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析
——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

2022-01-05卓志伟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实验组动作

卓志伟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使体育教育效果最优化,是体育教育改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经验,进行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有效教学的设计,并通过实验检验教学的效果,以指导与优化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京体育学院健美操普修课有效教学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别以“高校有效教学”“大学有效教学”“体育有效教学”“高校体育有效教学”“健美操+有效教学”“武术+有效教学”“排球+有效教学”“健美操教学”“教学设计”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并翻阅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书籍,归纳、整理、分析前人的研究结果,为本文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与多个高校的教授及专业健美操教师探讨了健美操课程有效教学的相关问题及教学设计方案。

1.2.3 问卷调查法依据体育院校健美操教学大纲及健美操课程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调查问卷。对南京体育学院2015级休闲体育系健美操普修课2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72份问卷,回收72份问卷,有效问卷7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1.2.4 教学实验法(1)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确定本次课的显性及隐性教学目标;其次,对健美操练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确定教学起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多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最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反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师应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具体教学设计思路见图1。(2)教学目标:①使2/3的学生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跳出8×8拍的第1组合动作;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③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培养集体意识。(3)教学内容:新编大众健身操二级套路第一组合(8×8拍),组成组合的基本动作有交叉步、走步、漫步、并步。动作特点为动作相对简单;呈对称性,即一个组合的前4×8拍和后4×8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有简单的动作方向和路线的变化;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练习很好地掌握动作技术。(4)实验对象:本文随机选择南京体育学院2015级休闲体育系的非健美操专项2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选择2个班级各36个人进行教学实验。教师在教学实验开始前对参与教学实验的2个班的学生进行简单的访谈式调研,了解所有学生都没有学习健美操及参与健美操活动的经验。(5)实验时间: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18周课,共56学时。(6)实验过程:将1班作为实验组,2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都为新编大众健身操二级套路组合、组合创编和健美操基本理论知识。实验组进行健美操有效教学;对照组仍然按照传统健美操教学,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进行。2班学生都由笔者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和进度基本保持一致。(7)实验效果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技能评价内容一致,都为第三套大众健美操等级标准二级套路、青春校园系列健身操《青春魅力》及健美操教学能力测试内容为32个8拍带操。为了有利于数据的分析,2组采用同一个评价标准。

图1 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设计思路

1.2.5 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 2003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体育学院健美操普修课有效教学设计案例

以新编大众健身操二级套路第一组合动作为例,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1.1 开始部分教师集合整队,师生

问好,清点人数,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准备部分为有氧操练习,以第一组合基本步伐为有氧操主要内容,通过金字塔法逐渐练习第一组合基本步伐,最后进行简单拉伸。此部分的目的是学生在准备活动中初步体验本节课组合中基本步伐的动作。

2.1.2 基本部分教师完整示范4×8拍动作,并分解教学4×8拍动作,学生通过基本动作体验动作组合的习得过程并掌握动作,学生可以通过路线、方向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动作组合。教师根据学生水平情况进行分组练习,4~6人为1组,将掌握动作能力差的与动作能力强的学生混合编组,每小组推荐1名小组长(动作习得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负责管理小组中所有成员的动作练习。小组的任务:练习教师所教4×8拍动作组合,在熟练的基础上小组进行自我动作迁移,进行后4×8拍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合作,采取一名学生跳,其他学生进行纠错和指导的模式,最终实现整个小组成员对动作的掌握和熟练。教师针对存在的动作问题进行纠错,学生不断练习,熟练动作技术,最后跟随音乐练习8×8拍的动作。随后进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2.1.3 结束部分学生跟随舒缓的音乐进行拉伸放松。教师点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小组组织评价,小组长针对小组成员的参与的态度、积极性及动作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小组成员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安排小组成员进行练习和复习,避免遗忘,并告知学生将练习的过程通过视频拍摄的方式传送到班级微信群。

2.1.4 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是对教学掌握情况的反馈,可以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因此教学评价应安排在课程的各个环节。教学评价体现“主体性”原则、过程性评价原则,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还要注重对参与过程和学生发展的评价。

2.2 健美操技术技能考核标准

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健美操技术技能考核包括大众健身操锻炼标准二级套路和青春校园系列健身操《青春魅力》及带操(4×8拍的组合带操及口令)。因为健美操属于艺术类体育项目,在考核上会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在最后考核的时候可以邀请2位教师进行打分,最终成绩取平均分。

教学技术考核在教学结束最后一周进行,采用《全国大众健美操比赛评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根据《规则》,成套动作满分为100 分,分别从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熟练性、身体协调性、动作表现力、动作和音乐5个方面对学生的技术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及扣分如下表1所示。

表1 健美操技术考核评价标准及扣分表

领操考核在平时进行,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行编4×8拍的健美操动作,并且在健美操课程准备活动中采用俱乐部教学法进行领操练习,使学生掌握带操流程,如A+B→C+D→A+B+C+D;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俱乐部教学方法和基本教学口令提示。同时实验班利用网络,建立班级微信群,对领操课外练习的情况进在群里进行反馈,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地跟踪与反馈。

2.3 南京体育学院健美操普修课有效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2.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健美操技术技能成绩分析健美操技术技能成绩反映了学生对健美操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对教学进行反馈。学生对技术技能掌握得快,说明教学过程具有较高的效率、较好的效果。表2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健美操领操成绩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健美操技术考试不存在差异性。分析可知,领操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应与实验班微信群的建立有关,通过微信群教师能够对实验班学生的课外练习进行很好的监督和反馈,说明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表2 健美操技术技能成绩统计表 N=72

2.3.2 学生对健美操教学的课堂评价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实验组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健美操教学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健美操教学评价能体现考核的公平性;健美操课程目标明确,学生能够清楚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健美操教学对掌握健美操技带操和口令教学等方面有显著的帮助;在课堂上能够与同伴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健美操水平;健美操有效教学设计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且多数实验班学生表示喜欢健美操项目。从实验组的调查结果来看,健美操有效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教学,在提高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而对照组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健美操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其较快掌握健美操技术技能,你在课堂上经常和同伴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学生肯定了传统教学法在基本的技术技能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动作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下更容易、更快地习得动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方法无好坏,关键在于是否合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教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实验发现,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让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中,能够非常清楚每节课的任务并且很好地调动自身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多样化的互动和分组练习,不仅提高了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的趣味性,也培养了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

教学方法无对错,在于使用是否得当。教师应在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发挥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实验组动作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下一个动作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