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时代苏州出口跨境电商产业生态重构探析
2022-01-06郭静
郭 静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一、前言
服务业占比最大的美国首先提出了“数字贸易”这一概念。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定义,“数字贸易”是指“通过有线和无线数字网络传输产品或服务”,具体分为数字内容服务、社交网站服务、搜索引擎服务和其他数字服务等四大类。该定义侧重于对“数字产品”的描述,囊括了美国具有领先优势的大部分业态[1]。在我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数字贸易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认知,认为数字贸易的两大特征分别是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其中,贸易方式的数字化是指信息技术与传统贸易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深入融合渗透;贸易对象的数字化是指数据和以数据形式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贸易[2]。
以美国、德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是数字贸易的领跑者,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表现同样抢眼,综合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3]。在外贸领域,当前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处于成熟期的中间阶段。在此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跨境电商平台全面线上化,海量交易数据实现供需精准匹配[4]。“数字化”一方面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贸易的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相关产业链的智能化转型,具有天然数字基因的跨境电商,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享有先天优势,势必会在数字贸易时代展现蓬勃的生命力,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苏州,其跨境电商产业也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数字贸易时代苏州出口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基础
(一)供给侧基础
跨境电商行业的运行基础是制造业,而苏州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历来是制造业重镇,即拥有电子信息、轻工业、纺织、化工及石油、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优势,也在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产业转移进程中,迅速形成了新能源、生物技术、新医药、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新兴产业,苏州已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加之近年来苏州市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贸易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主动与国际对标接轨,不仅助推了“苏州制造” 向 “苏州智造” 转型,也为苏州跨境电商产业在世界范围打响“苏州品牌”铸就了有力基础。
(二)本土品牌基础
众多外资企业落户苏州,加快了苏州的产业集聚,同样,苏州本土企业也是支撑和带动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0年江苏省工商联发布的江苏民营企业200强榜单中,苏州市入围53家,位列全省第一。恒力集团、沙钢集团、波司登、好孩子等一批民营企业排头兵,早已走出国门、享誉世界。此外,苏州身处吴越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餐饮、零售、食品到医药、酿造和服务业,老字号品牌自成一景。稻香村、乾泰详、慈云等老字号虽年限、品类和故事各有不同,但都在通过不断创新和文化植入等方式尝试走出国门,登陆国际市场。如,从2013年开始,稻香村就有计划有战略地从江南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已经通过跨境电商、跨境门店、跨境专柜等渠道将中式传统糕点出口至全球30几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雄厚的品牌实力和深厚的底蕴,将有利于苏州跨境电商产业在品牌出海过程中形成苏州特色样本,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作为有效载体和渠道,不仅有助于苏州老字号焕发生机,也将作为窗口推动“江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三)数字化基础
2016年1月12日,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成立。配套搭建的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与关、检、税、汇等部门系统全部打通,成为全国首家全程电子化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全国唯一同时能对接海关、国检、人行金宏数据的平台。2020年4月24日,在该平台基础上,为更好地支持企业利用新型数字化手段开拓市场,促进企业转型、创新提升,苏州市正式启动了苏州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新平台集成6大子平台和8大功能分区,增加了资源对接、会务资讯、线上推介、远程洽谈、线上接单、在线交易、业务培训等功能[5]。与此同时,在苏州市委市政府2021年1月1日印发的《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快5G 独立组网建设,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打造一批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城市基础平台。苏州市多管齐下,协调多部门大力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共通,意在打通企业减低数据使用成本的通道,跨境电商产业整体作业效率将显著提高,该产业也将呈现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新生态[6]。
三、苏州跨境电商产业高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与产业集群效应有待提高
苏州积极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平台,如顺丰、聚美优品、苏宁云商、兰亭集势、太湖雪等都是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内的知名企业;大龙网、一达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6000多家外贸企业的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科沃斯、宝时得等企业通过自建跨境电商平台或借助第三方平台开拓海外市场。但龙头企业在发展规划、标准化SOP、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略显不足,各类企业高层次的交流和较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不多。亚马逊平台发布的《2019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品牌百强报告》显示,百强品牌地域分布中,东南沿海相对集中,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卖家品牌占据了百强榜半数名额。与珠三角地区和杭州、上海、宁波等跨境电商活跃城市相比,苏州跨境电商产业原生的大卖品牌数量有限,中小卖家各自为战,上下游企业分层仍然明显,尚未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贯穿全链路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5]。
(二)物流供应商海外布局缓慢,跨境物流时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跨境物流最重是时效。2020年,中国率先恢复产能,在全球其它地区疫情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跨境电商逆势而起,跨境物流成为各大物流企业竞相追逐的焦点,国内物流快递大鳄、原货运代理、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落子跨境物流。2020年6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的公告》中增列了“海关总署模式”,全称“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通关、物流、退税等问题。货运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清关流程的梳理无疑将进一步提升跨境物流时效。但一方面苏州跨境电商产业中中小企业居多,有实力布局海外仓的卖家十分有限,半数以上卖家仍采用直发方式;另一方面由于跨境电商物流参与主体分散,物流商的海外服务网络体系搭建能力薄弱,以速卖通平台为例,在苏州卖家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AliExpress无忧物流-标准、EMS、菜鸟特货专线-标准、中邮e邮宝、燕文特货经济等多种线上线下发货渠道,但各类物流渠道实质上只负责揽货、订单处理等前端流程,在出境时仍需交给中国邮政和当地物流主体负责海外物流和交付。(如图1)。
