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游牧人群的屠宰行为*

2022-01-05包曙光姜一哲

农业考古 2021年6期
关键词:石人游牧遗存

包曙光 姜一哲

东天山地区包括巴里坤山、 喀尔里克山、莫钦乌拉山以及其周围分布的巴里坤盆地、伊吾盆地和哈密盆地。目前学术界对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主要包括 陶器制 作[1]、植物 考古[2]、动物考 古[3]、体 质人类学[4]、科技考古[5]、民族考古[6]、聚落分析[7]等领域的研究[8],但鲜有对游牧人群屠宰行为做研究。

一、动物骨骼及动物制品的考古发现

公元前一千纪的东天山地区主要分布有南湾类型、焉不拉克类型和石人子沟类型等考古学文化类型[9],其已发掘的大部分遗址中多发现有动物骨骼及动物制品。

南湾类型遗存年代为BC1500—BC800,动物遗存情况较清晰的有南湾墓地[10]、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含兰州湾子遗址)[11]、石人子沟Ⅳ区石筑高台和石围居址[12]、海子沿遗址[13],主要分布在巴里坤山和喀尔里克山北麓。动物种类主要有羊和马,还有少量的牛和鹿。殉牲普遍用羊,部分有马和牛。居址中常发现动物骨骼与碳化谷物颗粒并存。骨制品的原料多为羊和马的肢骨,常见有加工痕迹的羊距骨。

表1 南湾类型主要遗址动物种属情况

焉不拉克类型遗存年代为BC1300~BC300,考古发现以墓地为主,动物遗存情况较清晰的有艾斯克霞尔墓地[14]、艾斯克霞尔南墓地[15]、寒气沟墓地[16]、上庙尔沟墓地[17]、五堡墓地[18]和焉不拉克墓地[19],主要分布在哈密盆地的绿洲地带。动物种类主要有羊以及少量的牛、马和狗。该文化既有以羊肢骨和骶骨作祭肉,又有以马头和羊头作殉牲的现象,还发现了殉狗坑。动物制品主要有骨锥和骨珠等骨制品以及工艺考究的羊毛和牛羊皮制品。

表2 焉不拉克类型主要遗址动物种属情况

石人子沟类型遗存年代为BC800~BC200,动物遗存情况较清晰的有拜其尔墓地[20]、黑沟梁墓地[21]、东黑沟遗址[22]、石人子沟遗址墓 地[22]和Ⅲ区F2[23]、托背梁墓地[24]和西沟墓地M1[25],分布在南起巴里坤山、喀尔里克山,北到莫钦乌拉山的山麓和山间盆地中。动物种类主要有羊、马、牛、骆驼、狗和鹿等,羊和马最常见,羊的数量最多。该文化殉牲主要使用羊和马,有以完整的马和骆驼作殉牲的习俗,且多出自专门的殉葬坑。随葬动物制品有骨纺轮、骨锥、骨质马具、羊距骨和个别皮毛制品。居址中常见动物骨骼,以羊距骨最为普遍,石人子沟遗址F2中还发现了罕见的牛骨骨甲。

表3 石人子沟类型主要遗址的动物种属情况

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动物遗存大部分来自家养动物。羊和马是最常见的种类,其次为牛和骆驼。马主要发现于山麓和山间地带的遗址中,而哈密盆地各遗址中尚未发现,这应与山区居民的流动性高于哈密盆地绿洲地带的居民有关。工艺考究的皮毛制品说明,当地古代居民已经较为成熟地利用动物资源[26]。游牧人群不轻易或不经常为食肉而屠宰牲畜,活羊和羊奶、羊毛是“本金”与“利息”的关系[27]。但游牧人群仍会为了殉牲和冬牲进行屠宰。

二、殉牲屠宰行为

在牧民生活中,埋葬和屠宰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新疆巴里坤地区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游牧民并不随葬生活器具和牲畜[6]。但是,哈萨克族人在人死后7日、14日和一周年会举行祭祀,宰杀羊、马和黄牛,吃过后将骨头扔到垃圾坑,周年祭的牲畜,头和四蹄要拿到坟前掩埋或另找地方埋掉。蒙古族人去世,死者家人会宰杀牲畜招待前来送葬的人,吃完的骨头要扔在一起,也有整羊连皮一起煮后祭祀的行为。

