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坑地铁站建筑设计探索研究

2022-01-06林艺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22期
关键词:箱涵用房号线

林艺勇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000)

1 工程概况

厦门市轨道交通4 号线后溪至翔安机场段工程线路全长44.78 km,全线共设站18 座,换乘站9 座,平均站间距4.59 km,最大站间距10 129 m,为蔡厝站—翔安机场站区间;最小站间距2 094 m,为双过村站—洪坑站区间。

洪坑站为厦门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中的第7 座车站,车站中心里程为右CK53+520.346,车站位于翔安西路与东界路交叉口东侧,沿翔安西路自西向东布设,为地下1 层、地上2层的双岛四线车站,车站长度为540.8 m,站台宽度为13 m+13 m,车站标准段宽度为42.9 m,总建筑面积为37 471.82 m2,洪坑站总平面图如图1 所示。

图1 洪坑站总平面图

2 地铁站设计思路

2.1 地铁站设计重难点分析

建筑设计中需要有效协调地铁3 号线与4 号线的换乘,3 号线属于近期线,且工期早于4 号线,工期紧张,应尽量减少对4 号线的影响,同时,为满足客流换乘方便,需要选择合适的换乘形式;3 号线为地下2 层站,车站设置存车线,车站长度为462.9 m,标准段宽为19.7 m。4/8 号线洪坑站为地下1 层地面2 层的双岛四线车站,站前设置4 号线交叉渡线,站后设4 号、8 号线联络线及折返线,车站长度为540.8 m,标准段宽42.9 m,需充分分析车站规模,减小造价。考虑到翔安西路路中西滨立交及排洪箱涵已建成,需要评价车站两端与区间的衔接方式,配合区间施工工法确保地铁4 号线、8 号线平行换乘,站后合理避让或下穿西滨立交,调整改迁排洪箱涵;协调车站与地块、规划道路的竖向关系等。

2.2 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以及设计重难点分析,4/8 号线车站建议采取地下1 层、地上2 层的双岛四线方案,并与3 号线通过通道进行换乘。车站东侧已建成西滨立交,周边为梯田,规划竖向较低,为避开西滨立交桥墩并保证车站站后配线及盾构覆土厚度,车站结合规划调整站后路网标高。3 号线区间明挖过4/8 号线车站,区间顶板与过4/8 号线车站后配线区底板共用,车站配线区仅设地下1 层,尽量减少对规划方案的影响;调整站后排洪箱涵形状,局部迁改保证满足远期线路接入条件;车站站位结合周边物业及与3 号线的换乘条件,设置于翔安西路南侧绿地地块并侵入规划东界横一路,需局部调整并取消东界横一路;局部取消东界横一路后,车站站位紧邻3 号线设置,同时,车站在2 层设置物业预留与地块设计接口;车站北侧为宽63 m 的翔安西路主干道,南侧为居住用地及轨道交通用地,西侧为绿地,东侧为轨道交通用地及医疗卫生用地,东侧为主干道东界路及3 号线洪坑站,主要客流为车站东侧,将车站站厅闸机布置主要进站闸机设置于东侧,南侧设置少量闸机兼顾南侧客流,同时,设置天桥跨翔安西路,翔安西路北侧地块客流可通过天桥直接到达车站[1]。

3 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3.1 地下1 层(站台层)

车站地下1 层包括公共区、设备区及轨行区,其平面图如图2 所示。本站为双岛四线站,站台层有2 个岛式站台,每个站台中部为站台公共区,内设3 组楼、扶梯通向站厅层。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设置在站台公共区两侧。车站小端预留8 号线盾构实施条件,近期不设置房间。

3.2 地上1 层(站厅层)

地面1 层包括站厅公共区以及设备管理用房,其平面图如图3 所示。公共区两端设计为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区。小里程端为主要设备及管理用房,如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综合监控设备室等;少量设备用房设置在大里程端,如照明配电室、通风空调机房等。由于8 号线近期不开通,时序未定,因此,将8 号线活塞风道及排风道设置于车站1 层两端,两端近期设置为沿街商业,实现近期房间的充分利用。

