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
2022-01-05温丽丽张书颖郭君通讯作者李建宇史萌郝倩茹
温丽丽 张书颖 郭君通讯作者 李建宇 史萌 郝倩茹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52)
随着胃癌发病率的逐年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终对家庭照顾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胃癌患者来说,因为受到该疾病的影响,不仅生理方面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心理方面更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不良情绪会持续蔓延,情绪变化异常,同时也会有波动频繁的情况。而除了胃癌患者以外,实际的家庭照顾者,同样会因为患者罹患胃癌而受到刺激,不仅会在生理方面出现应激反应,在心理方面也会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对死亡的预知会直接导致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产生不可抑制的悲伤。所谓预期性悲伤,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自身感知而发现在自己心中非常重要的人可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从而导致自身情感反应发生变化,理智和行为也会做出相应改变。对于家庭照顾者来说,其面对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所产生的想法,还有对胃癌患者死亡的看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其在实际面对胃癌患者死亡会做出的相关反应,同时更会对胃癌患者产生诸多影响,促使胃癌患者面对死亡的心态发生变化,甚至是在进行治疗抉择时,也会受到此方面的影响[1]。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确诊为癌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共计100 例,探讨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现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于我院确诊为癌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共计100 例,其中男53 人,女47 人。年龄18岁~72 岁,平均年龄(42.52 岁±10.49 岁)。婚姻状况:已婚78人,未婚及其他22 人。文化程度:大专及大专以上34 人、大专以下66 人。宗教信仰:无79 人,有21 人。与患者的社会关系:夫妻50 人,子女14 人,父母30 人,兄弟姐妹6 人。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死亡态度调查问卷。癌症终末期治疗及死亡态度问卷为自行设计,包括6 个小项,均采取1 级~5 级评分,满分30 分。
1.2.2 预期性悲伤评估。预期性悲伤量表(Anticipatory Grief Scale,AGS)最早用于评估认知症患者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程度,现已在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人群中进行应用。中文版AGS 包括27 个条目,7 个维度,以Likert1~5 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代表预期性悲伤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家庭照顾着预期性悲伤得分情况
预期性悲伤量表总体得分为(76.43±15.52)分,各维度条目均分具体见表1。
表1 患者家庭照顾着预期性悲伤得分情况()
?
2.2 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比较
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死亡态度调查评分平均为(23.21±4.52)分,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死亡态度与预期性悲伤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 为0.468,P<0.05。即死亡态度评分越高,其预期性悲伤水平越高。具体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比较(rs)
3 讨论
胃癌疾病作为现阶段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关键性疾病之一,其疾病发生的概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据首位。当胃癌确诊以后,对于患者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目前,癌症的治愈率相对之下是比较低的,而且费用也是不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家庭的压力会逐渐增大。一旦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便会使得患者不得不面对死亡,而且该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基于该疾病之下,很多未来的规划都将难以实现,这些方面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家庭照顾者产生预期性悲伤。预期性悲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应对患者预期死亡时产生的一系列情绪变化,或者是在受到丧失的刺激时产生的一些社会重组现象。有研究[2]将预期性悲伤进行定义,具体是指在失去之前出现的一些悲伤情绪,这种悲伤不同于丧失之后的悲伤。还有学者指出,关于预期性悲伤的反应应该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多维度的过程[3]。
每个人到最后都会经历一个临终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而对于胃癌患者来说,晚期阶段会促使其自身经历非常多的痛苦,患者不仅会受到病痛的折磨,而且心理上对于死亡的恐惧也会时常存在。此时,患者最需要的是接受临终关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帮助患者减轻或者是缓解身体上的疼痛,并且促使患者忘却对死亡的恐惧,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留有足够的尊严。但是我国目前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而且由于起步较晚,使得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与此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家本位思想,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对人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基于此种思想之下,使得患者在进行癌症的医疗行为决策时,关键还是在于家庭照顾者的实际态度和具体意见。这也就是说,患者的自主权严重丧失,更多时候是由家庭照顾者来做相关决定。胃癌一经诊断,整个家庭会遭受巨大打击,而且平静的生活也会被打破,患者病情的一步步恶化,会逐渐吞噬家庭照顾者的神经,促使其逐渐变得脆弱不堪,并开始不断思考死亡,并促使其自身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预期性悲伤的出现,不仅会促使家庭照顾者发生生理上的不适,更会引发心理上的不适,同时还会导致其行为出现变化[4]。
事实上,死亡的过程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对于即将死亡的患者,作为家庭照顾者,最需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维护患者尊严,进而促使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能够过得开心和体面。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量表总体得分平均为(76.43±15.52)分,死亡态度调查评分平均为(23.21±4.52)分,其死亡态度与预期性悲伤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 为0.468,P<0.05,即死亡态度评分越高,其预期性悲伤水平越高,对有较高死亡态度评分的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可能已经存在,临床工作者应早期识别及时给予帮助。胃癌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且该疾病非常难治愈,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当患者罹患胃癌时,家庭照顾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预期性悲伤,而这种预期性悲伤现状是需要重视和关注的,因为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家庭照顾者对于死亡的态度和对于死亡的认知需要进行明确,这关系到其实际的照顾能力,也关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非常有必要去识别预期悲伤反应,这样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依据,从具有针对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支持性干预,促使家庭照顾者始终保持最佳健康状态,从而解决其自身对于生命伦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也能够做好转变,开始兼顾“类的本位”,不再以“生存”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实际的生存质量上。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预期性悲伤情绪,其死亡态度评分处于中上等水平,预期性悲伤水平与死亡态度评分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