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以“信息化”做大管好集体经济“蛋糕”
2022-01-05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辖13个镇、6个街道,共有397个村(社区)。2020年,全市村均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4.63万元。近年来,晋江市把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作为维护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严把卡口,建章立制,实现了管理队伍职业化、财务处理电算化、运作程序规范化、管理监督制度化。
一、三级联动拓宽“入口”
晋江市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形成市、镇、村三级齐抓村集体经济创收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造血”功能。从2013年起,晋江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村集体创收项目,推进实施农村土地三项改革,推动一批村(社区)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办法,变“资源”为“资产”。全市共有28宗16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175万元。引入“共享”理念,探索实施“乡村共享驿站”建设,推动村企合作,全市现有63个村(社区)与107家企业结对共建,合作意向资金达9.5亿元。二是动员“外力”助推。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村集体“想干事、能干事”。在此基础上,村集体充分动员乡村贤达通过社会捐赠的方式支持乡村建设。晋江籍企业家许健康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定向捐资1亿元助力安海镇溪边村美丽乡村建设,内坑镇旅港莲潭同乡会捐资1000万元作为潭头村旧村改造项目的启动资金。三是加大“兜底”保障。晋江市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市财政每年安排近10亿元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环卫保洁、治安巡逻、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等,并从2018年起划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2020年,市财政共拨补村(社区)干部报酬近6000万元、环卫保洁经费7000多万元。
二、四位一体把牢“出口”
晋江市坚持“事前监管、提升服务”的工作原则,通过科技手段在简化流程的前提下,将部分审核、审批程序前置,有效规范村集体财务资金支出。一是村里事务“商量着办”。积极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不断深化乡村善治实践,全面推行基层议事协商,试行村级网上议事;在精简议事程序的基础上,将“四议两公开”作为村集体财务资金开支的前置条件。二是村里工程“简化着办”。建立村集体建设工程项目中介服务企业名录库和施工单位名录库,征集、评定乡村工匠,市委专题召开业务培训会议,实现村集体建设工程项目“事前服务提效、事中监管有力、事后运营规范”,切实保障村集体工程项目开支简便、高效、规范。三是村里资金“网络上办”。开发建设“晋江市农村集体产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村集体财务资金网络收支结算机制,率先发行首张“村务卡”,全面配置村级财务专用手机,村集体财务资金“收支两张卡”,实现财务收支“网上留痕、网上监管”,从根源上解决坐收坐支问题。四是村里采购“规范着办”。参照政府采购规定制定村级物资、服务采购管理机制,实行“自主采购、委托采购、招标采购”的村级采购办法,划定采购限额,实行定点采购。自村集体采购机制实行以来,晋江市所有村(社区)日常办公易耗品采购总额同比下降7.33%,节约村集体资金37.12万元。
三、三项改革打造“阳光村务”
晋江市立足解决村级财务公开不透明、财务审计“走过场”、集体资源资产“家底不清”等问题,集成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体检诊断”常态化。一方面,实行村级财务审计“轮审制”,根据村级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和信访问题大数据分析,每年选取一批村(社区)开展近3年财务收支和专项财务审计。另一方面,将全市村(社区)分为3个批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清查“问题合同”,解决侵占集体资源资产和拖欠租金的问题。截至2020年底,共清理问题合同1040份,收回集体资源资产111宗,总价值69440万元。二是“家底公开”信息化。依托市、镇、村三级公众微信号,全面推行村级财务网上公开,实现村级财务“指尖监管”,并由纪委监委介入督促执行落实,切实完善公开机制、拓宽公开渠道。此外,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推行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网上公开,倒逼实现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全市一套表、镇街一台账、村社一清单”。三是“管家队伍”职业化。一方面,对村级代理会计实行市镇两级协同管理,每月组织业务知识培训、每年开展职业素质培训,不断提升村级代理会计薪酬待遇水平,全市村级代理会计平均工资4800多元,同比增长10%。另一方面,试行村务专职工作者兼任村级报账员机制,选拔具有财会专业背景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村级报账员队伍。目前,全市村级报账员平均年龄34.7岁,均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