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安置区农户后续就业问题研究
——基于兰州新区安置点的调查分析
2022-01-06王丽丽杨晓萍
王丽丽, 杨晓萍
(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2020年8月以来,甘肃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防汛救灾工作。将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结合兰州新区实际,承接灾后重建易地安置和生态移民安置,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1]。鉴于此,本文以兰州新区安置点为调查点,从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研究易地搬迁就业效果,探究何种就业方式效果更加显著,搬迁对不同群体就业情况的影响,以及阻碍搬迁农户高效就业的因素。
1 兰州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基本概况
1.1 兰州新区基本概况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总面积1 744 km2,现托管3镇,常住人口36万人。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是国务院2012年8月批复设立的全国第5个、西北第1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
1.2 兰州新区安置点基本概况
截至撰稿前,兰州新区共有26个安置点,已建成3个,在建8个,未建成15个,摸排出可用于安置的经济适用住房8 894套,在建商品房7 785套,现代农业公园规划建设住房3 700多套,可保障移民的有效安置。同时,新区还按照分批次、划片区、分年度实施的思路,谋划城镇安置住房项目16个、房屋53 138套。2020年甘肃各地向兰州新区移民1.5万户,2021年计划往兰州新区搬迁3~5万户,接近20万人。
1.3 兰州新区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概况
兰州新区安置点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用地面积1 255 336 m2,建设用地面积1 226 459.7 m2,代征道路面积16 042.4 m2,代征绿地面积12 833.9 m2。总建筑面积406 553.02 m2,住宅建筑面积364 916.73 m2,一期幼儿园建筑面积41 636.29 m2(12班),九年制学校建筑面积16 284 m2(45班),社区配套服务中心8 218.52 m2(文化活动站、图书馆、超市、村委会、党群活动室、广播室),社区卫生站3 350.87 m2(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中心),一期社区配套商业2 876.76 m2(超市、便利店、商业网点),组团服务网点1 176.03 m2(3处,社区警务室、银行、电信、邮政、快递营业点、菜市场、日杂便利店),锅炉房150(公建部分燃气锅炉房),二期幼儿园建筑面积4 085.59 m2(12班),二期社区配套商业1 016.86 m2,二期组团服务网点392.01 m2(1处,社区警务室、银行、电信、邮政、快递营业点、菜市场、日杂便利店)。
2 兰州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农户就业现状
2.1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就业培训概况
此次调研对象中,有39%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这部分人通常是年纪稍大的老人,或是身体状况不佳的农户,或是直接没兴趣了解的农户[2]。如图1所示,参加过1次培训的人占46%,参加过2次培训的人占12%,3人次及以上的仅仅占3%。对于培训效果,有65%的农户认为该培训没有一点作用,有35%的农户认为有助于提高就业技能,增强了生计能力[3]。对于各种培训,安置点农户大多数都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对于搬迁农户来说实用性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不强、没有实用性的培训,农户们是不愿意参加的。因此可以看出,在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中受到组织宣传力度、实用性、有效性、农户的配合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图1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参与就业培训情况
2.2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就业层次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搬迁之前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搬迁之后,由于迁至城镇边缘,农业生产不在占主要位置,也未熟练掌握其他领域的工作能力,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很多农户只能在住宿周边做一些零工,如装卸货物、家具修理、工地工人、环卫临时工、当保安、做临时工、摊贩等职业,并且工作时间长,条件差,从事这种体力劳动的农户占据较多[4]。能力相对较强的农户能够参与物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者、私营老板、客栈经营等职业。这类工作者相对于前者工作力度没有那么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从事这种工作的相对偏少。对于部分年龄偏高的农户,一方面由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务农,对于工厂制的工作形式、一些规章制度很难去适应,甚至抱有排斥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年纪偏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很多体力劳动难以胜任,只能从事一些零工维持生计,不具稳定性。
2.3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就业概况
根据调研资料统计(图2),从家庭总人口数量来看,家庭总人口数量有5人的居多,占总样本34%,其次是6人以上,占样本数的31%,大部分家庭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祖孙三代同住。家庭总人口数量有2人的最少,占总样本的3%,普遍都是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从家庭劳动力状况来看,有5个劳动力的家庭有20户,占据调研总体的10%;4个劳动力的家庭有35户,占据调研总体的19%;有3个劳动力的家庭有54户,占据调研总体的29%;有2个劳动力的家庭有65户,占据调研总体的34%;有1个劳动力的家庭有15户,占据调研总体的8%。从家庭就业情况来看,家中有1个人就业的占比为19%,家中就业人口有2人的占比为58%,就业人口为3人的占比16%,就业人口4人及以上的占比为4%,家中待就业人口占比为3%[5]。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就业情况不理想,许多劳动力并未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存在有劳动力人口未就业的情况。
图2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家庭就业基本情况
2.4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搬迁前后职业对比
搬迁前,农户就业情况比较单一,大部分生活来源依靠种养殖业,家庭收益偏少。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为主的家庭比例为55%,占比最多,其次有23%的农户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畜牧养殖收入的家庭为8%,在县域内打零工补贴家用占比为10%,通过自主创业、私营企业等其他方式增加收入占据的比例较少。