图1 2021年8月中旬发往俄罗斯小包物流时效
(三)参与数字贸易的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精准匹配和数据分析是当代跨境电商运营的核心能力。在数字贸易时代,大数据技术将在选择、目标群体识别、消费者偏好预测、跨境物流配送等方面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数据已日渐成为跨境电商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与此同时,企业的数据产生、存储、共享与应用成本大幅减少,国际贸易竞争门槛进一步降低。但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苏州跨境电商企业对数字贸易的理解还停留在贸易链的线上化阶段,在数字贸易时代谋求系统性意识有待突破。产业中的中小型企业,包括外贸型企业和中介服务型企业虽然已意识到数字化红利,但由于财力、人力局限,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深入分析及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只浮于表面。未来,依托互联网,大规模的数据积累必然会带来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进而保持产业供应链完整性,苏州各类跨境电商企业应强化数据、交互意识,应时而动,积极参与到数字贸易时代的价值新主张。
四、苏州跨境电商产业生态重构路径
(一)智慧货运、智慧港区、智慧仓储合力打造智慧化国际物流链路
苏州要致力打造连接全球、融通全球、覆盖全球、影响全球的开放枢纽门户。2020年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海关监管区封关运营,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九位,沪太通关一体化全面落地。[7]2021年3月18日,江苏首列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出口专列从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鸣笛发车,标志着中欧班列为跨境电商企业构建的通往中东欧国家的“黄金通道”开始常态化运作[8]。苏州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为跨境电商物流安装上了加速器。
与此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协同打造苏州通往全球的智慧化国际物流体系:第一,在国际货物流通中嵌入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手段,串联加工制造企业、外贸服务企业,货运代理企业、流通加工企业、实际承运商、到货车司机,实现各环节交互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即智慧运输;第二,在太仓港现有生产作业自动化基础上,港口企业集成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生产作业资源计划(ORP)、无缝链接调度监控系统等,使太仓港实现从“业务流程型”向“精细型”最终到“智能型”港口的转变,辅以苏州虚拟空港,增强港口与港口之间及港口与物流活动间的互动,使之成为跨境供应链中的有力一环;第三,疫情过后,海外仓或将成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政府在“指导跨境电商综试区提供海外仓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利用海外仓扩大出口”时,支持企业建立具备立体存储系统、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设备设施的智能海外仓,并借鉴国内京东、菜鸟等技术比较成熟的企业的先进经验,如根据海外客户个人浏览及消费习惯等数据,进行精准推销、预分拣等,实现海外仓智慧化;第四,鼓励物流供应商加快布局海外网点,提供一单到底、单一窗口的全程精细化服务,确保国内外信息传输质量和物流时效[9]。
高质量的交通基础设施结合智慧化的国际物流链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苏州跨境电商物流中存在的成本高、时效长、清关慢、丢失多、退换难等主要痛点。
(二)多方协同营造生态的跨境电商营商环境
1.市场有需求,政策添活力
2020年疫情之下,虽然艰难开局,但数字化转型的消费全面带动了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增长,不仅在电商渗透比率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培养了海外用户线上消费习惯,也开辟了东南亚、中亚、北非等人员和资源密集、对中国制造业产品需求旺盛的蓝海地区,各类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了空前的市场风口。苏州市政府已趁势打出多套组合拳,大力推动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同时应紧盯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如依托苏州海关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跨境电商协作监管机制,引导企业按照跨境电商模式通关出口产品并办理退税。制定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衔接的细则措施。各类跨境电商相关优惠补贴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使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型企业同样有机会拓展全球价值链和营销环节的市场势力。
2.打造产业标杆,推动产业集聚
首先,继续做好招大引强,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著名企业,吸引他们将各自的核心技术带到苏州,并带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企业聚集苏州,助力苏州数字聚集发展。其次,结合苏州地方特色,发挥婚纱、丝绸、电子制造等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拓市场,创新跨境电商产业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再次,重点引进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清关服务商、税务服务商、支付服务商、海外仓储服务商、海外售后服务商以及运营服务商,建设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共同打造苏州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
3.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共享
苏州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年多,应以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加快苏州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太仓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始终坚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位,加强信息共享,确保平台交互功能的丰富性和高效性,不仅可为跨境电商群体的普遍需求提供共性解决方案,也可为某一主体提供定制性方案,从而依托公共平台形成“技术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业融合”的服务体系。实现苏州跨境电商产业的繁荣发展,还需多方借力,共同营造生态的营商环境。
(三)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迭代意识
在数字贸易时代,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直播、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同样有了跨境电商化的表达,给跨境电商产业对外推广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苏州各跨境电商主体需突破固有思维模式, 顺应时代趋势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探索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品牌价值创新等的新思路。另一方面,应重视创新型人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如通过校园招聘吸纳思维开阔的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并重视企业人员培训和成长,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与此同时,政府、产业协会或同盟应积极发挥组织效力,定期开展论坛、圆桌会议等主题活动,各部门提供来自不同视角的最新产业洞察,各类企业主体分享成功经验以及解决方案,通过多方交流,推动苏州跨境电商产业开拓进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