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美学追求与反思
2022-01-06江腊生
江腊生
新时代以来,以乡村脱贫攻坚为表现主题的影视创作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一方面是艺术家面对新时代的乡村巨变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是当下影视对国家层面“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等时代话语的主动策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当下城乡结构的变化,城乡互融的状态决定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建构、叙事伦理等层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新时代这些乡村扶贫的影视叙事,沉入当下乡村的日常生活,在城乡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深度开掘乡村精神的现场,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立场。
一、城乡融合的乡村脱贫模式
城市现代化的经验与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外在助力,乡村独有的自然生态与文化传统又充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乡村的脱贫攻坚不附属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轨道,而在于以乡村社会为主体,强调乡村发展的资源优势,自觉融入城乡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乡村与城市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成为乡村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核心。这种城乡伦理叙事,融化了横亘在城乡之间二元对立的厚重壁垒,将二者在现代性层面上加以贯通。然而一些电视剧过于诗性地呈现乡村生活,将扶贫攻坚所遭遇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对城乡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过于理想化的叙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乡村扶贫剧的历史厚重感与现实介入性,从而使作品对历史、社会、现实、人性等维度的穿透力稍显不足。
二、书写个体生命质感与价值追求
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是人。新时代扶贫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注重“大叙事”与“小叙事”的结合,个体的生命质感体现在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的推进中。《马向阳下乡记》《大村官》《苦乐村官》《永远的忠诚》等作品中,广大扶贫干部身上凝聚着国家开展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巨大能量,深入乡村,带领村民走出贫穷困境,寻找致富的道路。这些扶贫干部不仅怀着对党的忠诚,勇于担当与无私奉献,怀着对乡村与乡民纯真而质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有自身的生命质感和价值追求。同时,他们又在文化与经济上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在村民中凝聚成一种真切的感召力,能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这些闯入者不是纯粹的权力植入,而是带有自身的生命质感与价值诉求,是实现个体欲望与国家愿景的融合。
电视剧还关注被帮扶的贫困乡民。这些帮扶对象往往没有现代的产业技术和市场观念,并带着顽固的劣根性。他们身上既体现了乡村世界的历史厚重,又承载了“扶贫先扶志”的话语理念。整体来看,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扶贫干部与扶贫对象更多的生命质感,书写他们个体价值的诉求。
三、脱贫攻坚生活的诗意乡愁化
乡村脱贫一方面是新时代语境下乡村生活的国家话语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世界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时代主题表现的冲动驱使影视剧描绘当下乡村日常生活的激情,着力展现绿水青山的生态新变。这些抒情化的乡村脱贫生活书写,既属于当下现代化语境下诗意乡愁的追寻与建构,又体现了影视剧在艺术追求与时代话语之间的平衡。
乡村风景的诗意化书写体现了当下乡村世界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自然生态的宜居宜人。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人们诗意空间的缺乏,从而被困在水泥钢筋的丛林里。诗意乡愁的书写,正好构成了城市化语境下对人们的一种精神补偿。这种诗意乡愁的追寻,营造了一种温情而富有生机的抒情氛围,使脱贫攻坚这一较为“刚硬”的国家话语得以“软化”,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扶贫工作的“新诗意”,融化在乡村日常生活的抒写中,既有脱贫攻坚的时代性,又展示出乡村发展与传承之间的复杂、融合,还有前行的光芒。
四、讲述脱贫攻坚的多重文本融合
从影视剧的结构上来看,这些电视剧往往由多个文本构成,是乡村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革命历史的红色故事、乡村世界的文化传统等文本在新时代相互融合的结果。独特的红色故事,自然成为当下脱贫攻坚书写的交互性文本。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互文结构,既表现现实的扶贫工作本身,也包含对历史的红色文化记忆的诗性追叙,并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内在的文化动因。
回望历史,当下的脱贫攻坚成为革命历史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同的时空融合在脱贫攻坚的现实之中。乡村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积淀则是乡村振興所依托的根基。乡村传统的丰富多样,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脱贫攻坚影视剧中乡村经验书写的人文性与民族性,体现了电视剧制作深入生活、沉入大地的努力。这类电视剧中多个文本世界的融合,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精神的穿透,大大拓宽了乡土叙述的文本空间,也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
从“村庄”到“工厂”,从“农田”到“企业”,从农业符号到工业符号的转变,正体现了乡村传统和时代话语之间转换、融合的过程,而红色文化的信仰及力量则是实现乡村变化的精神驱动。它弥散在这类影视剧当中,构成了乡村脱贫攻坚的时代精神,也成为当下乡土题材影像的时代符号。可见,艺术的本质在于把握生活的文化之根,在表现当下巨大的时代转型中追求民族的生命质感与精神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