搬迁后,安置点农户不再把希望寄托于土地产出能够带来生计的保障,县域内就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比例有所增加[6]。通过调研数据可知,受教育水平、地形、资金、交通等因素影响,有11%选择自主创业,相比搬迁前开始增加,31%的农户选择县域外务工来弥补农业上的损失,有26%的农户在安置点县域内就近的乡镇做零工,但是此项工作不具稳定性[7]。因此,从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的就业情况来看,搬迁后虽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了农户的就业,大部分农户都能脱离农业生产以外找到其他谋生的方式,但是就业的稳定性较低。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搬迁前后从事职业情况见表1。
表1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搬迁前后从事职业情况
3 兰州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农户就业存在的问题
3.1 就业培训机会少,内容单一
安置点农户在搬迁之前大部分住在偏僻山区,主要生活来源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对新兴产业接触很少[8]。搬迁之后安置地点都在城镇边缘,传统农耕技术在这里并不具有优势。为了确保安置点农户生存,促进安置点农户的就业,当地政府还是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培训项目,但在培训过程中政府并没有针对安置点农户不同年龄及不同需求进行分类,青少年思维敏捷上手能力较强,对他们的培训技能应该是一些培训完就可以直接上岗的项目,而对于年纪稍大的农户,应该着力培养一些更愿意接受新型技能、愿意吃苦的项目。此外,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语言交流受限、接受技能培训知识受阻,而且培训项目理论性大于实践性,实用性不高,导致农户对于专业的技能培训没有多大的兴趣。
3.2 劳动力素质低,稳定就业难
在受访农户中有30%的文盲,小学学历的占比33%,初中学历的占比为19%,高中学历的占比为1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7%。可见,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程度普遍于文盲或者小学文化程度。搬迁后,政府出台了很多帮助农户就业的政策措施,但受自身学历和技能的限制,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去基地做零工,从事一些建筑工地、修路、装卸货物来维持生活。家庭开销较多的农户就只能保证目前的生活及日常开销,无法满足其他的需求。从而导致安置点农户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就业困难。
3.3 就业渠道阻塞,保障体系不健全
安置点就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服务部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非常有限,针对与安置点农户就业者所遇到的问题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9]。安置点农户除了在基地边缘就业外,大部分农户在搬迁后都会选择在县域外务工,因而,一些就业市场信息的需求量也会逐日增加[10]。通过调研资料分析(表2),40%的人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11%的人通过政府安排找到了工作;通过网络渠道寻找到工作的人占14%。上述数据充分表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搬迁之前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的影响,安置点农户自己寻求工作的机会比较困难,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来获得工作。再次,他们文化素养不高,通过网络与报纸寻求就业的机会也不高,仅仅依存亲戚朋友的介绍来获取工作是造成就业率偏低、就业渠道单一的原因。
表2 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就业渠道获得情况
3.4 政策后期落实不到位,就业扶持资金不到位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往往注重搬迁过程而忽视后续发展。前期宣传引导工作都使得搬迁工作顺利开展,但在后续发展就业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帮扶作用,劳务输出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导致政策实践结果与既定目标偏离。充足的资金是政策落实的重要保证,资金匮乏就会造成政策执行的阻碍。易地搬迁涉及较多政府部门,整套流程下来就会形成项目资金周期过长、整合不足的问题[11]。
4 关于兰州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农户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培训方式,提高就业针对性
政府应该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优化培训方式、积极开发、精准培训内容、衔接就业岗位,增强培训技能实用性。首先依据安置点农户自身需求与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培训价值最大化[12]。其次根据市场需求对安置点农户进行就业培训,为安置点农户提供精准的、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户就业竞争力。最后,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牧、乡村旅游,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4.2 革新思想观念,增强自身能力
一方面,在思想层面上,应该通过多种教育理念对安置点农户进行思想转变,引导现代化城市观念,树立城市意识教育,形成按章办事观念,求大发展的思想观念,铲除小农经济思想观念,铲除农村守旧思想,自由散漫陋习,促使从思想上跟进城市文明发展步伐[13];另一方面,在文化素养上,安置点农户应该努力融入新环境,主动适应新环境,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自身方面的学习,提高文化素养,适应新型产业,寻求多种就业方式添加收入。
4.3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就业渠道
首先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安置点农户重新树立就业观念,改变仅靠农耕技能获得生计来源的思想观念,给安置点农户树立新型产业就业的勇气和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其次,根据当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除了参加劳务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外,还应鼓励安置点农户发展种养殖业[14]。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构建多层次的产业吸纳就业格局,促进安置点农户实现稳定就业。
4.4 增加就业扶持资金
为确保兰州新区安置点农户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部门就应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开展各项工作。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确保安置点农户生活的更加美好,才能为安置点农户提供更多适宜的就业岗位,提高安置点农户生活质量。其次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可将易地搬迁各项补偿费用进行资金整合,这种整合资金就可以大大减少安置点农户的筹资压力。最后,政府可以出台更多针对安置点农户就业的优惠正常,提供激励性就业资金补贴。
5 结语
移民进行地域性搬迁的同时,后续发展问题也十分重要,而后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易地搬迁户就业。实现了搬迁户充分、可持续的就业,才能解决移民的后续发展问题,易地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应该进一步巩固易地搬迁政策,加大后续帮扶工作,加强重视在移民就业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