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思考与改革研究
2022-01-06宋燕飞刘笑
宋燕飞 刘笑
摘 要:管理沟通作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也是管理类高校专业人才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包含了丰富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注重专业理论的讲解,容易忽视课程的核心目标和课程思政的输入。传统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学目标设定不够合理、课程授课形式缺乏多样性、课时分配不合理、课程考核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教师,特别是管理类专业教师,应结合“课程思政”,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课程的思政教育机会,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创新思维,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设计的创新以及课程评价目标和考核形式的创新。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商管理;管理沟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132-04
Abstract: A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the training of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is a skill that management college professionals must master. It contains ri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management. In the past teaching process, most of them paid attention to the explanation of professional theories tends to ignore the cor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inpu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radit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has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teaching goals, lack of diversity in teaching methods,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class hours, and incomplete course assessment.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college teachers, especially teachers of management majors, should combine curriculum thinking, further clarify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gras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dopt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methods, fully stimulat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actively carry out innovations in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desig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objectiv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usiness management;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ourse reform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将学校思政课程的建设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和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充分,能够很快地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但这种形式所获取的信息,真假难辨、不够系统且容易进入思想意识上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育部在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2020年9月,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通知”,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章具有重要政治意义,深刻认识深入学习贯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精神的重要意义[2]。
作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更应该全方位深刻学习和领会课程思政蕴含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运用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管理人才[3]。高校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授课老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管理沟通教学改革新理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其中,对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管理沟通是管理类课程中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管理沟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它涉及语言学、形体学、文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商务礼仪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同时,管理沟通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管理沟通的教学目标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理论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管理沟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沟通技巧和沟通技能,树立良好的沟通意识、扎实的沟通技巧和管理沟通意识,练就学生系统的管理沟通技能、学问和智慧[4]。实践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反应能力,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具备独立思考、逻辑分析以及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杂的管理实践中能够积极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切实的管理问题。
当前,受到经济全球化和便捷的网络交流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接受外来文化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给大学生的传统思想带来了很大冲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为社会各领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5]。作为未来的工商管理人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树立主动沟通意识,明确沟通对于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沟通形象和沟通技巧,这些都需要通过在管理沟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来具体实现。本文将尝试探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结合当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总结目前管理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管理沟通课程建设与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二、目前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管理沟通课程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见图1),例如教学目标设定不够清晰、授课形式的选择缺乏多样性、教学课时分配不够合理以及课程考核方法不够全面等。进而引发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工具如何使用、教学互动如何实现、教学效果如何考察以及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等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定不清晰
在提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课程中之前,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也不够明确,更无法在教学目标中设定相关内容。因此,需要有机地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管理沟通教学中,更加明晰教学目标,才能够有效增强管理沟通课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教育功能,进而达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二)线上或线下授课形式的选择缺乏多样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部分高校课程的授课形式为线上授课。对于管理类课程,线上线下授课各有利弊。管理沟通课程如果线下课程仅使用PPT演示的教学手段,则无法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相对枯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程度较低。管理沟通课程的线上教学则难度更高,需要教师选取适当的教学软件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和操作教学软件,使得线上教学过程中依旧能够保持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吸收情况。
(三)传统讲授教学或互动教学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
管理沟通课程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但教学目标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应用能力,从而导致了教师讲课时如何更清楚地讲授理论内容和学生通过互动和实践提升应用能力两者之间的矛盾。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很难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授课内容太多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互动教学课时过多则很难保证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由于管理沟通课程的专业地位,掌握管理沟通相关技能对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较多老师仍选择传统理论型授课方式,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课程考核体系较单一和片面
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倒逼学生寻找差距、不足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的核心手段[6]。当前大多数高校管理沟通相关课程多采取期末考核为主,即通过对平时成绩、期中成绩与期末成绩设置不同比例的权重综合评定。诸如课堂提问、考勤、小组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表现的平时成绩也往往流于表面。课堂提问和互动的表现无法计入课程考核成绩中,久而久之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对课堂互动的设计就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传统和死板的课程考核无法全面反映教学质量(见图2)。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丰富和完善课程设计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因此,要充分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课有效融合。为了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只是简单的融入课堂,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与匹配的教学大纲,更需要落实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要求。
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提升学生管理沟通技能是课程设计的关键。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管理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的更新和优化,需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和专业需求,以多元化、灵活性、互動性、创新性等形式融入课程设计,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以做到真正指导专业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做到“理论与实际、专业与思政”的相互融合。针对管理沟通课程的课程设计,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应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立足大学生求知需求,结合学科特点,发挥管理沟通课程本身的特色和重要性。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融入不是刻板和生硬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比较,选取适当的内容将其与课程思政的背景相融合,使得学生能够自然地接受与学习相关的思想和知识。同时,需要在每一轮的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效果,进而修改课程设计,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不断完善课程设计、明确教学目标。
(二)充分激发创新思维、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管理沟通课堂授课形式,需要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学习形式,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教师需设计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科學有效地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数据化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案例、相关科研成果等素材,潜移默化地渗透价值引领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存发展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7]。在授课课程过程中全面利用最新媒体技术和方法[8],注重开拓创新,避免古板的说教思维,将课堂讲授与现场讨论、网上互动等教学方式有机搭配,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并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管理沟通课程学习的兴趣,并结合具体的管理情境,将专业知识与价值理念传输相融合,在深入浅出和富有感染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三)全面衡量教学质量、合理制定考核形式
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人才培养的效果。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考核评估评价工作,要求对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考评体系和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监督检查机制落细落实。对于管理沟通课程的考核体系和考核形式的选择,也要充分融入课程思政的要求,形成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过程式全面量化考核[9]。结合课程设计内容和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例如采用案例式教学可根据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掌握,对其创新型、思想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情景式教学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展示,对其实践性和反应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讨论式教学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具体理论的应用程度进行评价等。丰富全面的考核形式能够改变教条的机械式考察评分,提升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而帮助老师和同学切实了解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见图3)。
四、结束语
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专业课建设体系中,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课程思政要紧密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具体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与提炼具体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技术、文化等不同角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管理沟通在现代管理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特别是领导者的工作大多数是依靠沟通来完成的,几乎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沟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代沟通技术和方法也在日渐优化和完善,保持沟通方法和沟通水平的高效,才能够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保持较高的竞争优势。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管理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能够使管理相关专业学生在日后的管理沟通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和态度,使得学生全身心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通知[N].2020-09-14.
[3]崔鹏义,张岩,黄远东.“课程思政”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思考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47-48.
[4]高建新.《管理沟通与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7):132-134.
[5]李娟,李佳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与优化[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93-94.
[6]任希丽.《国际经济学》课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33):149-152.
[7]畅庚榕,张运良,孟瑜,等.材料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学资源的运用[J].高教学刊,2020(32):181-184.
[8]张俊玲.将“课程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6):49-50.
[9]洪宇.思政教育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智库观察,2019(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