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史视野下的“明清学”倡导者李洵先生

2022-01-08赵现海

古代文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历史

赵现海

提 要:李洵先生是我国明清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很早便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明清史研究体系,并在后来的研究中,不断实践、丰富、发展。先生的明清史研究,从近代世界的全局出发,打破断代的局限,将明、清两朝视作一个整体的时代,审视其社会形态、发展阶段、重大转变与历史影响。先生晚年在为研究生讲授课程中,进一步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升华,这尤其体现在《中国的明清时代》一文之中。本文从研习该文出发,结合先生的生平著述,初步揭示先生从世界史的视野下,推动“明清学”整体研究的学术思想。

李洵,字仲符,1922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1946年毕业于北平临时大学史学系,1948年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85年创建明清史研究所,任所长。1995年9月,因病去世,享年74岁。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明清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先生自幼受到家学的良好熏染,进入大学后,得到包括谢国桢先生在内的众多名家指导,学术博大精深,研究自成一家。

先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本土立场出发,建立起一套具有很强解释力的学术体系,对明清史众多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对明清中国与欧洲历史的关联与差异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并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的明清史叙述体系。现结合本人对先生著述,尤其是即将出版的《李洵全集》第五卷《中国的明清时代——李洵明清史讲义》一书的阅读感受,谈一点粗浅认识,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明清史》与马克思主义明清史研究体系的初步建立

先生的《明清史》一书,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明清时期作为一个完整的时代,审视在帝制晚期,中国各方面所呈现的发展、所面临的危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的历史出路。现在来看,《明清史》一书虽然如当时那个时代的许多研究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全书视野之开阔、史料之丰富、问题之明确、逻辑之缜密、论述之简洁,都堪称一时之典范,初步构建了明清史学科体系与解释框架,对于引领学界研究之潮流、培养年轻一代学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明清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所倡导的打通明清两朝,整体研判这一时期重大问题的内在延续性、时代变革性,有助于深入揭示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中国所呈现的历史取向与发展道路,相应生发出诸多重大的问题意识,推动了先生后来众多研究的全面开展。

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明清史研究的典范

先生一生致力于明清史研究,用力甚深,但在论文发表时,却十分谨慎,这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的风气。先生对明清时代诸多重大问题都有涉猎,其具体观点体现于一篇篇专论中,先生晚年多将其收入《下学集》。“下学”之名,取自《论语》“下学而上达”之义,彰显了先生通过开展坚实研究,获得深刻义理的学术追求。

先生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旨趣与诉求,通过论文集《下学集》所收篇目,便可见一斑。《从王祯〈农书〉到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表现的明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一文应受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论述的启发。《从明代商品种类和价格变动看商品生产的发展》一文应受《资本论》一书的影响,先生在《下学集》自序中就自承:“我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他研究资本主义历史的方法,得益最深。”《公元十六、十七世纪的北京城市结构》一文应受到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的启发。《论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势力的兴衰》《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及其政治主张》二文应受到了马克思关于政党理论的启发。《明武宗和他所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公元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建州女真族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明末农民战争历史作用初探》等文,也都可以视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具体研究。先生积多年之力,苦心孤诣,所撰成《明史食货志校注》一书,显然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从经济基础角度,从整体上审视明代历史的尝试。由此可见,先生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生发出众多极为重要的问题意识,推动了明清史众多重大问题的研究进展,许多主题至今仍是当前明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比如关于明代火器、“倭寇”的研究,无论从研究视角还是研究结论来看,仍然十分新颖。

三、揭示中国独特历史道路的学术追求

世界各文明在历史发展中,一方面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与相互交流的日益开展,呈现出相似的历史现象;但另一方面却由于彼此地缘政治、文明传统、政治体制的不同,形塑出截然有异的历史道路。世界各文明之间同中有异,联系之中又有区别的特征,无疑是吸引无数历史学家为之孜孜不倦的兴趣所在。

秦汉以后的帝制中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治理方式。东亚大陆自然环境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提供了地缘条件,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肥沃的农田为中华文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长期的国家统一为中华文明的内部交流提供了广阔市场,多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繁盛提供了历史动力。如果将此时的中华文明,与同一时期的欧洲文明、阿拉伯文明相比较,可以发现帝制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方式、思想文化、对外模式各方面,都形成了独自特点。这一时期的中国,不仅内部充满了活力,而且通过丝绸之路,积极开展与外界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都保持着相对于其他文明的优势。

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一度建立起强大的罗马帝国,与西汉帝国交相辉映,但却很快分裂,西罗马帝国所属领土,更是长期被所谓的“蛮族”占领、分割。此后的欧洲文明,虽然也有历史新因素的不断产生,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黑暗的中世纪”,但长期处于宗教控制下的欧洲中古时期文明发展的暗淡,是显而易见的。

同一时期的阿拉伯半岛,伴随伊斯兰教的崛起,借助欧洲的衰落,开始在亚、欧、非展开长期的扩张,形成了古代世界新的一极,充当了东、西方交流的媒介或者阻碍者的角色。但地处东、西方中间地带的地缘形势,一方面刺激起强烈的扩张欲望,另一方面由于成为游牧民族西进的必经之路,以及内部崇尚强力人物、深受宗教派别左右的政治观念的影响,帝国体系较为脆弱,不断处于分裂、混战之中。