考古学上,埋葬与屠宰由殉牲联系起来。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殉牲种类主要有羊、马、牛、骆驼、狗和鹿等。除鹿以外其他殉牲均来自家养动物。拜其尔墓地动物骨骼分析显示墓地中羊的死亡年龄普遍偏小,说明作为殉牲的羊为家养。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西沟遗址M1及其祭祀坑出土较完整马骨的病理学研究表明,这些马脊椎病变为人长期骑乘所致[3]d。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M12出土双峰驼骨骼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也表明该骆驼为家养骆驼[3]c。

殉牲不仅对逝者有意义,对生者和逝者所属的集体也有重要影响。屠宰和殉牲作为祭祀行为的前后环节,在仪式中有显著的功能。大量殉牲是葬礼的反映[28],屠宰殉牲则是葬礼的重要环节。为葬而杀,彰显了逝者家庭或家族的势力和威望,继续巩固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只随葬头、蹄骨,其余部分应是葬礼时为宾客所享用了,宴请或分食食物有助于修复和团结人之间的关系[29]。对生者来说,一次屠宰支撑一场葬礼,既饯别死者,又团结集体、彰显势力。

三、冬牲屠宰行为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冬季,牧民需要寻找避风向阳、水草丰富的地方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以度过严寒[30]。现代中国北方牧民普遍在入冬前趁牲畜尚肥壮,屠宰其中一部分,并获取肉、皮、毛来过冬。本文将这种每年为过冬进行的屠宰称为冬牲屠宰。

现代巴里坤地区的牧民从春季母羊产羔到7、8月份以羊奶制品为主要食物;入冬时,每个家庭会屠宰一头大型牲畜和羊群的15%—20%来制作过冬的肉,一直吃到来年夏初牛羊复壮[6]。公元前一千纪巴里坤湖地区气候正向干冷转变[31],冬牲需求古今一致,有理由相信古代当地游牧人群也存在屠宰冬牲的行为。但在考古学上研究冬牲屠宰,还需先从其特征入手,探索其考古学可视性。

据调查,巴里坤地区的游牧家庭无论是3、5口人还是8、9口人,一个家庭一年食用约10—20只羊,秋冬季节平均每个月消费2只羊[6]。若把每年9月至次年4月作为秋冬季节,粗略估计一年内屠宰和消耗羊的情况如下表(表4)。冬牲屠宰一年一次,每次至少10只羊。这种周期性和规模化是冬牲屠宰最显著的特征。

表4 一个放牧周期中杀羊情况示意表

伴随着规模化屠宰的是规模化的加工处理。不同于可再生的毛和奶,肉、骨、皮只有屠宰牲畜时才能获得。这些在深秋时节突然涌现的动物资源使相应的加工活动得以进行,这些伴生活动是识别冬牲屠宰的关键。

四、制骨活动

有学者通过研究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的骨制品[32],认为该遗址骨器制作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较低,遗址内未发现专门用于生产骨制品的遗迹,骨制品生产的操作链条不完整。他们认为这些特点是由于牧业聚落规模小,对日用骨质工具需求也小,所以未发展出大规模专业化的骨制品生产线。这一解释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假设,即“牧业社会骨料供给稳定充足”。只有具备这一前提,才能说明石人子沟遗址聚落规模较小,需求不足,未发展出大规模专业化的骨制品生产线。但这似乎与石人子沟遗址的牧业背景相悖。

国内学者研究的制骨活动大体可分为农业背景下和牧业背景下两种(见次页表5)。农业背景下的研究多以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大型制骨作坊的材料为依据,与其城市化背景密不可分[33]。考虑到牧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北方游牧社会是否有中原农业社会那般稳定的骨料供给尚存疑问。

牧业背景下,似乎只有每年屠宰冬牲所获的骨料能满足较大规模的制骨。所以牧业社会制骨作坊并非不存在,而更可能是无固定地点、间歇性的存在,无法形成类似于中原制骨作坊的典型堆积。而且由于冬牲屠宰的规模远大于日常屠宰,所以一处高密度兽骨堆积可能就代表着一次冬牲屠宰。

