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渡桃雕构图表现力研究

2022-01-05庄永敢

西部皮革 2021年22期
关键词:物象手工艺雕刻

庄永敢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上海路中学,江苏 宿迁 223709)

引言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作品成熟的关键就在于其能够将与众不同的意境融入到简单的构图之中,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1]云渡桃雕是采用传统雕刻技艺于核桃外表的各类艺术绘制,之所以成为北雕代表作,在于其构图具有丰富的内在表现力,不仅使劳动者美轮美奂的创造智慧淋漓尽展,更令云渡桃雕手工艺人的卓越技艺得以展现。

1 云渡桃雕构图表现力的与众不同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领域内的专用术语,强调具体创作过程中从主题思想入手,结合题材对需呈现的形象进行重组,以呈现出完善且协调的画面。我国传统绘画领域将其命名为“布局”或“章法”,从艺术角度来讲,构图的重要性无可取代。

云渡桃雕和绘画构图的最大区别在于,绘画构图强调平面组合,而云渡桃雕构图旨在表现三维空间,对立体空间内每一部件进行组合,以求产生最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云渡桃雕主要包括浮雕、圆雕,透雕比较少,基于其装饰功能,其灵活性特征更为显著,即传承了传统绘画的构图形式,如S 形、圆形等,又在该基础上基于位置与图案进行了构图的创新。

罗丹作为绘画领域内的风向标,曾经主张:“艺术是建立在内在真理的基础上。”[2]即:自然景象的真实还原同样被誉为“双重性质的真实”,究其根源就在于性格就是基于内部真实的外部真实的具体呈现。云渡桃雕在真正认识和把握构图内涵后,以核桃为载体进行创新创作,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雕刻物象的表面形象,还需要将蕴含的思想文化蕴藏于物象其中。云渡桃雕构图不仅要对核桃原料肌理的认真观察分析,更需要将要表达的物象、作品要表现的内容等进行深入思考。

2 云渡桃雕构图表现类型

民间艺术为最具生命力的创造源泉,这一点在雕刻构图中得以淋漓尽显。基于形体与画面在构图分割点上的差异,可将云渡桃雕作品作进一步细分。

2.1 散点式构图

散点式构图也叫多点式构图、棋盘式构图,是有多主体共存于画面特定区域或全部区域内。一般情况下,画面中同时出现多种点规律时会选择散点式构图法。共存于画面中的多个视觉点呈某种特定规律排列,且各点无论形状还是规格均相差不大,同时各点排列遵循特定规律,进而营造出或愉悦或肃穆或祥和的氛围。散点式构图以其“散”为最显著特征,结合物象的自然特征将其随机呈现于画面之中,将极强的自由性赋予作品构图,同时存在密切的内部关联,虽杂但有章可循,令人回味无穷。如,云渡桃雕“八仙过海”作品其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见图1),手工艺人将神态自然的八位神仙栩栩如生地雕刻于双面核桃上,精妙绝伦。在作品雕刻过程中,手工艺人选用了镂空雕技艺,同时在各元素布局中采用了躲孔造兴、借孔造型等形式,最终使美轮美奂的作品得以形成。

图1 云守阳云渡桃雕“八仙过海”

2.2 中心式构图

与主体或陪体的线条特征为依托,引导受众视线,以将更强的立体感赋予画面,此为中心式构图法。所谓中心式构图,即将主体置于中心点,四周有物象积聚的构图方式。简言之,中心式构图就是在四周物象的烘托下将主体凸显出来。中心式构图不仅具备与其他引导线构图相同的特征,此外还存在一个显著特征,即聚焦效果显著,如对画面主体进行加成,使画面主体在衬托中更好地聚焦观众的视线,从而使画面主体得以凸显。如,云渡桃雕“济公挂件”作品,济公形象活灵活现。手工艺人将活佛之嘴眼雕刻于核桃之麻沟之上,表情细腻、神态自若,是浮雕技术高超的具体呈现,并将龙游云彩之上吐火的画面雕于背面,细节刻画到位、形态逼真。

