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的感知时间内涵与概念生成
2022-01-04罗健京廖光蓉
罗健京,廖光蓉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1.引言
时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生活中时间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霍恩比编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对Time一词的其中两种解释,一是“分钟、小时、年等”,二是“次;事件”[1]2189。这两种解释一个是计量时间,一个是事件时间。然而,由于时间的本质很难用实验手段来直接验证,所以人们对它的探讨仅限于个人的感觉和经验。每个人的感觉和经验不尽相同,因而每个人对时间的解释千差万别,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此,我们在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
1.1已有研究述评
已有对时间的探索主要围绕“时间是什么”和“时间概念从何而来”进行,据此我们可以将已有研究分为时间观和时间概念生成研究。
1.1.1三类时间观
关于时间是什么,哲学、物理学和语言学都持有各自的看法,因此也形成了三类时间观。哲学对时间的研究有三次大的进展,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本体论、认识论和人类学[2]1-9,[3]2。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时间是什么”的问题,他说“时间是关于前和后运动的数”[4]387,[5]127,[6]84,“是运动和运动存在的尺度”[4]388,[5]129,[6]84。认识论时期,笛卡尔将“我思”作为认识的基础,认为时间是一种思维方式[3]96。康德在笛卡尔的理论基础上认为空间和时间不是概念,而是“直觉(intuition)”的两种形式。他将空间和时间当作我们理解经验的维度[7]273,[3]2。时间在他们看来与空间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形式,人们用时空来作为衡量经验的标尺。康德看到了时间的客观性,肯定了人的认识作用。人类学时期,海德格尔[8]19、24,[9]447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提出,时间是此在,也就是人的存在。他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计数时间,结合时间性来讨论此在的生存状态,得出人即时间的结论。
牛顿[10]27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东西,提出了所谓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绝对时间是物质位置次序的衡量,有着无限的过去和未来,且这个标准在整个宇宙都是统一的,不以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爱因斯坦对于时间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了一步。他在相对论中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绝对的“时间”或“空间”,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的,时间并不如牛顿所说有无限的过去和将来,而是有其起止的[11]8-13。
时间不仅是哲学研究的范畴,也是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例如,Suzanne[12]7-8对自然语言中时间的界定是基于体验的心智机构,它是事件、状态或动作变化的线性顺序。Declerck[13]269-310认为时间不是客观物理实体,它可以体现英语使用者对时间的概念化方式。Evans[14]75-87提出时间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 of Time),认为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功能语义场。Langacker首次区分了“感知时间”(conceived time)和“加工时间”(processing time)[15]79、110,“感知时间”就是作为概念化客体的时间;而“加工时间”是作为概念化媒介的时间[15]79、110。
1.1.2 时间概念生成
关于时间概念的生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Lakoff的“时空隐喻”假说。Lakoff[16]57-60、119在其代表作“MetaphorsWeLiveby”一书的第十二章“我们的概念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中论及,人类能最直接、最优先理解的概念是简单的空间概念,比如“上”和“下”的概念。 而对于时间的经验积累几乎全部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理解,将时间概念空间化,例如,“time is a moving object”“time is a container”和“time is money”等隐喻。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反映在语言上,人类通常用具体的空间概念去概念化更为抽象的时间,比如“the day before/after”,遵循最基本的概念隐喻机制“time is space”。Fauconnier and Turner[17]55也提到,时空隐喻是适用于全人类基本隐喻,它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真实地存在并固化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中。Chris Sinha[18]152基于对亚马逊雨林深处的阿莫达瓦部落的语言和文化进行调查,提出了Mediated Mapping Hypothesis(MMH)。他发现这个部落使用的语言缺少相关结构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不像我们可以表达诸如 “工作一整夜” 这样的想法。他们语言的映射机制需要以数概念和计数系统为媒介,才能使受事件支配的时间概念转变为时间概念系统。
1.2 研究问题
综观已有研究,一方面,Langacker并没有在区分“感知时间”和“加工时间”的基础上,提出“感知时间”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加工时间”的生成。另一方面,Lakoff的时空隐喻假说意味着所有的时间概念都是与空间概念对应的,这对于与时间相关的介词词组(at night)、名词词组(the day before/after)所表征的时间概念的生成具有解释力,然而对于由动词的时体形式表征的时间概念的生成,以及时间名词例如day、month、 year、minute等简单形式单位所表达的时间概念的生成却无能为力。另外,Lakoff的时空隐喻观容易被误解为是空间在先,即先有空间后有时间,时间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它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然而,如果时间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谈论时间的概念化时,概念化就没有客体对象的存在。Chris Sinha首次挑战“时空隐喻”这一普遍接受的映射假说,提出了Mediated Mapping Hypothesis(MMH)。Sinha的首次挑战对我们理解具有启发性,他告诉我们时间概念并不一定直接对应于空间概念。
时间是人类共有的基本范畴,尽管时间表达因语言而异,但人类在时间概念层面总体上是一致的。因此,不论是英语,还是与英语同为印欧语系的德语,甚至是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语言中的时间都主要由动词的时体范畴和名词来表征。然而,为什么时间概念投射到语言中主要用动词的时体范畴和名词来表征,什么样的时间概念投射到语言中用动词的时体形式表征,什么样的时间概念投射到语言中用名词表征,已有研究鲜有回答。
可见,前人尚未从语言现象出发,从认知的视角结合哲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普遍认知规律提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学时间观,并在时间观的基础上谈时间概念的生成。鉴此,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范畴化和概念化理论的指导下,着眼于生成,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语言事实的感知时间是什么?(2)时间概念是如何生成的?
