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山边队古滑坡发育特征及复活机制分析
2022-01-06江福贤
江福贤
(福建省地质工程大队,福州,350002)
古滑坡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中西部区域分布广泛,已有众多前人对其分布特征及复活机制展开了研究[1,2],地震、滑带中的砾石组分、降雨入渗等都是古滑坡复活的重要影响因素[3-5]。相比于中西部的地广人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地区,古滑坡的复活将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三明清流的山边队古滑坡是一处已复活的古滑坡,对坡体周边三百余户居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对该古滑坡的变形特征、复活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因此,以该古滑坡为实例,采用空-地一体化的研究方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获得滑坡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并结合不平衡推力法分析不同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该古滑坡的复活机制,以期为该滑坡灾害防治及规划设计、东南沿海地区古滑坡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古滑坡位于清流山边队至十里铺组房后边坡上,距离清流县城3 km。滑坡体北侧前缘为省道(S204),东侧是气枪厂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气枪厂),西侧则是山边队组,穿过龙津河一级支流,位于省道(S204)北侧,距离滑坡体最近处不足50 m。
该滑坡所在区域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南侧最高峰高程约560 m,北侧最低处高程约305 m。滑坡体后部岩壁高陡,高程为415~419 m,两侧各发育一条冲沟,双沟同源,连接向下为平坦台地甚至洼地,中部是缓斜坡,下部“舌形”隆起地形,前缘高程为309~310 m。
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漳平组和梨山组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岩层总体呈顺坡向,实测岩层产状为335°∠55°。场地结构面主要为层理,节理次之,其中集中分布的结构面(层理)倾向为NW 320°~350°,次集中分布的结构面还有2组,走向分别为NE 0°~20°和NW 270°~300°。
2 滑坡发育特征
2.1 平面几何特征
通过无人机遥感解译发现,滑坡体整体呈圈椅状,主滑方向约为330°,自南向北纵向长为100~350 m,东西两侧横向宽为90~290 m,滑坡面积约4.9万m2,滑体整体厚度为10~25 m,最厚处为30 m,滑体体积约140万m3。
滑坡体表面受到多条裂缝切割作用构成四级台地(图1)。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已有裂缝因年代久远被坡积土及腐殖土填埋,共实测典型裂缝11条,编号为L1~L11,各条裂缝的分布特征(表1)。其中L1为滑坡后缘主裂缝,L2和L3为滑坡周界裂缝,堆积体上的裂缝以拉张性质为主,下错深度最大为4.8 m,除了后缘裂缝外,剩余裂缝整体张开度不超过2 m。
图1 清流山边队滑坡体平面特征图Fig.1 Fla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nbiandui landslide body in Qinglin country
表1 滑坡堆积体裂缝分布特征
四级台地主要受L10、L8、L5和L1 4条裂缝的下错切割作用控制,各级台地的坡度自前缘至后缘呈增大趋势。首先滑坡前缘部分受L11剧烈下错形成松散块碎石土,由L11和L10组成第一级台地,面积约2 000 m2,台地倾角约5°;L8以下部分错距约12 m,发育第二级台地,面积约1 700 m2,台地倾角6°~10°;L5以下部分错距约3 m,发育第三级台地,面积约1 600 m2,台地倾角5°~11°;L1以下部分错距3~6 m,发育第四级台地,面积约2 500 m2,台地倾角5°~20°。
2.2 纵向结构特征
纵向上,该滑坡主要分为滑坡堆积体、滑移带和滑床3个部分,堆积体总体上呈现出北(前)厚南(后)薄的特征。从主滑剖面看,滑床基岩面上陡中缓,靠近前部部位微有反翘,产状内倾。其中北侧滑床基岩面坡度为25°~45°,最陡达60°,中部坡度为10°~22°,前缘高程为305 m处滑床开始反翘(图2)。
图2 古滑坡2-2'工程地质剖面图Fig.2 No.2-2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ection of the ancient landslide
