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OFDI与能源进口贸易的空间效应
2022-01-06黄各慧
李 冰, 黄各慧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3)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4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注]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煤炭消费量为19.067亿吨油当量,全球占比50.5%;石油消费量为6.412亿吨油当量,全球占比13.8%;天然气消费量2.433亿吨油当量,全球占比7.4%。伴随着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的能源进口数目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
图1中(a)、(b)、(c)分别展示了2003—2018年中国、美国和日本3个国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数据变化情况。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截至2018年末,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存量为1 727.7亿美元,占中国OFDI存量的8.7%[注]数据来源:《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图1(d)给出了2003—2018年中美日3个国家OFDI的存量变化趋势。在中国OFDI中,能源相关投资占有较大比重,图2则给出了2005—2018年中国能源相关OFDI的变化情况,其中能源OFDI总量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但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OFDI(图中BR能源OFDI)则从2013年起开始上升,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能源OFDI总量中的占比(图中BR占比)在2013年以后开始上升。
综上所述,结合中国能源消费与进口的情况,同时考虑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能源投资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有替代效应[1],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证研究。Helpman等[2]用38个国家52个产业的数据研究了贸易摩擦、经济规模以及产业内公司规模分布对出口和投资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OFDI对出口的替代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产业结构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任志成和朱文博[3]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印度、俄罗斯的 O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图1 2003—2018年中美日能源进口和OFDI存量变化
图2 2005—2018年中国能源OFDI变化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全球投资追踪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数据整理得出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4]。谢杰和刘任余[5]基于2004—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7个国家的相关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发现OFDI与贸易存在互补效应。王胜等[6]对中国OFDI存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对资源丰裕类国家的OFDI显著增加进口贸易。闫杰等[7]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存在互补关系。林创伟等[8]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同时,陈培如和冼国明[9]研究发现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替代和互补关系并存。边婧和张曙霄[10]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口贸易的作用,在南亚地区表现为替代效应,在西亚和中东欧地区表现为互补效应。
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贸易方面,程中海和袁凯彬[11]研究发现,中国在高收入国家中的OFDI对能源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在非高收入国家中存在互补效应。魏占军和杨宏恩[12]研究发现,两者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表现不同。Shi等[13]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石油进口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石油相关投资增加了石油进口贸易。
综合以上研究,结合中国巨大的能源进口需求,研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的关系。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聚焦于中国OFDI与能源进口的关系,主要考察沿线国家,以及空间效应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空间互补或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沿线国家OFDI与能源进口之间表现出双向替代作用,沿线国家之间空间竞争效应明显。
2 空间计量模型
2.1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计量模型中,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来定义空间对象的距离关系,可构建如下3种权重矩阵。
2.1.1 邻接矩阵
参考文献[14],构建空间相邻矩阵:
(1)
国家i和国家j相邻则为1,不相邻则为0。
2.1.2 地理距离
参考Blonigen等的研究,使用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的倒数来构建地理距离权重矩阵:
(2)
式中,dij为国家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
2.1.3 经济距离
类似于地理距离,选择人均GDP的差异水平,构建经济距离权重矩阵:
(3)
式中,|PGDPi-PGDPj|为对应两国之间的人均GDP差额的绝对值。
2.2 计量模型
式(4)和式(5)采取OLS面板模型作为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做比较。
ofdim,t=α+βeimpm,t+∑kγkhostvarm,k,t+μm,t
(4)
eimpm,t=α+βofdim,t+∑kγkhostvarm,k,t+μm,t
(5)
式中:ofdim,t为中国t时刻对m国的直接投资;eimpm,t为中国t时刻从m国的能源进口;hostvarm,k,t为t时刻m国的第k个特征变量;μm,t为随机误差项;α为截距项;β和γk为回归系数。
参考文献[5],分别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SAR用于研究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中国对一国的直接投资(或能源进口)如何受到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或能源进口)的影响,可称为第三方效应或者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滞后模型为
ofdi=ρWofdi+βeimp+∑kγkhostvark+ε
(6)
eimp=ρWeimp+βofdi+∑kγkhostvark+ε
(7)
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效应通过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体现,模型为
ofdi=βeimp+∑kγkhostvark+ε,ε=λWε+ν
(8)
eimp=βofdi+∑kγkhostvark+ε,ε=λWε+ν
(9)
此外,参考文献[15]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SDM同时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模型为
ofdi=ρWofdi+βeimp+θWeimp+
∑kγkhostvark+ε
(10)
eimp=ρWeimp+βofdi+θWofdi+
∑kγkhostvark+ε
(11)
式中:ρ为空间自回归系数,反映因变量的空间效应;W为空间权重矩阵,反映各国的空间关系;λ为空间误差系数,反映通过误差项体现的空间效应;θ用于测度空间模型中自变量的空间效应。
2.3 计量模型
选取2003—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与能源进口数据,由于部分国家数据缺失,最终选择样本为38个国家[注]结果基于邻接矩阵计算,基于地理距离以及经济距离的权重矩阵的检验结果类似,此处略。。
