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
——基于井冈山大学244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
2022-01-05王才章陈正飞
王才章,陈正飞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问题
自2015年始,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支持和促进社会工作发展。2020年11月,社会工作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并提出“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人才成为社会服务行业的紧缺人才,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SW)的高层次人才尤其缺乏①2019年10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列为社会服务产业的紧缺人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自2010年开始招生,当时一共有33所试点院校,截止2021年最新数据,已有182所高校可以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粗略统计每年的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预计超过四千人。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大规模扩展情况下,如何保证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学位论文是其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都强调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特别将学位论文开题作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来说,2016年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SW)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议题要求“与社会工作相关;涉及社会工作实务和理论、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政策的某个议题;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实务研究、项目研究、政策研究。学位论文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质量,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如何,以及选题过程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未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将呈现怎样的趋势,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改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反思和优化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善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文献综述
1.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而研究问题对于学位论文至关重要,能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更是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前提。当前关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较为丰富,不同类型专业硕士在选题上有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说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注重回应现实问题。相关研究指出当前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存在选题偏移,主要表现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化[1],论文选题与所学专业不符合、论文选题范围太宽泛[2],论文选题偏离专业要求、选题实践性不强[3],以及选题范围广泛[4],选题方面违背真实性原则[5],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受到生源类型、论文类型、选题来源等因素影响[6],学生自身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实践、缺乏反思能力,以及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也会影响学生论文选题[7],要改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现状,需要加强对学生研究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强化校内外导师的指导和把关[7][2]。当前关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翻译、临床医学等专业硕士学位领域,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2.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检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因为社会工作是一个特别强调实践性的专业,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也强调回应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已有研究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存在选题匆忙、以偏概全、创新性差、选题趋同、选题与所学专业知识差距较大等问题[8],研究选题高度雷同,偏向于介入(干预)研究[9],以及存在选题以“本土社工实践梳理”为主且论文形式相对趋同,问题意识缺乏且研究问题与文献回顾关联少[10],实务论文逐渐变成最主要选题类型,项目和政策论文选题的数量呈萎缩态势[11]。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存在以上状况和问题的原因主要受宏观政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以及导师和学生个人等三个层面因素的相互影响[10],也有研究者深入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向介入型的实务研究,主要是专业教师及学生受功能主义社会工作思维的影响,受“社会工作是实务(践)为主导(核心)的专业”观点的影响[9],以及有研究者也指出工作经历明显对论文选题具有显著影响[12]。为了改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状况,需要重视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特别是需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10],以及跳出功能主义思维的影响和跳出“社会工作是实务(践)为主导(核心)的专业”观点的桎梏[11],从流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导师、高校培养单位三方主体的密切配合[12]。
综上,以上这些文献虽然指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现状及其问题,同时也指出了原因和对策,但是还需要通过具体资料呈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变化,以及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选题问题存在原因,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分析未来社会工作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趋势。
二、个案简介与资料来源
(一)个案简介
本文以井冈山大学为个案进行分析。学校自2011年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从201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至2021年已有八届学生顺利毕业,总共培养硕士生287名。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负责硕士培养工作,中心现有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全国百名社工人物等人才6名、省金牌研究生导师1名,有国家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平台6个。学校地处革命老区,肩负着传承井冈山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传统,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地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学校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建设了“双师双导双督”师资队伍,构建了“政府——学校——机构——社区”联合培养机制,探索了红色资源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模式、初步形成了“服务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13]。
