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及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01-06赵志恩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颐年社康中医门诊广东深圳518100

吉林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根型活动度颈椎病

赵志恩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颐年社康中医门诊,广东 深圳 5181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的一类,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疼痛,同时累及上肢或枕部,伴有串麻感,发病可单侧或双侧。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代医学目前主要探索其与力学、神经机制等的关系[1-2]。中医将颈椎病定义为“痹症”“颈肩痛”,认为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为虚实兼杂合而发病,发病与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外伤、劳损等存在联系[3]。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医疗法逐渐被认可。我科室就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纳入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0~66岁,平均(52.21±2.12)岁;病程1~8年,平均(3.81±1.21)年。观察组纳入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1~67岁,平均(53.10±2.02)岁;病程1~9年,平均(3.85±1.25)年。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2.1诊断标准:参照《CT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4]提出的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1.2.2纳入标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入院前1周未接受其余治疗;患者在知情情况下加入研究。

1.2.3排除标准:其余类型颈椎病;伴有其余引发颈肩上肢疼痛的疾病;伴有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意识、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对研究药物过敏。

1.3方法

1.3.1对照组:进行温针灸治疗,穴位选用大椎、颈百劳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椎棘突下,进针时保持针尖稍微上倾,针刺深度为1.2寸,颈百劳位于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毫针与颈椎呈30°进针,深度约1.2寸。针刺前指导患者趴于床上,面部朝下充分显露颈部。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取0.25 mm×40 mm毫针在大椎穴予以直刺1.2寸,颈百劳予以毫针针刺1.2寸,行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得气后控制留置深度1.2寸。取艾条2~3 cm多个套入针柄,点燃后予以灸疗,持续半小时。治疗完成后休息5 min再开展活动,1次/d,共2周。

1.3.2观察组:观察组进行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汤治疗,温针灸治疗同对照组。温经通脉壮骨汤组方为:白芍、熟地黄、鸡血藤各30 g,当归、桂枝、鹿衔草、骨碎补各20 g,狗脊、杜仲各15 g,通草、炙甘草、大枣各10 g,生姜3片。阳虚者加附片、肉桂、干姜;阴虚者加知母、石斛、黄柏;寒重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瘀血甚者加乳香、红花、没药。1剂/d,煎煮后取汁分早晚两次服用,共2周。

1.4观察指标:①颈椎活动度:治疗前、治疗2周采用头盔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对其颈椎活动情况进行测量,记录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等6个方向的活动范围。②疼痛因子:治疗前、治疗2周清晨依次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血清,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进行检测。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比较:治疗前两组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等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上述颈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比较

2.2两组患者疼痛因子比较:治疗前两组PGE2、SP、MMP-3疼痛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疼痛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因子比较

3 讨论

中医称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项痹病,主要因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或颈部肌肉劳损致使足太阳膀胱经不畅,邪气在经络肌肉关节留滞所致,导致患者出现病理变化[6]。该病本虚标实,治疗需从温阳通络方面入手[7]。《黄帝内经》中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自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动则病,项如拔,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皆痛”。《灵柩·经筋第十三》中说:“少硬之筋,循脊内挟膂,上至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温针灸是临床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中医治疗方法,其可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改善,提升换生活质量[9]。温针灸依据患者症状以及机体情况进行取穴,使患者经络、血液、痉挛等得到改善。研究指出,通过针刺,可对机体气血进行调节,舒筋通络,将艾条置于针柄,可使局部温热以及酸胀,强化针刺疗效[9]。

我院观察组在温针灸的基础上增加温经通脉壮骨汤,结果得出,观察组的颈椎活动度、疼痛因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温经通脉壮骨汤内当归具有补血和血以及效果,桂枝则温经通脉,两者均为君药;白芍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细辛则温经散寒,两者均为臣药;熟地、当归、鸡血藤具有养血和血、濡养筋骨以及化瘀通痹的效果,鹿衔草、杜仲、骨碎补、狗脊则补肝肾、壮筋骨,通草可通经脉,均为佐药;炙甘草、大枣有养血益气以及调和诸药的效果,为使药。诸药结合,共奏温经散寒、养血和血、补肝肾、壮筋骨以及化瘀通痹的效果,配合温针灸,可互为协同,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联合温针灸以及温经通脉壮骨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调节疼痛因子,值得推荐和应用。

猜你喜欢

根型活动度颈椎病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