2.基于语言事实的时间观
时间是世界上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那么,对语言中与时间有关的事实进行广泛调查,我们提出了基于语言事实的感知时间的内涵。
2.1与时间有关的语言事实
根据语法形式,英德汉三种语言中与时间有关的语言事实大体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动词的时体范畴、名词、副词和形容词。其中,动词的时体范畴与时间名词最为普遍。
语言中用动词时体范畴来表示时间或时间关系,亦即过去(先时)、现在(同时)和将来(后时)。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中的动词必定以某种时体形式来呈现,表达动作发生时间。例如,英德汉用动词的现在时体形式来表示“现在”或“同时”;英德汉用动词的过去时体形式来表示“过去”或“先时”;英德汉用将来表达式来表示“将来”或“后时”。这里要做特别说明的是,汉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表现形式是词汇手段,因此殊异于印欧语系。
语言中用时间名词来表示时点或时段,因此时间名词多为时间度量单位。例如,英语中用名词或名词词组day、year、month、hour、minute、second、century、two seconds later、the day before等;德语中用名词Jahr(年)、Monat(月)、Tag(天)、Stunde(时)、Sekunde(秒)、Jahrhundert(世纪)、nach einer Stunde(一小时之后)等;汉语用名词年、月、日、时、分、秒、世纪、一年内、三天后等来表示时点或时段。
除了动词的时体范畴和时间名词,一部分的副词和形容词也能表征时间。语言中用时间副词来表示时频或时长。例如英语用often、once、twice等副词,德语用oft、einmal、zweimal、manchmal等副词,汉语用经常、往往、偶尔、两次、每天等副词来表示时频。英语用at once、lately、recently、now等副词,德语用sofort、gleich、bald等副词,汉语用马上、立刻、刚刚、暂时、永久等副词来表示时长。语言中用表时间义的形容词来形容时间的先后。例如英语用early、former、previous等形容词,德语用früh,汉语用早来形容先时关系,英语用late,德语用spät,汉语用晚、迟等形容词来形容后时关系。
对语言中表示时间的动词的时体范畴、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以及表示时间义的形容词等语言事实进行归纳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的时间不尽相同。动词时体范畴所表征的时间是时间或时间关系,名词所表征的时间是时点或时段,形容词和副词所表征的时间是时频、时长以及时序。按照认知语言学所持的语言是人类认知与世界存在二者互动的产物这一基本观点,从时间本体在语言中由动词时体范畴表征这一事实可以推知时间与动词所表征的事物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2.2感知时间的内涵
这里有必要区分两个概念。所谓时间的内涵指的是“感知时间”[15]79、110,也就是作为概念化对象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时间;而通常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指的是“加工时间”,是人类对感知时间进行认知加工后生成的时间概念[15]79、110。“感知时间”与“加工时间”的不同可以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诠释:“让你坐在美女旁边一小时,你感觉就像一分钟,而让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一分钟,你感觉就像一小时。”这说明“感知时间”是客观不变的,但由于人类的主观加工产生出了不同的“时间概念”。因此,要探究时间的本质,就必须深入客观世界中的“感知时间”。
2.2.1过程的界定
基于与时间有关的语言事实,我们知道没有物质运动就无所谓“时间”。世界之内的存在者是事物[19]74,事物包括宇宙天体、人类等存在之万物。事物的存在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事物与事物之间以相对运动的方式存在,因而它们之间的运动变化就有了相对的先后顺序,有顺序就自然存在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具体说来这个运动的过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过程中客体以运动或状态的方式存在。每个运动事件都涉及一个被移位的实体,这个实体就是客体,世界之内的存在者都是运动的客体。恩格斯说:“物质的不动的状态,是最空洞和最荒唐的观念之一。”[20]66可见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因此,运动一定是事物的运动,事物又一定以运动的方式存在。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14中指出:“运动有六种:生成、毁灭、增加、减少、变化以及位移。”[21]42所以,运动不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位移”(movement),或者是“位置的变化”,还可以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性质或状态的变化。状态变化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运动变化,只是不易被人类觉察(例如,霜叶红了),不同状态的叠加就是运动变化。其二,过程中客体的运动变化有其先后顺序,有顺序就自然存在起点和终点。所谓“先后顺序”就是客体的“运动过程”是不可逆的,该“运动过程”一旦完成,则将永远完成。例如球从A点到B点是一个过程,从B点回到A点又是另一个过程;再从A点到B点则是第三个过程。每一个过程无论其内容与其他运动过程多么一致,都是物质运动该过程所独有或唯一的。因此,过程本质上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有顺序或有其起止点的运动变化。从宏观上看,事物的运动变化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过程;从微观上看,事物运动变化中的每一个阶段亦是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大过程是由许多小过程构成的。
