其中第一辑已于2014年12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这一系列的图典从民俗学和方言学相结合的视角,对方言民俗文化做了丰富而多方位的展示,是一次有益的抢救性尝试,并为后面的方言学及民俗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样本。

本文以客家话方言区的《梅州方言民俗图典》(以下简称《图典》)为例,从其篇章布局和展现的内容两个角度,对本系列丛书做简要评介。

一、《图典》的篇章布局

《梅州方言民俗图典》的篇章布局大致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展示梅州当地的概况,包括地理、历史、人口的概况、方言概况以及民俗文化概况等。其中方言概况部分,作者以方言学的视角,着重介绍了梅州方言内部的几种口音差异,附以前沿的方言学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以民俗文化分成九个以词条作为基本单元进行介绍,共约500个条目。内容包括:房舍建筑,介绍房屋类型、建筑活动、房舍部位(及房屋外围)及其他建筑;日常用具,介绍厨具、容器、坐具及其他用具;服饰穿戴,衣裤、鞋帽、首饰等;饮食起居,介绍菜肴的种类及制作、米食与杂粮、水果及野果、肉食、烟酒茶、食疗、生活、抚育小孩、医疗等;农工百艺,介绍农事活动、农具及各类行业;婚育丧葬,介绍婚俗、生育、丧葬等;岁时节令,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游戏娱乐,以小童和成年人两个视角介绍娱乐方式;宗教信仰及奉祀,介绍各类神祗和仪式活动。

第三部分是梅州方言音系的介绍。其中包括声韵调的分说,连读变调情况,以及其他的一些音变情况。

最后部分是参考文献、索引和后记。索引中有词条的音序索引和图片的页码索引,条目排版清晰,便于查询。后记记述了方言调查的编著者们的调查及成书的不易过程。

二、《图典》的内容特点

《图典》以条目作为基本单元呈现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内容。条目内容的呈现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精选的条目编排及字音标注,严谨而规范

条目的长度不一,名物类绝大部分是词,行为动作类多为动宾结构的短语,也包括当地的熟语(谚语、歇后语)等等,通常以义场做了一定的聚类处理,将义场中最上位的表达作为条目,其他下位或边缘的概念在注释文字中呈现,这样与本书以客家民俗文化的介绍作为主轴相契合。这样做,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方面对篇幅进行了压缩和整合,主次关系分明。例如“擂茶”和“擂茶钵”都是值得记录的词条,前者是行为,后者是器物,但后者的使用与前者紧密联系,则将后者放入了注释性文字当中。一方面使方言民俗文化中各项目显得更为紧凑,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标注字音方面,采用了通用的国际音标,记音切实而准确。有音而本字尚不明确的、不完全符合音系规律的,旁有标注,充分体现了著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图典》中词条的选择,多以方言调查成果的条目为基础。引言处提到,由于篇幅限制,民俗文化材料本身丰富多样,无法全部囊括入其中,编者只能割爱。这不得不说是可惜而遗憾的。

(二)多角度与多维度的注释,剖析其背后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

与字典、词典相比,图典不仅承担了释义作用,更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知识性内容。注释篇幅有长有短。短的有如“树壳铲”,注释只有两句话:“带有木柄,一端尖锐扁平的铲子。用于伐木后剥开杉木的树皮。”长的有如“麦芽糖”,篇幅多达四页。注释结构上多采用由点及面的表达方式,有简明的释义成分,也有丰富的背景介绍。注释的复杂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丰富性,但总体上可以将涉及到的内容分成名物、行为和评价三大类。名物的内容,常包括事物的形态、性状、内部结构和用途等介绍;行为的内容,常包括行为的时空环境、程序步骤、参与者、工具手段等介绍。评价性的内容,包括审美和禁忌两大方面。客家人以何为美,以何为丑,崇尚什么,唾弃什么,避讳什么,诸如此类,都是对事物和行为的评价。这些内容常常是隐性的,但也是最值得关注和挖掘的,因为这种观念立场上的分类,尽管不一定完全与科学意义上的相互吻合,但其在一定程度上自成系统,影响着并渗透到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时进入了客家人的语言生活中去,凝成了许许多多方言独特的表达方式,揭示了客家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客家民俗文化。除了对条目本身的介绍,一定程度上还对条目所提及的民俗文化所处的生存环境作了回顾和展望,包括时间上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形式上的流变。注释的语言平实,精炼老道,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嵌入方言的表达形式,使民俗文化内容和方言学内容得以有机结合。

此处以“打蛇”条为例。前半部分的介绍,作者自蛇入手,开头点出梅州地区蛇虫多出没的原因,先对蛇进行了科学分类,并指出它们在客家话中的称法。接着,介绍关于蛇的自然景象,例如夏天“蛇打拐(蛇捕青蛙)”时候青蛙发出来的惊恐的叫声,客家话以此隐喻“听不懂的方言”或者“挑拨是非的言语”;又将蛇“毒性的强弱”来隐喻“实力强者可以以少胜多”,即“一条青竹蛇,当得过一畚箕泥蛇”。另外,有一些虽有谐音上的讹传,如用“吂见过大蛇屎(谐音“大城市”)”戏称“没见过世面”等,亦都反映了客家人对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的认知。后半部分介绍客家人如何与蛇共处,比如“见蛇唔打三分罪”,警示了蛇的危险;驱蛇的方法与要领,例如“开水烫蛇”,“打蛇打七寸”,慎防“打蛇藤(沿)棍上”,将装蛇的袋子翻裹几层包住手等;蛇捕获后的利用价值,如,客家人会利用其制成蛇羹,并提及蛇羹的做法,还有蛇胆、蛇油等对皮肤的药用价值。“打蛇”条的介绍反映了客家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客家人如何规避危险、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也体现了客家民俗文化的独特创造。若以字典或词典的角度来说,因其形式上本身是短语而不是词,恐难以收录,如若收录,也多停留于一种释义行为,对展现背后的精神内涵相当乏力。书中对客家方言表述的严谨和细腻,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体察入微,是著作者对客家方言民俗文化饱含深情的集中体现。《图典》内容详实丰富,于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赘述。