2.3 圆形构图

视觉艺术中以圆形构图方式最为常见,其为独特的、具备一定适应性的边框,特定艺术氛围的呈现离不开圆形构图形式的支撑。构图是雕刻技艺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在特定框架内进行视觉语言与画面的构图,进而将视觉空间营造出来。圆形构图的适应性极强,就功能而言,圆形构图从构图范围与视觉对象上对作品加以限定,且使作品脱离环境而存在,进而从画面中脱离出来。如,云渡桃雕“十八罗汉串件”作品(见图2),手工艺人采用圆雕构图法,根据人物特性将十八罗汉尽数雕刻于核桃原材上,十八罗汉各有其独特的面部特征,或怒或喜或肃穆或诙谐,细节刻画到位、线条清晰,人物中以小见大,颇具韵味,令人感怀至深、回味无穷。

图2 云守阳云渡核雕作品《十八罗汉》

3 云渡桃雕构图表现特点

3.1 云渡桃雕载体独特性

桃雕作品以核桃为载体,核桃为自然所生、朴实无华,以其木质线条尽显自然大方,核桃自然带有的质感、线条与色泽本就具备一定的美感。基于核桃的不同,其肌理、色泽与纹路也存在一定区别,各种形态均为大自然的馈赠,特定的载体将与其他雕刻不同的特征赋予云渡桃雕。

手工艺人在具体雕刻中应以实物形状为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讲,桃雕造型受限于其物质载体的外形,也就是核桃的外形。椭圆形、圆形造型在云渡桃雕作品中所占比例更高。

在人们长期把玩、磨搓的过程中,核桃会将人手的分泌物一定程度的融入,进而使核桃色泽发生改变,这就是包浆,也是桃雕色泽美的具体呈现。把玩时间越长、桃雕的色泽越浓郁、质感越细腻,会逐步形成瓷器之釉质。

作品雕刻过程中,手工艺人充分结合核桃纹理进行造型设计,即追求核桃肌理美感的最大呈现,使其淋漓尽致。核桃表面包含众多深浅不同、长短不一、疏密不齐的线条,错落有致的天然线条共同营造出一种祥和的美感,如一幅幅天然抽象之画面。美术形式语言以“线”最为常见,其是支持形象形成的最重要的视觉符号。不同线条尽展自由之美感与强大的生命力,随手工艺人的设计构思而逐步呈现一种节奏韵律,充分激发创作热情与激情,使其更加奔放地发挥自身对创作的热爱。因各核桃在肌理上均存在一定差异,遂每一个云渡桃雕都是独一无二的。

3.2 云渡桃雕构图特点

云渡朴实无华的劳动人民经巧妙构思与充分想象,在长期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凝聚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就是云渡桃雕。其构图表现实则是设计者们特定观念的物化外显,呈现出精雕繁杂造型和粗雕简易造型。

粗雕是云渡桃雕最开始的构图表现,主要类型有十二生肖、锁、篮子等,整体构图具有高度概括性,简省单纯。粗雕构图关于形象的表现大都是以外部轮廓为载体而实现的,其所表现的形象是客观物象的抽象化呈现,而非来源于人类的主观臆造。无论是十二生肖、还是桃锁、桃篮,都牢牢把握住物象的核心特征,尽情创造,虽造型稚拙,但其朴实与率真却是无可取代的。

云渡桃雕看似简单的构图造型,却内含云渡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朴实无华。云渡桃雕传承了“桃木”辟邪的深意,使云渡人的精神愿望得以实现。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情感表达的方式就极为深沉、内敛,云渡桃雕祈佑平安纳福、吉祥如意,因此桃雕套型大都富含象征意义,基于造型的差异其深层寓意也存在区别。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桃雕的工艺性逐步增强,造型的细腻程度也随之加深。过去较粗雕而言,精雕的构图造型差异不大,造型寓意也基本统一。经过不断地发展,精雕类型逐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常见图案造型包括八仙过海、花鸟、活佛济公、十二生肖等。手工艺者独特的设计、精妙的排列组合,通过多重雕刻手段的灵活运用将各构图造型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结论

由于核桃自然肌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创作构图时,应充分考虑原料料性、工具和技法等因素,通盘考虑、精心设计,才能创作高质量云渡桃雕作品。总之,在云渡桃雕创作中,应结合创作主题思想,从全局着眼,抓住主要矛盾关系,处理好各要素关系,利用构图将不同物象组合在一起,创作具有表现力的桃雕作品。

猜你喜欢

物象手工艺雕刻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