2.2.2感知时间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过程
现代科学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整个宇宙或世界的存在即是一个过程。宇宙是运动的、膨胀的,并且是从一个有限的过去开始并将在有限的将来终结[22]44。宇宙开始于一个致密而微小的“奇点”,在“奇点”的状态下,不仅没有任何天体,没有物质粒子,也没有时间和空间,但却孕育着全部宇宙[11]8-13。大约一百亿年前,由于量子涨落,这个“奇点”膨胀而发生了爆炸,从而“炸”出了时间、空间和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23]9-15,[22]148-154。宇宙的演变从大爆炸开始到现在已有150亿年,其中的进化都是有先后顺序的,从开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然后依次是天体演化、地质演变、生物进化、社会进化[11]8-13,这里每个运动变化的阶段又是一个个的过程,世界存在的过程就是由这一个个的小过程组成的。最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又会再次在大挤压的作用下坍塌、收缩,所有事物运动聚拢到一起,宇宙变小,直至停止运动回归为一个极致密度的“黑洞”,走向末日[24]115-142,[22]191-192。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太空和时间从“大爆炸”开始,在黑洞中结束。从“奇点大爆炸”到“黑洞”是一个过程。时间与客观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时间与客观世界同时诞生,并与客观世界的存在共存。
2.2.2.1感知时间是宇宙天体存在的过程
宇宙天体的存在是过程。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存在是一个过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球公转的赤道平面与地球自转的黄道平面形成黄赤夹角,致使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纬度存在周年变化,导致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从而确定了天文四季。根据地理常识,我们知道太阳在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直射地球赤道,此时昼夜平分,人们将此过程称为“春分”和“秋分”时节。“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大约在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地球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最高,白昼最长,该运动位置为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南极圈内出现只有黑夜没有白昼的现象,这天又称为南极圈的“极夜”。而当太阳直射点在12月22日移至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最低,白昼最短,进入“冬至”时节,在南极圈内出现只有白昼没有黑夜的现象,这天被称为南极圈的“极昼”[25]235。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存在也是一个过程。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随着月球与地球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当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部分正对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当月球没被太阳照亮的那部分正对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亮阴暗的一面;有时人们看到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时看到的小一些,据此人们归纳出了月球不同的位相[26]238。月球的位相变化的顺序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整个月相从“新月”到下一次“新月”的变化是一次先后有序的过程,而其中的每一次变化(例如,从“新月”到“娥眉月”)又都是一个小过程。现代人受天体存在的过程的启发发明了钟表这种计时工具。钟表的外形就像是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是一个圆形。钟表面上表示钟点的数字就好比天上一颗颗的星星。天文学家通过测定地球与星星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准确的时刻。地球自转时,大钟上的指针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也朝一个方向跳动。当地球自转到与其中一颗星星在一条直线上时,天文学家也就计算出了钟点数,参照这一现象,人们设定钟表指针指向某一钟点时就是几点。已经转过的过程是过去,正在经过的过程是现在,还未转过的过程就是将来。
2.2.2.2感知时间是人类存在的过程
