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俏色,用寿山石雕呈现中华文化之美

2022-01-07

名家名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石雕

林 城

寿山石,因产自福州寿山而得名,其矿物学名是叶蜡石,颜色多样,材质细腻,具有玻璃光泽,玲珑剔透,非常适宜玉雕创作。寿山石材料最大的特征是具有丰富的色彩和漂亮的斑纹,这为玉雕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从成因上说,寿山石的色彩与其形成的地质条件、矿物构成有关,寿山石是由于火山喷发或者岩浆浸入引起了特定成分的岩石的变质作用而形成,寿山石之所以具有瑰丽的颜色,主要与铁、镁、钾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关,所含微量元素种类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寿山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作为寿山石雕从业者,首先应当敬畏自然,珍惜这一资源;其次,巧妙设计,将天然形成的瑰丽色彩转化为艺术珍品,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

一、寿山石雕对俏色的运用

寿山石雕是一种介于形与色之间的独特艺术门类,在寿山石雕的制作过程中会受到料型、颜色、纹路等许多天然因素的制约,因此,每一块原石都具有独特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独特的俏色便成为寿山石雕成功与否的关键。

“俏色”是玉雕行业的专用名词,指的是依照原料中颜色的不同来设计作品,使不同颜色、不同部分都被应用得恰到好处,为玉雕整体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

寿山石雕的题材有很多,几乎每一种题材都会用到俏色。可以说,色彩的搭配与创新是寿山石雕的灵魂和关键。每一块寿山石原材料都有其独到色彩,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根据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按料取材,因材施艺”,同时要“借色入境”,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达到情境相生的效果。

笔者从事寿山石雕多年,擅长圆雕、薄意雕刻,在创作过程中总结出俏色运用的三大规律。

(一)最大限度地应用材料

俏色的运用过程中,要善于选择材料,更要珍惜材料。寿山石雕创作,是化自然之美为人文之美的过程,创作设计的灵感来自材料本身,因材施艺是寿山石雕创作的第一步。

在设计创作前,先要认真审视、仔细思考材料的特征,根据形状、纹路、大小,尤其是色彩分布来构思作品。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寿山石雕创作中也要先对石材的色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尽可能多地保留原石上的颜色,并尽量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在设计中,运用不同颜色塑造不同形象,表达同一主题。

在寿山石雕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原材料,对此,设计创作的整体思路应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珍惜每一块原石,不能浪费日渐稀少的材料。应巧加设计,一方面避开瑕疵,另一方面也应构思巧妙,将瑕疵设计成别样的景致,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延伸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二)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寿山石创作中,首先要把握全局,安排整体布局,在颜色各异的材料上寻找创作的主线,准确把握造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寿山石的颜色之美充分表现出来。在创作中,要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有意识地虚化一些细节,避免喧宾夺主,达到主次分明、以简胜繁的效果。

此外,优秀的寿山石雕必须体现细节之美,主次分明的另一个含义是打造有意义的细节,在细节把握方面有所取舍,选择重要部分突出呈现。

在寿山石雕中,经常用俏色表现特定细节部件,这种情况巧妙运用是关键,要在使用俏色的基础上把握不同部位的特征,精准运用,把不同的颜色按照设计,严格地区分开来,切忌拖泥带水。

(三)俏色做到雅致、精细

寿山石俏色雕刻,雅致与精细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两大尺度。首先,创作者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结合文化元素,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特的意境和精神,让作品高雅、深刻,触及心灵,与观者实现思想、精神上的交流。其次,工艺必须精细、精湛,精雕细琢,实现点、线、面自然完美的结合,让不同的色块都达到最大限度的运用,色与色的过渡要和谐、自然,色彩运用上既要精确,又要把握分寸,达到“劲而不悍、柔而不弱、实而不险、巧而不作”的境界。要想使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高度,就必须精心设计、精心雕琢,处处体现工匠精神,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二、寿山石雕对文化的把握

中华玉文化有着八千多年的发展史,玉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在玉雕中包含着许多东方思想、哲学精髓,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

作为玉雕的重要门类,在寿山石雕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文化的赋能,文化内涵是寿山石雕高度的体现,作为从业者,不但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还要具备广博的见识、深刻的思考、强大的想象力以及驾驭材料的卓越技艺。

要想赋予寿山石雕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玉雕从业者,首先要广泛学习,从历史典籍、艺术珍品中寻找创作灵感,总结方法、技巧,读懂中华文化,并选取其中适宜玉雕表现的部分进行发掘、创新,将抽象的思想、文化具体表现为一件件寿山石作品。

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大哲学领域,也是寿山石雕创作的宝库,对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加以总结、运用、创新,经常会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笔者曾化用佛教元素,创作了《入不二法门》印章三件套,俏色巧雕出人物衣冠、阳光、祥云等事物,表达高远的意境,突出超凡脱俗的主题。

中华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要做好寿山石雕,还必须充分借鉴其他类型艺术的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比如,可研究总结中国画在技艺、构图、造型上的独到之处,博采众长,将其运用到寿山石创作中,还可借鉴其他门类玉雕对色彩的使用,为自己的作品增色。

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学习中华文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刻意模仿,而是要细心观察生活,在理解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做到古为今用,创作出既贴近生活又符合材料特征的作品,尤其要注意,应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有当代特色的表现元素,用现代的工艺和思想创新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历史厚重感与当代审美品位的结合。

综上所述,寿山石雕创作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要做到思想文化、技巧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创新,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将自己的理解巧妙转化成对寿山石色彩的把握与运用,如此,才能以文化赋能,创作出寿山石雕精品。

保利石《入不二法门》三件套

寿山马背都成坑石《一花看五叶》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石雕
始祖坟
中国寿山石馆简介
不灭的初心(节选)
浅述刘寿山验方接骨紫金丹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经验
寿山石的自动化拖拽抛光研究*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