(三)丰富而精美的图片,为图典的说明锦上添花

图片是实物的缩影,和注释相辅相成。其直观的特点,能够使读者印象深刻。在描写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全书条目共约500个,几乎每一个条目都附有图片。纵然大量实物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渐磨损、废弃,甚至被遗忘,图片作为一种强可视性的手段和资源,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弥足珍贵的。

三、《图典》对方言调查的启示

目前,采用《方言调查字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4)、《方言调查词汇表》(史皓圆,顾黔,石汝杰,2006)以及最近出版的《汉语方言语法调查问卷》(夏俐萍、唐正大,2021)等事先编制好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项目,进行口头询问来采集语料,仍是田野调查中方言调查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得到大量实践,也确实证明对音位、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基本结构特点的排查来说相当有效。然而,侧重于语言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方言调查,显得有些空洞无物。首先,调查条目的覆盖面非常有限,尤其是一些特有的环境生态、风俗禁忌、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概念无法预设,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案例。例如,要调查的项目不适用于当地情况,而当地的特色文化观念的表达却因无法进入调查的系统或框架而显得格格不入,在处理材料时因其棘手,有些甚至选择漠视或忽略它们。其次,用条目问答的方式获得的语料一般系发音人内省,并非自然语境。研究者希望高效取得研究材料,但这种问答内省方式违背人的认知过程。例如,在采集方言字音时,发音人若面对连续出现相同声符(如“缭撩瞭燎”之类)的字时,便容易陷入语义饱和,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内省的语句也难以体现其语言的活力,许多重要的语言要素,如交际功能上的表达,则无法记录下来。这种调查方法不仅事倍功半,反而有可能因调查人员提示偏差而出现讹误。方言民俗文化内容,往往与背后人们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的知识密切相关,调查过程中如果缺乏娴熟的引导技巧和知识敏感,得到的语料往往会残缺甚至误谬。因此,我们需要调整研究的观念,将“民俗文化”的内容引入到语言学研究当中来,避免僵化、形式主义的“双语对译”研究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典》系列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古有“文以载道”,《图典》则是尝试用方言以承载和展现民俗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对方言调查应也有可借鉴的启示。

首先,《图典》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方言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写作框架和模式,是一个高质量的方言民俗文化数据库的写作范本。同时,《图典》在方言学呈现方面也有可改进的部分,例如,在描写词汇和语音的方面,做得已经相当精致,而语法方面则相对欠缺,语音、词汇、语法如何平衡,需要再继续考虑;在进行方言学的专业说明时,如何权衡专业性与一般受众的接受度,也影响着行文的质量。

其次,《图典》提供了方言调查的新思路和新线索。方言调查可先从民俗文化的调查入手,以义场为线索进行专题性联想调查,可以为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可叙述材料,在此基础之上对语料的生成进行引导,其中既可以引导熟悉某民俗文化的若干位发音人进行自述,又可以引导多位发音人围绕特定话题进行自由交流,使僵化的“对译式”方言调查能够“有血有肉”,也能让过去的方言调查材料重新鲜活起来。

最后,《图典》是对多媒体、多平台的方言民俗文化资料库的建设的强烈呼吁。方言民俗图典着重呈现图文并茂,纸媒限制了其动态性,并局限了篇幅的长度,而用声音、影像则能弥补这些不足。方言语音语料库目前仍在摸索阶段,若将民俗文化内容作为其知识内涵在方言语料库中得以保存,则方言语音语料库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其内容本身承载的民俗文化,在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价值。《图典》系列的工作人员,都是语言学领域的专家,他们自身扎根于词,对方言和民俗有热爱,但力量终究单薄。多平台的构建,主要是提供一个窗口,让人们能够分享和传播家乡本地的风土民俗,有利于减缓方言民俗文化消亡的速度。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二者密不可分。客家方言作为汉语方言的一支,亦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我国重要的语言资源,而客家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依托,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客家方言承载着客家民俗文化,承载着客家一方水土的乡愁,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透过《梅州方言民俗图典》,我们可以从中窥探一隅。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从农村向城镇迁移。城镇化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传统村落的消亡,乡村生活和民俗文化也会被逐渐淡忘。尽管方言的使用有一定的滞留性,但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方言中许多民俗文化相关的生动表达,多仅保留在老一辈的认知当中,很多年轻一代没有接触过这种生活,甚至使用方言进行沟通的情况也日趋减少,方言即便仍在使用,所承载的内容也日渐萎缩,令人担忧。

“宁卖祖宗田,毋忘祖宗言”揭示了客家人对语言的忠诚,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方言与民俗文化消失或面临着消失的形势异常严峻,调查、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些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寻求更好的呈现方式与“活化”方式,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此举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砥砺前行,为后世留下福祉。

猜你喜欢

梅州客家人条目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寸寸山河寸寸金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赖炜炜作品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
两本《醒世姻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