地球上人的存在也是一个过程,只是宇宙天体的运动相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来说更为漫长。人类存在的过程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行为变化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行为,人的存在过程又可被大致分成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前半生、后半生等不同的时间阶段。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变化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历了初生时全身红色的“赤子”,不满周岁还被裹在襁褓中的“襁褓”,两至三岁开始呵呵笑可以提抱的“孩提”,七八岁脱去乳牙长出恒牙的“始龀”“龆年”(男八岁)或“髫年”(女七岁),整个儿童时期的头发梳成两个发髻或头发下垂的“总角”和“垂髫”,满十岁出入学的学童正值“幼学”。女子十五岁是头发上可以插簪子准备出嫁的“及笄”,男子十五岁“束发”。男子到了二十岁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行冠礼称“弱冠”,女子二十岁为“桃李年华”。三十岁学有所成、志向明确是“而立之年”,四十岁无疑无虑是“不惑之年”,五十岁是已经历经酸甜苦辣、看清生命真谛的“天命之年”和不断回顾、反省、总结自我的“知非之年”。到了六十岁,古代干支历中六十年为一甲子,经过六十年的磨炼,无惧逆耳之言时为“花甲之年”或“耳顺”。七十岁是自古以来稀少的年岁,故称“古稀”。八十至九十是高龄的“耄耋之年”。其中,反映了人的体貌变化的有:赤子、始龀、龆年、髫年、黄口、桃李年华;反映了人的心理变化的有: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知非之年、耳顺;反映了人的装束变化的有:襁褓、总角、垂髫、及笄、束发、弱冠;反映了人的行为变化的有:孩提、幼学;反映了人的年岁变化的有: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这些都是古代人们根据自身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的阶段性行为和身心特征的先后变化所划分的不同阶段和过程。人与人之间婚姻关系的存在是过程。例如,结婚的头一年婚姻关系刚建立,关系如纸一样薄是“纸婚(Paper wedding)”;第二年关系稍有深厚,像比纸略微厚实的棉,称为“棉婚”(Cotton wedding);到了婚姻关系的第六年,夫妻感情已经磨炼成了坚硬的铁石,禁得起考验,这时为“铁婚”(Iron wedding);过了第六年到第七年时,关系又进化为“铜婚”(Bronze wedding),此时夫妻关系就像比较不易生锈的铜一样结实[27]125。
2.2.2.3感知时间是其他具体事物存在的过程
蝴蝶要成为一只展翅飞舞的蝴蝶要先后经过幼虫、蛹和成虫这三个运动变化阶段。植物的生长也要经过种子发芽、开枝散叶和开花结果。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长年累月的农事体验让人们总结出了我国特有的历法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民根据由宇宙天体运动所造成的地球上具体事物的变化而生成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农民在农耕体验过程中观察到,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活动有一定的季节时令,其活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它们的存在过程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农民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将世界存在的过程分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人们根据冷热温度变化将世界存在的过程分为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人们根据雨雪天气变化将世界存在的过程分为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人们根据蛰伏的冬眠动物的苏醒与始鸣、人们外出踏青、农作物愈加成熟饱满、农作物成熟并开始播种等物候现象和农耕活动将世界存在的过程进行划分,最终生成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都按照具体事物存在的过程有序地进行着,一个节气的结束标志着下一个节气的开始。二十四节令来自农民对周遭事物存在过程的体验和认知,之后又反过来成为它们务农的指南针,帮助人们预知气候变化,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昼夜交替、寒暑易节、斗转星移到自然界众多生物的兴衰枯荣,乃至人类自身的世代繁衍,生老病死,世界万物的存在就是由一个个连续性的运动变化依次构成的过程,其运动变化的顺序不可逆,具有起止与先后性。世界存在的过程就是时间。
3.时间概念的生成
时间概念,也就是加工时间又是如何生成的呢?在人类产生之前,时间只是一种自然流逝的时间,客观世界中时间结构同时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有无开端的时候指的是感知时间。自人类诞生之后,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存在的过程成了人类的感知对象,通过人们反复的体验和反复感知,人们认识了这类事物存在的过程的共性特征,并将它们范畴化为一个事物有其起止点的运动变化范畴,即事物运动范畴。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存在的过程隐喻投射到概念域,其结果就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世界存在的过程”这一概念,时间概念就此生成。
由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不同部分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产生出不同的“时间概念”。最终,人们把时间的概念系统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语言世界里的时间概念表达[28]1。动词时体范畴所表征的时间概念是对世界存在的过程与认知者所处位置之间的先后关系进行认知所形成的时间概念,即时态概念,它是一个原型语义范畴,其原型来自对世界存在的过程本身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名词所表征的时间概念是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定量切分进行认知所形成的时量概念。形容词和副词所表征的时间概念是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发生频次、进展快慢和长度等进行认知所形成的时间属性概念。下文以这三类时间概念为主线来论述时间概念的生成。
3.1时态概念的生成