图3 地上1 层平面图

3.3 地上2 层

车站地上2 层包括设备区及预留商业区,中部为预留商业区,内设4 组楼梯、1 组扶梯、2 部电梯通向室外及站厅层,其平面图如图4 所示。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可布置在预留商业区两侧。将8 号线通信及设备用房尽量临商业区布设,近期可作为商业使用,从而实现车站房间的最大化利用。

图4 地上2 层平面图

3.4 屋面设计

车站屋面连接地块物业,地块物业与地铁设计进度不一致,屋面设计应与地块物业裙楼协调统一,所以,近期屋面预留好远期改造加设商业条件,近期屋面仅设置移动式盆栽绿化。同时,考虑车站内2 层物业的采光通风问题,2 层中部设置采光天窗,既保证了2 层商业的舒适性,又增加了对远期屋面商业客流的引导作用。

4 车站主要设计特点

1)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贯穿设计过程始终,与城市规划紧密衔接。设计之初就与厦门市规划局、规划院密切配合,在厦门轨道集团物业开发公司组织下,对车站可开发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并对用地在规划层面进行控制。设计过程中,地下车站与地上物业整合设计,地铁与物业结构一体化,共享市政水源、商业通信、供电等基础接入条件,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路地铁客流与商业价值互补的优势,以地铁带动周边地块开发,设计充分考虑二者的建设时序,保证了地铁开通时间节点要求。如车站统筹考虑与地块物业的衔接,车站2 层及屋面设置通道衔接地块物业,车站近期将8 号线设备用房风道利用设置为商业,出入口与地块开发商业接驳,充分发挥地铁客流与商业价值互补优势,以地铁带动周边地块开发。洪坑站开发意向示意图如图5 所示,剖面示意图如图6 所示。

图5 洪坑站开发意向示意图

图6 洪坑站剖面示意图

2)车站周边环境复杂、控制性建构筑物多,周边地质复杂,场地高差较大,车站北侧是宋洋水库,南侧为既有农田,东侧为翔安西路立交,车站南北高差相差将近5 m,东西高差近3 m,车站因地制宜,将车站站厅设置在地面,设备管理用房分设在站厅两侧及地上2 层,尽量减少占用地上面积,同时,配线区上方不设用房,3 号线区间顶板结合车站配线区底板同步设计施工,减少3 号线车站下压,满足车站配线区覆土需求;车站站后有现状4.5 m×3.5 m 排洪箱涵,底板标高9.23 m,与4 号线区间隧道结构冲突,同时,远期线路无法接入。一方面车站通过将12 号道岔调整为9 号道岔,减少了标准段长度52 m,减少车站造价约2 300 万元,同时,为区间下穿箱涵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另一方面调整箱涵路由,将箱涵修改为4.5 m×1.2 m,箱涵底标高11.20 m,从而使4 号线区间与改造后箱涵最小净距0.5 m 近期满足区间通过,远期再进行改迁等措施保证车站顺利实施。

3)从人性化服务角度出发,并结合运营管理方面实际情况,优化公共区平面及设备布置方案,出入口设置保证近远期均能实现过街功能,车站设天桥跨翔安西路,与3 号线设非付费区通道连接,解决乘客过东界路需求。

4)4 号线与8 号线双岛四线车站同步开发,分期运营,4号线与8 号线设备用房风道独立设置,近期8 号线用房风道尽量用作商业开发,对车站近期8 号线空间进一步利用,同步实施分期开通实施方案合理可行。

5 结语

洪坑地铁站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铁站建筑设计现行行业规范,充分调查地铁站周边环境条件,结合整体地铁与城市规划要求,完善地铁站建筑设计,保证地铁站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确保不同设计指标等均符合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箱涵用房号线
浅析铁路箱涵顶进控制滑床板技术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基于非线性FAHP的箱涵下穿铁路顶进施工风险评价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