先生对帝制中国“后封建制”的论述,显然关照到了这一时期中国相对于其他文明,在各个层面所呈现出的历史进步,反映出他在注重世界不同文明联系性的同时,也充分注重中国历史具有自身的独特道路,对古代世界做出的独特贡献。但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王朝政权,在当时世界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显然是明显不同的。也正是由此出发,先生开始尝试区分不同的时代,并审视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四、“明清时代”与“明清学”的提出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争议仍然存在,但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史学倡导从世界史的立场,审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不同命运,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出发,考察社会的整体变迁,无疑极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宽度,深化了史学研究的深度,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史学研究的开展。伴随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仍然不断推陈出新,而且20世纪众多的史学思潮,比如年鉴学派、全球史观,都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术旨趣上具有相当的共通性。

先生将我国古代历史分为: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两宋时代、明清时代。这种时代划分,貌似与学界流行的一般划分,并无二致,但事实上先生对每一时代的划分,都是从宏观视角出发,对该时代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高度的概括与定位。他是如此概括不同时代的历史定位的:

一、春秋战国时代:中国远古历史之结束,前封建制(奴隶制)之开端;

二、秦汉时代:中国大一统时代的繁荣时期,中国文化定型时期;

三、南北朝时代:中国的民族大迁徙、民族文化融合成中国的中国化时期;

四、隋唐时代:中国型封建制繁荣时期,东西文化交汇点之结成;

五、两宋时代:后期中国型封建制时期(近世封建后期时期)成熟期;

例一,秦汉时代数百年,经历了秦、西汉、东汉几个朝代的兴亡,但它是“中国”这个历史概念形成的最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和中国模式的形成,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上层建筑、国家形态、文化形态的定型是在这个时代。儒学的完成也在这个时代。

例二,公元8世纪中叶正值大唐王朝由于安史之乱而走向衰亡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由前封建时期向封建制后期迈进的时期。

五、“明清时代”与历史的“临界点”

六、16至18世纪的中国道路

明朝取代元朝后,并未追随蒙元帝国的世界征服脚步,而是退回到了传统中原王朝的历史定位。不仅如此,明朝由于崛起于贫穷落后的淮河流域,朱元璋本人贫困窘迫的青少年经历、从军以后屡遭内讧的军事经历,促使其形成的缺乏安全感的性格,都导致明朝的政权性格呈现出进一步保守的特征。按照朱元璋的设计,明朝所要建立的是一个皇帝强力控制的,政权体系分散的,全社会由分散的自耕农组成的,对外采取防御立场的国家。明前期的社会,在政府的竭力控制下,在各个层面都呈现出保守的气象。

大体在16世纪,明朝步入了后半段,政权对于社会的控制逐渐松弛,不仅东南海疆,甚至北部边疆,许多民众开始脱离控制,走向海洋与草原。尤其东南沿海的居民,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走私贸易,加入到早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明朝越来越呈现出政府与社会脱离的历史态势。明后期,一方面是民间由于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的日益发达,而呈现出富庶而有活力的景象;另一方面却是明朝仍然以农业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日益贫困,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政权灭亡。继明朝而起的清朝,虽然通过重新整肃政权,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明朝所面临的政治危局,并运用北方民族的传统,在边疆开拓与治理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而看似一时解决了明朝所面临的时代危机;但清承明制与内亚传统仍然促使清朝并未转向海洋,在政权控制力逐渐衰弱的18世纪,重新面临类似于明朝的困境,这一次却由于西方国家已经强势崛起,再无明朝那样拥有可以迂回的空间,中国从而开始直面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规模冲击。

可见,16至18世纪的中国,虽然面临着与西方国家具有类似的发展机遇与时代挑战,但所走的历史道路,却内在地具有中国本身的独特性。一方面,这导致中国错失了率先进入资本主义,领航全球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中国所采取的谨慎政策,却也在另一层面,维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统一局面,并未如西欧为发展资本主义,走上了民族国家之路,造成了欧洲的持续分裂与长期战争。今天,历史再次走向了大变局的十字路口,对于明清中国的历史选择,应是做进一步反思的契机。无论我们如何评价,明清中国的历史选择,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明清社会转型研究中的典型性与全局性

与在西欧诞生出来的近代民族国家不同,古代中国是长期保持了广疆域、多族群、多文化的“王朝国家”,具有辽阔的疆域与庞大的体量,相关制度都是基于这一体量之上,综合、统筹考虑而设定。相应,对于古代中国的研究,不仅应从时间维度上,审视不同时代的“时差”,还应从空间维度上,从具有不同生态环境、历史道路的区域社会分别出发,审视不同区域的“域差”与互动,而非单纯地从某一区域社会出发,这样才可以得出完整而客观的历史图景。以往的中国历史研究,在审视中国历史时,大都并非是从中国整体地理空间出发,而是从仅占中国一小部分空间,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江南出发,强调这一核心地区对于中国历史的引领、推动作用;事实上,中国广大地区经济并未有中原、江南那样发达,甚至十分辽阔的边疆地区,一直在拖拽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步伐。不同地区历史力量的彼此牵制,相互抵消,彼此互动,才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最终合力。

李洵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历史实际,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从世界史的视野下,打破断代藩篱,提出了“明清时代”的概念,倡导对明清中国,尤其是16至18世纪的中国,展开整体考察,从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各方面,寻找明清中国与西欧产生历史分途的根源,这种研究被称为“明清学”。虽然百年来,明清史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也有一些理论探讨,但李洵先生从世界史视野出发,站在明清史全局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整体性、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明清历史问题的揭示,仍然有空谷足音之感。他的相关研究理念将会极大地推进明清史研究的开展,并为理解当前的中国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时代历史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新历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