(二)资料来源
本文以244篇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主要文本资料。从2016年至2021年,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每年完成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所示,2016年有学位论文29篇,至2021年有学位论文63篇。由此可见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通过收集这些学位论文,并对其论文选题进行分类整理,从而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同时通过分析作者在研究背景、实务过程、致谢(后记)等部分中的陈述,分析作者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未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趋势。
除了对这244篇学位论文进行文本收集和分析,本文也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法辅助研究。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①访谈主要集中于2021年4月。,本文访谈了10位社会工作研究生,他们是244篇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论文中10篇学位论文的作者。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如何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在论文选题过程中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对于改善论文选题有何建议。访谈内容按照统一格式整理,形成访谈记录文本。被访者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表1:被访者主要信息一览表
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
(一)集中于老年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
论文选题源于研究生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思考,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可以决定论文质量的优劣,同时研究者对于论文选题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随之不同,一个好的选题角度可以帮助研究者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通过对表2井冈山大学2016-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数量进行分析,发现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论文选题最多,达到57篇,其次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有49篇。但是如果将青少年社会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合起来③本文当中学位论文作者所接触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在校青少年(7岁至18岁),所以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与学校社会工作并列称之为一个方向。,则青少年与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论文最多,达到85篇。同时可以发现,青少年社会工作在近六年选题篇数方面变化最大,青少年社会工作方面的论文从2016年的3篇增长到2021年的18篇,数量变化幅度为15篇;其次是老年社会工作,数量变化幅度也达到14篇。民族社会工作与灾害社会工作是近两年学生中新出现的论文选题。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每一年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都有所不同,从选题变化趋势来看,后续几年的选题基本延续前面选题方向,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梳理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文本中的研究对象发现,论文选题的研究对象更偏向于农村留守人群,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儿童,这与井冈山大学地处革命老区,以及培养方向侧重农村社会工作有很大关系。在其他选题中,有一个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领域,这是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一大特色。
表2:井冈山大学2016-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数量
(二)注重回应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中国人口结构转型和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问题逐渐突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老年人养老方面的问题。从历年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偏重于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以及围绕老人的社会支持、精神慰藉、社会交往等需求实施介入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数量达到57篇。在儿童社会工作方面更偏向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比如说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抗逆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这与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有很大关系,学校主要培养在农村地区、城镇社区开展社会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在反贫困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都领域都有开展研究,论文基本上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大部分领域,回应了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养老过程中的精神慰藉、社区参与、情感支持等,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情绪管理、安全教育等问题,同时也有涉及到家庭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家庭关系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井冈山大学2016-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
续表3:井冈山大学2016-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
(三)侧重于开展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主要以介入研究为主,从井冈山大学2016-2021年的244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来看,介入研究类论文有200篇,约占82%,其中笼统写社会工作介入的论文有29篇,以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的论文有73篇,以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的论文有82篇,以社区工作方法介入的论文有16篇(参见表4)。这些学位论文的标题一般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介入XXX群体的XXX问题研究”命名,或以“XXX群体XXX的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介入研究”作为论文题目,例如《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精神慰藉研究》《学龄儿童厌学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在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介入到某类群体的某一问题中,其背后是以社会工作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预设,所以大多数学位论文主要将社会工作方法如何运用于个人或团体或社区的具体实务过程予以呈现出来,对于实务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大约占据三分之二的篇幅,甚至更大的篇幅。
表4:井冈山大学2016-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中的介入方法
(四)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特色