时态概念的生成是认知者以自身为参照对世界存在的过程本身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正如缺乏一个相对差异化的参照物,就无法感知运动,对世界存在的过程进行认知也需要“参照物”,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观察者。也就是说,时间是通过某种选定的物质运动过程来计量的,把其他一切物质的运动过程与这个选定的过程进行比较,判别和排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运动的快慢程度,从而对它们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29]321。观察者在反复体验和反复感知事物有先后起止的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身所设定的位点为参照对事物运动的过程进行切分。这样一来,人们在观念上把时间看作是一个单向度向前延伸、不可逆转的轴线,并且以自身为参照点,对时间进行现在、过去以及将来的定位[28]1。过去的行为,是认知者所处参照位置之前的那部分世界存在的过程。现在的行为,是包括认知者所处参照位置并向过去和将来延伸的那部分运动变化的过程。将来的行为,是认知者所处参照位置之后的那部分世界存在的过程。人类将自身已经体验过的运动过程范畴化为一种“先时关系”或“过去”范畴;将正在体验的运动过程范畴化为一种“同时关系”或“现在”范畴;将未曾体验的那部分运动过程范畴化为一种“后时关系”或“将来”范畴,然后对三类范畴分别进行概念化对应产出“先时(过去)”“同时(现在)”“后时(将来)”这三种时态概念(如图1)。因此,动词时体范畴所表征的时间(即时体概念)是对世界存在/运动的过程与认知者所处位置(参照时点)之间的先后关系进行认知所形成的时间概念,即时态概念。
图1 时态概念的生成
动词时体范畴表示的时间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过程直接关联,它所指的过去、现在或将来正是过程本身,亦即时间本体。其中,体概念指的是动作在整个过程中的发生或延续的状态概念,它可以是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这四种体概念。下文以一般体为例,主要探讨时概念的生成。
a.英语:He often calls him. / I live in Changsha.
德语:Sie telefoniert oft mit ihm./ Ich lebe in Changsha.
汉语:她们经常打电话给他。/我住在长沙。
b.英语:She called him.
德语:Sie telefonierte mit ihm.
汉语:她打了/过电话给他。
c.英语:She will/might/… call him.
德语:Sie wird mit ihm telefonieren.
汉语:她将/要/…打电话给他。
例如(a)中的动词现在时一般体范畴表示的“现在”或“同时关系”就是动词所表示的“打电话”这一动作在认知者所处位置经常发生,或者是“居住”这一动作在认知者所处位置的延续。(b)中动词过去时一般体范畴表示的“过去”或“先时关系”就是指动词所表示的“打电话”这一行为发生在认知者所处位置之前。(c)中动词时体范畴表示的“将来”或“后时关系”指的就是动词所表示的“打电话”这一行为发生在将来。
3.2时量概念的生成
时量概念的生成是认知者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量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度量”是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测出并被理解的一个概念,如一个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首先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并用测量工具测出具体数据。世界存在的过程是客体运动变化的过程,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其运动变化一定有量的积累,也就是“运动了多少”的度量问题,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宇宙天体存在的过程就是漫长的量的累计,例如地球以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的方式存在。世界以运动的方式(自转与公转)而存在。世界的运动方式以其他事物(星球)的运动方式互为参照,世界的存在过程就根据这些参照被范畴化为不同层次的子过程,这些不同层次的子过程就构成了包含不同层次的概念的时间概念系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以公转一周为参照将世界存在过程范畴化为“年”;月球围绕地球转,以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周为参照将世界存在过程范畴化为“月”;地球有自转,以自转一周为参照将世界存在过程范畴化为“天”。 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按铯原子的性质对秒的定义成为国际单位制的唯一定义:地面状态的铯-133原子在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30]901;[31]1307。也就是说,这9,192,631,770个周期的运动量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秒”。根据“秒”这一基本单位的确定,人们才可以更为精确地计算出“分”和“小时”等时量概念。钟表一般有三类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秒钟跳动一下是一“秒”,秒针绕轴心跳动六十下就是一“分钟”,分针相应移动一次。分针绕轴心转动六十下,此时时针跳动一个字就是一“小时”。可见,基本时间单位的界定需要通过对事物运动的量的切分来实现。认知者对这些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行量化和切分的结果是形成了许多抽象的单位概念,例如,年、月、日、时、分、秒等(如图2)。因此,时间名词所表示的时间概念生成于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单位切分和量化。
图2 时量概念的生成
名词虽然指向事物,不指向行为过程,但是时间名词表示的时间是运动过程发生或延续的量。
d.英语:I will get up early tomorrow. (时点)
德语:Morgen will ich früh aufstehen.