实地调研结果显示,该滑坡堆积体在不同平面位置呈现褐黄色、灰白色、杂色的大块石、碎石土、黏性土不规则混杂分布,并多以崩塌和坡积成因的块碎石与黏性土组成的混合土呈现,含量极不均匀。黏性土以粉质黏土为主,含量为10%~25%,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多见中-强风化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块碎石,块径悬殊,分布不均,块石粒径为2~80 cm,含量为40%~60%。表层一般含0.3~2.8 m坡积层,在全新世发育而成,局部可见植物根系,岩性为含碎石黏性土,碎石粒径为0.01~2 cm,约占5%~20%,干强度、韧性中等,不同段渗透性有所差异;局部表层为根植土,厚0.1~0.5m,呈黑、褐色,松软。
现状滑带处于古滑坡崩滑堆积体与原有地面的交界处,受滑动挤压、剪切及牵动影响,滑带包括原有地面的覆盖层及古崩滑体交界面的软弱部分,主要为原始地形残坡积土体,滑带厚度一般为0.2~5.0 m,最厚为7.2 m,呈不规则线形,连续分布于滑体底部,以黏土、含黏性土砾砂及粉质黏土为主,呈灰褐色、黄灰色,具软塑-可塑,局部可见切面光滑,粉粒含量为20%~50%,角砾以上含量一般为10%~25%,最小为2%~10%,角砾、碎石多呈次圆状,局部次棱角状,工程性质差。在滑带与滑床过渡区域还分布有厚1~10 m的牵动滑区,主要为原地形土体,风化强烈,原表层残积土层(厚0.3~7.2 m)黏性土含量大,工程性质差。
滑床位于未发生移动的坡体上,一般与滑带直接接触的滑床包括长石石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及泥岩,其中,粉砂岩呈中厚层-巨厚层状,相对抗风化能力较强,强风化层厚度一般为0.6~8.0 m;泥岩呈薄层-中厚层状,相对抗风化能力较弱,强风化层厚度为0.4~5 m。从主滑纵剖面图看,滑床中下部岩层主要以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而滑床上部以粉砂岩为主,整体呈上硬下软的分布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滑坡区分布4处泉眼,2处位于滑坡前缘与省道(S204)交界处的坡体上,常年渗水,勘查期间流量为0.02~0.1 L/s;一处位于滑坡前缘与气枪厂交界处,可见明显渗流通道,常年流水,丰水期流量为3~9.5 L/s,枯水期流量为0.05~0.2 L/s;另有一处位于滑坡后缘高程425 m处,常年可见有水渗出,雨季较大,旱时水量较小,甚至没有,勘查期间流量为0.1~0.2 L/s。
钻孔探测结果显示,滑坡体内地下水明显受控于季节变化,已形成了统一自由水面,并受制于地形坡度,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从高处往低处流。地下水分布区为整个滑坡区,而大气降水的补给区为整个滑体表面及滑坡后山冲沟,流水,分布区和补给区基本一致,表明该滑坡体内地下水具潜水性质。
据现场试坑渗透试验数据显示,滑坡区表层各处的渗透性不均匀,变化大,渗透系数(k)值为1.20×10-3~1.29×10-6cm/s,渗透性最强的渗坑(k=6.16×10-3cm/s)位于裂缝处,裂缝不发育的地带渗透系数值较低,透水性较弱。
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1 稳定性定性分析
山边队古滑坡的滑坡前缘、堆积体周界、后缘较明显。在滑坡后缘,后壁上存在明显擦痕,显示滑动方向与基岩倾向基本一致。在滑坡堆积体上,植被茂盛,发育灌木、矮乔木、茶果林,可见“马刀树”现象。在滑坡前缘,自1998年以来,S204道路出现局部拱起变形,2006年对滑坡周缘的路段进行移线修建,并在路边修建挡墙,挡墙每年向外移动为10~30 cm。另外,滑坡体裂缝趋于有序圈闭,逐步贯通形成裂缝束。同时,由于滑坡拱起变形,气枪厂西门墙壁的墙体变形严重,勘查期间其最大位移变化约10 cm。
3.2 稳定性定量评价
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岩土体力学参数,承载力特征值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锚固体与岩体间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内摩擦角、黏聚力、基底摩擦系数通过枯水期原状样的室内土工试验获得,滑带的黏聚力为13.1 kPa,内摩擦角为10.4°(表2),将以上实测数据代入斜坡模型中计算稳定性系数,滑床的力学参数根据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表的经验值代入。计算时,为了现场情况及计算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现场实际,选用3种不同工况计算稳定性——自重枯水期工况、自重丰水期工况和持续强降雨工况,3种工况不改变岩土体参数,仅改变地下水位的影响。
表2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枯水期工况下,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FS=1.000);在天然丰水期工况下,滑坡整体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FS=0.980);在持续强降雨天气及其他极端因素不利工况影响下,滑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下降,处于不稳定状态(FS=0.962)。
4 古滑坡复活机制分析
4.1 人为活动破坏了古滑坡原有的稳定状态