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融入地域环境,传承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群众工作传统,具有鲜明的革命老区特色。所以,井冈山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在设立之初就提出要创造性的将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并设置专门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专题课程进行探究,同时每年都要求学生以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为研究主题开展研究。从2016年至2021年,探讨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结合的论文一共8篇,占总论文数的3.3%,基本上每年有一至两篇这个主题的论文。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探讨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如何结合,以及结合之后在农村社区建设、反贫困、农村留守人群关爱服务、城市社区纠纷化解等方面的运用,这类学位论文的题目一般命名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结合在XXX中的应用研究”,例如《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结合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结合在城市社区纠纷化解中的应用研究》。
四、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国家最新出台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支持作用,社会工作是社会政策的专业执行者。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比较注重政策意义,在学位论文研究背景中大都会将当前国内有关某一群体的最新社会政策予以交代。十九大报告当中有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表述,学生在进行论文选题过程中会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某群体的表述予以引用以作为政策依据,同时也会收集关于某个群体、某个领域的最新政策表述,并将具体社会政策内容予以摘录。例如,近年来国家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服务方面出台了很多具体的社会政策(参见表5),这些社会政策在学生进行论文选题时被直接作为政策背景予以呈现,并使得学生的论文选题具有比较明显的政策意义。从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来看,最新社会政策对学生选题的影响比较明显,有学生在接受访谈时反映:在选题过程中确定某类群体之后,会去找到相关的政策文件来看,导师也会提醒自己去熟悉相关政策,比如说我当时选题的时候就详细看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最后确定用小组工作方法提升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适应能力。(X20210426)学生论文的选题直接提到相关政策,这方面的政策最多的主要是有关老年人服务方面的政策,关于儿童方面的社会政策引用也较多,特别是国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社会政策。除了社会政策的影响之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催生的社会性需求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论文选题,比如说当前社会在社区照顾、社区康复、贫困防范等方面的需求,也会在学生的论文选题中有明显的体现。
表5:2016-2020国家层面出台的有关老年服务方面的社会政策
(二)中观层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的培养方向
井冈山大学所在地吉安市地处江西省中部,是一个经济社会相对欠发达的城市,地方政府在社会工作方面的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点在开办之初,生源主要来自于吉安市本地,后来慢慢扩展到全国各地,但是来自吉安市及其所在省内的生源依然占据一半左右。来自地方的学生在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在当地的职业经历,以及基于实习实践进行选题。在2020年以前,很多学生依托民政部的“三区计划”以及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在当地进行毕业实习实践。吉安市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因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留守老人群体规模比较大,所以在论文选题方面,以“留守儿童”为主题词进行梳理,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位论文42篇,其中有29篇是直接关于吉安市农村留守儿童,占到所有论文总数的11.9%。学生在接受访谈过程中,也提到:学校所在这个地方留守儿童比较多,以前也有很多学长学姐做这个研究,他们也会跟我们建议这个,最重要的是我们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农村留守儿童很多,实务就是开展留守儿童服务(L20210407)。这方面的选题做的多了,也容易重复。所以在访谈学生过程中问到如何避免选题重复这个问题时,有学生反馈:这个群体的需求很多,为了避免重复,先看看已毕业的同学是怎么做的,然后再看文献寻找灵感,主题上重复有时不可避免,那只能做的更细一点(H20210103)。
井冈山大学在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城镇社区社会工作、社会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这三个方向也是立足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学校层面的研究方向会影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实践安排以及学生的研究方向选择,从而也对学生学位论文选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微观层面:学生自身知识技能及校内外导师的指导
学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不仅需要作者对本专业领域有着较为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而且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需要校内外导师对于选题进行严格把关。相对来说,学生自身对于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的话,论文选题的质量也比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自课堂学习和平常的学习积累,如果在读研之前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的话,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对扎实,因为研究生阶段一般不会再对本科阶段的知识进行普及。对于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来说,绝大部分都是跨专业学生,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不在少数,专业跨度非常大。根据对2016-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背景的统计,跨专业学生最高占比87%左右,最低也占到72%左右。通过对学生访谈发现,许多学生攻读社会工作研究生的原因主要是为提升学历,且毕业后真正从事社会工作方面工作的学生较少。他们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考研的参考书目知识和老师上课教授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掌握不足。在访谈过程中,被访学生表示:读了一年之后,自己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了解还需要深化,加之实务经验相对欠缺,开题选题比较迷茫,不过可以参照以往学长学姐的选题,虽然短时间内也想不出什么有新意的题目,但毕竟可以给自己找个方向(T20210425)。此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选择的具体领域及接触的服务对象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选题,通过查阅244篇论文及访问学生得知,论文选题基本与实习所选择的服务领域有关,特别是与所开展的实务关系密切。
校内外指导老师对于论文选题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校内指导老师。学生在选题方面有了初步想法之后,需要跟指导老师沟通,指导老师会帮助学生把握方向,进一步凝练论文选题。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会对学生的选题有所影响,特别是当学生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的时候,论文选题也会跟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有关。在访谈过程中,有学生提到:我的导师最近主要做反贫困方面的研究,我也帮忙参与收集资料和调查,从研一进来就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献,所以毕业论文选题也倾向于做这块。(Z20210425)由此可见,指导老师在研究上的引领可以使学生较快的找到选题方向。