石人子沟遗址位于巴里坤山北麓巴里坤县石人子村南,是一处规模较大、内涵较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应为游牧人群夏季牧场的一个统治中心[34]。该遗址与屠宰冬牲有关的遗存主要集中在石筑高台GT1的上下使用面上。石人子沟遗址GT1下部使用面上的H24内填埋大量羊骨,其中羊头骨7个,从平面图上看坑内羊骨各部位都有,没有明显挑选的痕迹,也符合屠宰的特点。石人子沟遗址GT1上部使用面上的H19内部堆积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填埋有1具基本完整的羊骨,第二层发现4具羊骨。坑内堆积大量碳化谷物颗粒,发掘者推断可能为一储粮坑。这样大量的羊骨堆积很可能是屠宰冬牲后留下的。

海子沿遗址位于巴里坤县海子沿村,地处巴里坤山北巴里坤盆地腹地[35],应为游牧人群一处夏季营地。在公元前一千纪,该遗址居民开始搭建轻型帐篷式建筑,表明其处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36]。该遗址二号人工平台地面西北部,集中分布灰坑H17—H19。灰坑及周边地面密集分布原地破碎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和动物骨骼,可辨器型的工具有砺石、石磨棒、铜锥和羊距骨等。此外,地面中北部的Z2周围也散布较多的陶炊器残片和石磨棒、砺石等遗物。骨器、动物骨骼、铜锥、砺石等遗物同时出现,说明这里可能是一处专门的制骨地点。日常零散的制骨活动不需要这样的场所,所以这很可能是牧民加工某次屠宰冬牲所获骨料的临时制骨场所。

五、皮革加工

兽皮与动物骨骼一样,只有通过屠宰才能获得,因此兽皮的获取和加工也与冬牲屠宰密切相关。但是囿于皮革本身不易保存、相关研究不多,尚无法从皮革加工入手研究冬牲屠宰,所以此处仅讨论一种皮革加工活动的遗存。

传统手工加工皮革主要有剥皮和鞣皮两个基本工序。鞣皮有许多种方法,如油鞣、米鞣、酸奶鞣、酒鞣、烟熏鞣等[37]。以蒙古族牧民熏制羊皮为例。将3、4张羊皮缝制成一个较大的锥筒形皮套,套在柳树枝编成的三角架上,再将其放在熏窖上熏制约一小时。蒙古族牧民使用的熏窖约两尺深,壶腹形,窖口圆而小。使用的燃料为牛、羊和马的粪便,烧牛羊粪熏出的皮革为棕色,烧马粪则为红色,有时为去除羊皮异味还会加入香草焚烧[37]a。这种熏窖的壁上会留下烟熏痕迹,坑底则会残留有灰烬。

熏窖是识别熏制皮革的重要依据,却很容易被笼统地称为“灰坑”,因此游牧文化遗迹中包含灰烬、动物粪便或烟熏痕迹的“灰坑”需要引起注意。

六、结论

综上所述,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游牧人群中存在殉牲屠宰和冬牲屠宰两种屠宰行为。殉牲屠宰可以通过墓葬中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来判断,而冬牲屠宰可以通过规模化制骨和皮革加工两种伴生活动来识别。对于制骨活动,应当在周期性较强的牧业背景下讨论,与中原农业背景下的制骨作坊相区别。而寻找皮革加工遗存,则需要谨慎对待游牧文化遗存中的“灰坑”。

上文考古案例中,海子沿遗址位于巴里坤山北的巴里坤盆地腹地,属于夏季遗存,说明该遗址古代游牧人群先屠宰冬牲,再携带产品转场。石人子沟遗址也是山北的夏季遗存,却发现了共含五具羊骨的贮粮坑。夏营地往往是临时停留的游牧点,而贮粮行为则与长时间居留相关。石人子沟遗址H19中的5只羊以及该灰坑的性质,也反映出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游牧人群屠宰行为的复杂性,而不仅仅只有殉牲和冬牲两种屠宰模式。

猜你喜欢

石人游牧遗存
底盘测功机制动方式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济南张马屯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都市游牧
米万钟:超痴超怪爱石人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多元游牧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黄白黑漂流记一群石鬼 人口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