汉语:明天我要早起。
e. 英语:I have worked on it for days/years/….(时段)
德语:Ich habe ganze Tage/Jahre/…lang der daran gearbeitet.
汉语:我做这事做了几天/年/……。
例如(d)中时间名词表示的“明天”指的就是“起床”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由于“起床”的行为属于终止性行为,也就是从床上坐起来的瞬间动作结束,因此,这里的“明天”表示“起床”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点,而不是延续的时间段。(e)中时间名词表示的“几天/几年”指的是“从事”这一行为延续的时间,因为“从事”是一个延续性行为,没有可预见的行为终点,所以,这里的“几天/几年”表示“从事”这个行为过程延续的时间段。
3.3时间特征概念的生成
时频、时长、时序概念是时间特征概念,它们的生成是认知者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特征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过程的特征就是运动变化的特征,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其运动相对与其他事物的运动会具备一定的特征。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些终止性的运动变化周而复始的发生,具有循环性频次的特征,高频次的特征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经常”“总是”等,低频次的特征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偶尔”“有时”等时频概念。有些运动变化的延续具有时间长短的特征,延续较长的运动变化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例如“历来”“永远”“始终”“最终”,延续较短的运动变化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如“刚刚”“最近”“首先”“立刻”“马上”“突然”等时长概念。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相对于认知者所处位置会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这是认知主体以自身所处位置为参照进行比较后进行的主观评述。当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参照位置之前时,这个过程的特征就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早”这一时序概念;当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参照位置之后时,这个过程的特征就被范畴化和概念化为“晚”这一时序概念(如图3)。
图3 时间特征概念的生成
虽然副词和形容词不直接表示行为动作,但它表示的是行为动作的特征。所以时间副词和表时间义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时间是动作发生或延续的频次、长短和先后特征。
f.英语:She has to take the pills twice a day.
德语:Sie nimmt diese Tablette zweimal täglich.
汉语:她吃这种药需一天两次。
g.英语:I have recognized you at once from your voice.
德语:Ich habe dich gleich an der Stimme erkannt.
汉语:我从嗓音上马上听出是你。
h.英语:They arrived at the airport early/late.
德语:Sie kommte früh/spät auf dem Flughafen an.
汉语:他们早/晚到了机场。
例如f中时间副词表示的“一天两次”指的就是“吃这种药”这一行为发生的频次。“吃这种药”的行为属于终止性行为,也就是说当吃完最后一颗药时动作终止。当终止性动词与现在时体搭配时表示的是这一终止性行为的重复发生。所以,这里的“一天两次”表示“吃这种药”这一行为重复发生的频次。例g中的时间副词表示的“马上”指的就是“听出”这一相对终止性行为延续的长短。例h中的时间副词表示“早/晚”指的就是“到达”这一动作发生或延续的相对先后。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英语、德语和汉语中有关时间的语言事实,对感知时间的内涵和时间概念的生成进行了认知阐释。根据语言现象,时间与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于量子力学对于时间的观点我们得出“感知时间是世界存在的过程”,这一时间内涵可以得到来自东西方古文明的时间计量方式、人类对时间的一般体验和现代科学理论关于时间的相关论述等不同方面的印证,也可以对时间在语言中主要由动词的时体范畴和名词表征的事实做出解释。人类时间概念系统的生成就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的过程的不同侧面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产物。从而,基于语言事实更好地解释了与时间有关的语言现象。本文有待在时间概念的形式表征上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