综上,学生论文选题受到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层面的政策因素主要是为选题提供政策依据,对选题的价值意义具有明显影响;中观层面直接影响选题的群体以及实务(调查)开展地点,并且也基本框定了研究方向;微观层面主要是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影响和指导老师的引导,这方面直接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学生在选题过程中,以上三方面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交互影响:宏观层面的政策因素是学生选题的背景,中观层面的地方和学校因素是选题的基础,微观层面学生自身和指导老师的影响作用基本是以前面两个因素为前提发挥作用。
五、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趋势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呈现实务性、微观性、趋同性等特点,这是已有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结果,也反映了大多数院校社会工作硕士论文选题具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在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也有较为明显体现。当前,随着国家对于社会工作的政策发生改变,民政部门出台政策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引导社会工作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有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深入,行业对社会工作服务成效评估也越来越重视。这些社会工作发展新形势涉及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扩展、服务模式的改进、服务成效的评估等各个方面,面对这些新领域、新议题的出现,以及对照当前论文选题现状,可以预测未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趋势。
(一)农村社会工作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
从当前来看,2020年11月出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也将社会工作写入“十四五规划”中,2021年中央一号文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国家对于乡村社会建设会越来越重视,农村社会工作对于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主要是依托项目的形式进入,比如说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以及民政部“三区计划”项目,随着民政部在2020年出台政策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未来农村社会工作主要依托岗位的形式进入,服务的持续性相对更有保障。农村社会工作领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服务于农村留守人群,同时也将拓展到普通农村居民、农村家庭照顾能力提升、农村社区建设等领域。农村社会工作领域中的资源整合、伦理本土化、服务模式等话题值得深入探讨,不过这些选题对于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反思能力要求比较高。除了农村社会工作领域需要拓展之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及注重家庭教育、开展防灾减灾等背景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等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拓展。
(二)注重对服务对象问题成因的分析
当前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论文,更注重实务介入过程,直接想到社会工作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而对于研究来说,更重要的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实务介入的关键,如果不了解服务对象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很容易在介入过程中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这方面需要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比较熟悉,也需要具备社会科学的分析思维。如果以对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不仅需要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同时需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服务对象陷入困境的具体过程,在分析具体原因之后,再思考如何通过社会工作介入重塑服务对象所在的环境,提升服务对象应对困境的能力。单纯以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原因为选题,这方面的论文比较偏重社会学,即解释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也需要跳出单纯进行实务介入的惯性思维窠臼,真正实现对服务群体问题成因的研究。
(三)开展对社会工作支持性服务的研究
社会工作研究可以分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和支持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前者主要是直接对社会工作介入过程进行研究,后者主要对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的相关支持性服务进行研究,本文称之为社会工作支持性服务的研究。如果将社会工作服务视为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其中就会涉及社会工作者如何进入服务情境,进入服务情境之后如何与相关主体合作,如何开展需求评估,如何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相关服务,以及在服务过程中如何链接资源,如何与服务相关方进行沟通合作,以及服务结案通常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等等。总之,社会工作支持性服务研究主要是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本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看待,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工作者如何开展服务这一环节。这方面的社会工作研究选题在未来也将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可以看到用“嵌入性理论”研究社会工作者如何进入服务情境,以及进入之后如何与服务情境中的相关力量进行合作。这方面的选题需要研究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将社会工作服务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这样就能够产生更多有新意的研究选题,也将有助于通过研究拓展对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解。
(四)服务成效研究将是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深入,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资助方、执行方、评估方将越来越关注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对于服务成效的研究,直接影响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认可,以及影响未来是否继续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对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者来说,需要找到更合适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当前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侧重功能主义取向,即认为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帮助提升服务对象的某些能力,缓解或解决现实中的某些社会问题,这个介入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以及服务对象的改变是否因为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的运用而导致,这需要有明确的证据,以及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分析干预的过程及产生的成效。所以循证社会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未来社会工作研究者可以对某项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进行研究、依据证据资料深入剖析服务需求的评估、服务过程的设计与执行,以及分析成效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