要讨论古滑坡的复活机制,首先需明确复活的时间。尽管未对古滑坡年龄进行精确测算,但根据县志记载、现场马刀树年龄及滑坡体裂缝变形迹象,大致可知现状滑坡开始滑动的时间不超过60 a。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处的人为活动主要有2宗:一是滑坡前缘省道(S202)的修建,最早始于1957年10月(原荆谢线的通车时间),为沙土路-泥结碎石路面,从1974年起原荆谢线逐步改弯降坡并于1981年至1983年全线改建为沥青贯入式路面,在1995年至1996年被改建为二级水泥路面,随后于1998年起路面出现拱起病害;二是气枪厂所在地块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开挖原有山坡以建设厂房。从马刀树年龄与人为建设活动时间的一致性可以看出,古滑坡周边人为活动破坏了古滑坡原有的稳定状态,为古滑坡的复活创造了条件。
4.2 顺层特征及不连续面是触发滑坡复活的重要影响因素
除了复活时间,滑坡的失稳滑动方式也可以为此次研究古滑坡的复活机制提供线索。古滑坡的主滑方向为330°,与场地主要结构面(层理)倾向接近(NW 320°~350°);次集中结构面(节理)的走向为NE 0°~20°和NW 270°~290°,与周界裂缝L2和L3的走向接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滑坡两侧周界裂缝的变形走向,反映出岩层的不连续面是形成古滑坡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古滑坡表面的11条裂缝以拉张性质为主,4级台地倾角自滑坡前缘到后壁逐渐变陡,反映出滑坡的变形机制为前缘滑体先错动变形,形成新的临空面后逐步牵引带动后部滑块往前变形。由此可见,岩层的顺层特征以及断裂构造是触发滑坡复活的重要影响因素。
4.3 降雨及地下水活动加剧了古滑坡复活
最后,从稳定性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到,降水条件是触发古滑坡全面复活的关键原因。结合现场古滑坡圈椅状地貌特征,滑坡后部的降雨及地下水极易向滑坡体内部汇聚,另外,滑坡堆积体表面裂缝处的渗透系数比滑坡堆积体各级台地表面的大,降水极易从由裂缝入渗到滑体内部甚至滑带处,而滑坡内的地下水主要由滑坡前缘的3处泉眼处流出,说明水体在滑坡体内进行了较长距离运移,与滑坡体内的粉砂岩、泥岩和砾石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岩反应。
上述水文过程极易使边坡的稳定状态发生改变,促使古滑坡复活。一方面,滑坡块体的水体入渗不仅提高滑体的含水量,使滑体充水增重,增加下滑力,还伴随孔隙水压力增大,基质吸力减小,降低了有效应力,导致滑体内部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的下降,降低滑坡稳定性;另一方面,滑坡体内部碎石土与水不断发生水岩作用,加速滑体内部泥化过程,使得滑坡体物质泥化程度增加,泥化物质及大量黏性土随地下水运移,逐步往原始残积层富集并形成连贯性的滑动面,滑带在地下水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及长期蠕滑下,滑带土软弱层进一步软化,呈可塑-软塑状,整体表现为力学参数降低,在滑带与滑床过渡区域发现的牵动滑区正是上述机制的有力支撑;同时,入渗降水在滑带附近由高至低发生渗流而形成强大渗透压力,随基岩裂隙水等作用相对隔水层,主要产生浮托力,进一步减小了土体的抗滑力,类似于四川省中江县垮梁子滑坡的形成机制[6]。
因此,该古滑坡的复活是由于人为活动改变了原有边坡的稳定状态,岩层顺层特征及结构面特征为古滑坡的再次滑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充沛降雨条件下,由于滑体内岩土体逐渐与水体发生水岩作用降低了土体抗滑力,导致了该古滑坡蠕变下滑。
5 结论
(1)山边队古滑坡整体呈圈椅状,南北最长达350 m,东西最宽达290 m,滑坡规模为140万m3,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型古滑坡。
(2)山边队古滑坡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堆积体由11条裂缝及4级台地构成,主要成分是崩塌和坡积成因的块碎石与黏性土组成的混合土,下伏为漳平组和梨山组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主要结构面为层理面,倾向与主滑方向接近,另有2组结构面,走向与古滑坡周界走向接近。
(3)山边队古滑坡地下水明显受控于季节变化,已形成了统一自由水面,并受制地形坡度、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从高处往地处流,经滑坡前缘的泉眼处流出。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枯水期古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丰水期该古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条件下该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4)山边队古滑坡的复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人为活动改变了古滑坡稳定状态的条件下,岩层倾向和节理走向等结构面特征为古滑坡的滑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强降雨作用下,岩土体与水体发生水岩反应降低了抗滑力,造成古滑坡复活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