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及解决方法

2022-01-04毛燕飞

速读·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问题及策略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

毛燕飞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关系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顺应学生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内容,抓住问题的关键点,逐一解决、各个击破;最后,要教会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巩固学习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及策略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题型。应用题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有限。教师普遍认为应用题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本文针对目前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数学在教学时,一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规律,旨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去分析题目、讲解题目,忽略学生的反馈,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认为数学应用题文字较多,枯燥乏味,课堂氛围压抑,学习效果不佳。应用题是一种综合型题目,会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在解题时需要较高的语言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不健全,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做题时无法准确理解题干的含义,审题还未全部理解就匆忙解题,最终导致回答错误。反复出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普遍存在抵触心理。应用题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和现实生活融会贯通。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通常以教材为主,习题册为辅、考试的正确率为终极目标。这不仅忽略了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更是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段时间后,学生面对同样的题目仍是毫无头绪,在生活中遇到相似问题也束手无策。

二、应用题教学中解题的策略

(一)顺应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改的教育制度与以往不同。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的过程。新课改下的教育更侧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应用题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思维才会变得活跃,解题思路便会豁然开朗。应用题普遍文字会更多一些,比较枯燥乏味,而且部分题目比较抽象。如果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先选择画图法来吸引学生。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有一道这样的例题:张小华和赵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张小华向东走,速度为60m/min,赵丽向西走,速度是55m/min,经过3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笔者在给学生讲解例题时发现,只凭借文字很难让学生想象并了解题目中各个人物的方向与速度,如果通过画图法,能更直观地表达题目内容,让学生产生探究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正确引导,抓住解题关键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学生独立解题,学生可能会耗时很久,甚至放弃解题。因此,教师要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抓住题干重点,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应用题题干比较长,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解题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分析题干,捋清思路。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逐句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并提示该条件可能的设置意图,让学生根据意图推断可能出现的相关结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优先考虑如果想要得出题干结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进而带着问题去仔细查阅题干,找出有用的已知信息。其次,教师要多多利用鼓励法。由于学生具有认知差异性,他们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有一部分同学不愿意寻求老师的帮助甚至中途放弃。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坚持学习,坚定学习的信心,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鼓励法。通过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品质之一。”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使学生相信自己最终可以突破应用题这道难关,顺利掌握应用题的解题要点。

(三)根据题目特点,丰富解题方法

多年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方法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这也导致了学生普遍认为应用题难学,教师也认为应用题难教,应用题似乎是数学教学中难以攻克的問题。由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范围和难度都在不断扩大。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适应当代的教学特点,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灵活传授解题办法。比如,在给四年级学生讲解平均数时,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带一袋铅笔,在上课时让一个学生帮忙将袋子里的铅笔分给全班同学。为了公平起见,每个人既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于是这名同学就先给每个同学发一支,发现还有剩余,就重新为每个同学再发一次。然后笔者告诉大家,原来袋子里铅笔的数量就叫“总数量”,而全班学生的人数就叫“总份数”,那么现在每个人拥有的铅笔个数就叫“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学生便快速、清楚地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体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步骤。教师要找准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正确方向,要敢于啃“硬骨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洪新.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

[2]李亚君.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3).

[3]邹秀娟.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9(06).

猜你喜欢

问题及策略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分析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策略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