表1给出了变量的详细说明。OFDI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能源进口数据来源于UNCOMTRADE,具体使用SITC Rev.3(第32章“煤、焦炭与型煤”,第33章“石油、石油产品等”,第34章“天然气与制成气等”,第35章“电能”)的数据。关于控制变量,wgi数据源自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数,其他数据源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空间矩阵中,邻接和地理距离数据可以在CEPII数据库中获取。对部分变量取对数。表2给出了描述性统计。
表1 变量说明
表2 描述性统计
3 实证检验与分析
3.1 空间自相关检验
在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系数估计之前,需要分别就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做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是莫兰指数。表3给出了莫兰指数的检验结果。表中可见,2003—2018年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的莫兰指数均为正数,且大多年份均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拒绝不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原假设,即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性。类似地,中国从沿线国家的能源进口,在大多数年份也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
3.2 实证分析
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见表4。表4中列(a)检验了式(4)、(6)、(8)、(10),即中国在沿线国家的能源进口对OFDI的影响以及沿线国家之间的空间效应。
表3 莫兰检验①
从表4列(a)的检验结果来看,能源进口(eimp)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中国从沿线国家能源进口的增加会减少中国对其的直接投资,中国能源进口与OFDI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空间自回归系数ρ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即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表现为空间负向相关,表明沿线国家存在空间竞争效应。式(8)中的λ显著为负,表明通过误差项的方式也反映出空间竞争效应。控制变量中,通信设施(tel)、自然资源(res)和劳动力(labor)等因素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这些因素的提升对吸引中国对其OFDI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高新技术出口(tech)表现出负向作用,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并不关注其高新技术水平,相反,随着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对其的OFDI会相对减少。市场规模(gdp)在考虑空间效应后,对OFDI的影响变得不显著。
表4 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以及能源进口的空间效应
续表4
表4中列(b)检验了式(5)、(7)、(9)、(11),即中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对能源进口的影响,以及沿线国家之间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投资(ofdi)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中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对能源进口有替代作用。
对比表4列(a)、(b)中的eimp和ofdi系数,ofdi系数约是eimp系数的3~5倍,OFDI对能源进口的替代作用大于能源进口对OFDI的替代作用。
空间效应方面,与表4中列(a)结果相同,表明中国在沿线国家的能源进口也存在空间竞争效应。此外,比较表4列(a)、(b)中ρ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以看出,能源进口的空间竞争效应要大于直接投资。控制变量中,通信设施(tel)、自然资源(res)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劳动力(labor)对能源进口的影响不显著。市场规模(gdp)对能源进口显著正相关,而经济增长(gdprate)显著负相关。
3.3 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会对回归结果产生不同影响,分别使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 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的稳健性检验
续表5
表6 中国在沿线国家能源进口的稳健性检验
续表6
从OFDI和能源进口的相互关系来看,与前述结果一致,表现为稳健的相互替代作用。在空间效应方面,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不显著;中国在沿线国家的能源进口,与表4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现出空间竞争效应[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空间效应ρ和λ的系数在1%显著水平上为负;经济距离权重矩阵,ρ和λ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
进一步,考虑到沿线国家覆盖的地域广阔,OFDI与能源进口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也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利用东盟国家样本对前面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注]东盟10国中,柬埔寨由于数据缺失,检验样本仅包含其他9个国家2003—2018年的数据。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检验结果与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相似,篇幅所限省略。。中国在东盟国家OFDI和能源进口的空间效应检验,结论与前述一致,即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空间竞争效应。但OFDI和能源进口之间的关系,与前述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整体样本分析结果不同。东盟国家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和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互补效应)。
4 结论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和能源进口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对这些国家的OFDI与能源进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替代效应,并且OFDI对能源进口的替代作用更大。
OFDI对能源进口存在替代效应,表明随着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的增多,能源进口会相对减少。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可提升国内企业对东道国的关注度,引导国内资金流向东道国,从而减少相关资本在国内从事生产投资活动的能源消耗。此外,对沿线国家的OFDI,有相当比例是对其能源行业的投资,可直接将原本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能源产品在东道国直接生产转化,从而替代相应的能源进口。
沿线国家资源丰富,能源合作将是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方式。理解中国对沿线国家的OFDI和能源进口关系,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投资和贸易政策。例如,在中国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适度加大从相关国家的能源进口,可消除东道国由于能源出口减少所引发的国际收支恶化,更好地助力对外投资活动的开展。
从沿线国家的空间效应来看,中国的能源进口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竞争效应,即沿线各国对中国的能源出口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一方面,可考虑合理利用此特点,提升中国在沿线各国能源进口中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经济大国责任,合理考虑能源进口国的区位分布,提升部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空间,形成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
当然,对东盟国家样本的检验也显示出中国OFDI与能源进口的互补关系,表明沿线国家之间存在地区和国家差异。因此,在国际经贸合作中,需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特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双边合作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