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走向学,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022-01-06金玲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方法教学

金玲

摘要: 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从知识点到学科大概念,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从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从使用教材到准备资源,从结果检测到过程评估。这七个维度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密切配合,共同构成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大体系”。七大维度,条分缕析,真知灼见,诠释道理: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更关键,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才能让学生“站高望远,一览胜景”。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从课时教学到单元重构——穿珠成链建关联

1.设主题立项目——化零为整入佳境

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将知识结构化,有机组织在一起,通过比较大的主题或项目,以解决问题的任务来驱动,引导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提升能力,发展素养。因为主题式项目学习常常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目标设计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会让学生覺得既刺激又有趣。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我决定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从执教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入手,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在课下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中国民间故事》,形成课上通读——课下自读——小组交流的课内外相结合、读故事讲故事相融合的阅读实践活动。

课下自读——小组交流这一学习任务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简单,涉及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故事图呈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把握,可以写读后感呈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可以用口头传递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的魅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但任务一公布,学生们欢呼雀跃,跃跃欲试。探寻兴奋不已的原因,不外乎是能当一回小主人,在小组内宣讲故事,展示故事图,宣读读后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所讲的故事是自己改编的,故事图是自主创作的,读后感是自行撰写的,创造力、想象力都可以尽兴挥洒,难怪吸引力爆满。

各小组交流时,气氛空前热烈,说的同学滔滔不绝,听的同学入神专注,画的同学则在组员们惊羡的目光中喜笑颜开,此时,即使是最不善于编故事,最不善于讲故事的学生都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为民间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怎么讲怎么画怎么写都可以自主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又让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降低了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一展身手,而评选“故事大王””画画高手”“写作达人”的活动,则更富有刺激力度,把气氛推向了高潮,从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脸上,从他们各展风姿的作品中,我真正认识到较大的主题或项目的确能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正所谓“化零为整入佳境,深度学习掀高潮。”

2.创情境解问题——纲举目张促发展

课标提供的种种建议表明,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换言之,教学中,教师要善引领、乐点拨,学生要善分析,巧解决,核心素养也自然会落地生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由此,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常常抛出一个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谈论,但区区40分钟时间匆匆即逝,探究也匆匆而终,导致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理解并不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强人意。

二、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条分缕析明指向

从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则让我意识到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学习目标”,是实现从“教”走向“学”,实现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能看得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学了之后有什么用,进而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控学习节奏。

草长莺飞的三月,我接到教研室的通知,要在区里执教一节习作指导课。小学语文课程第三学段目标中,对习作提出这样的要求: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心理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三学段的阅读教材中也常见心理活动描写的经典范文,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篇——《穷人》等,然而,大部分五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时候,经常会写“我很高兴”“我害怕极了”之类干瘪单调的语句,不能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基于此,我决定以“内心独白”作为主题,执教习作指导课——《察言观色测心语》,旨在探索表达心理活动的路径和方法。

如何找到表达心理活动的路径和方法呢?

1.我能够用表示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来替代“想”,把提示语写得丰富多彩;

2.学会描写人物内心独白的两种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在课中,我巧借绘本,探究方法,让学生先读绘本中的句子,畅谈感受——老狼想:“还不只这些哪!电器店里,还卖‘可以放一整只狼的大型冰箱’和‘香酥脆皮狼微波炉’呢!呆在这样的小镇里,我早晚要被吃掉!猪崽们,你们这是磨刀霍霍要宰狼呀!”学生读了之后都认为用“老狼想”作为内心独白的提示语,感觉很啰嗦,缺乏新意,那么如何让提示语避免雷同,富有创意呢?让学生猜一猜老狼得意时的动作和神态,思维的火花就被点燃了,话匣子也随之打开,“嘟哝着,突然愣住了”“吃了一惊,跌跌撞撞地一看”“吓得腿肚子直打颤”,这些精彩的词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试着用这些表示心情、动作、神态的词语来替换“想”,果然使这些内心想法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彩,洋洋自得的老狼、跌跌撞撞的老狼、腿肚子打颤的老狼、昏头昏脑的老狼的所思所想就这样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三、从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由浅入深孕高潮

在我的认知里,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更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那动起来的课一定是好课吗?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活动体验课《两人三足赛》,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两人三足”比赛,再落笔成文。在尊重习作起点的基础上,助学于生,引导学生要“有重点”,既要写他人,也要写自己;既写普通的全体,也写典型的个体。于是,我将整个“两人三足”活动拍成一段视频,将活动高潮的组图呈现给学生:特写镜头下的选手“磕磕绊绊、东倒西歪”;全景镜头下围观的同学“或紧皱眉头,或屏息凝视,或握紧拳头”;慢镜头下的“我的内心独白”......在细细描摹这一组画面后,将各组画面进行无缝对接、巧妙切换。“我的动作心理——对手的动作表情——观众的呐喊助威”形成了良性互动、多向折射的磁场,三线交织,学生写有指向,文有内容,可谓骨肉丰满,言意兼丰。

只要怀揣学生,心有目标,从教走向学,核心素养定如种子一般落地生根,我们的课堂也定如“天时、地利、人和”般顺畅自然!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方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可能是方法不对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