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
2022-01-04郑莳雨
郑莳雨 ,李 波
(贵州大学 a.明德学院健康管理系;b.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引言
许多学者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缺少自我认知、心理素质欠佳等思想行为问题,并且他们对社会问题的价值辨析能力不强,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1-2]。因此与公立大学相比,民办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阻碍相对较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网络视频充斥自媒体平台,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研究发现网络视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有利有弊。通过分析暴力视频与亲社会性视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得知亲社会性视频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民办高校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选择合适的亲社会性网络视频对民办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发展,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什么是内隐攻击性认知?早期研究者对攻击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言语、动作、表情等外显攻击行为方面。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了导致攻击性行为的深层原因,即内隐攻击性认知。这种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人无法通过内省和自我报告等方式进行探索,却对个体行为产生潜在影响,侵犯他人的行为倾向[3]。比如杨治良对内隐社会认知进行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存在实验性分离,证明了攻击性具有内隐性,区分了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内隐攻击性认知开展了实验探索。在实验范式方面,涉及启动实验,任务分离,投射测验和内隐联想测验等。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有学者认为IAT能有效防止意识的干扰,是较好的内隐攻击性检测方法[5]。在实验材料方面,IAT普遍运用了歌词、图片和游戏来研究外界事物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以暴力图片和词语为材料,采用词语关联程度和词语记忆方式,发现暴力图片会启动内隐攻击性认知[6];利用词干补笔技术研究网络暴力材料(图片)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7]。那是否其他暴力素材也会导致内隐攻击性的增加呢?国外研究出现不一致的结论。Morgan J研究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不会增加攻击性行为[8]。Ferguson CJ和Huesmann LR通过元分析检验了暴力游戏和不良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表明可能并不存在关联,即暴力游戏不会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9-10]。为了解释不同素材所产生的矛盾结果,以暴力视频为新的研究素材,判断暴力视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因此,研究提出假设H1:暴力视频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
与攻击性行为相对应的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大众期望,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总称,包括合作、奉献、捐款等友善的举动。亲社会性材料对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选取不同素材和人群,其研究的结果比使用暴力素材的要更为一致。张妍以亲社会性视频为实验材料,对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试,结果表明亲社会性视频对内隐攻击性认知具有抑制作用[11]。类似的研究,比如采用亲社会歌词为素材,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探讨亲社会歌词对被试者的攻击性的影响,发现歌词的亲社会性能够降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12]。国外的研究也显示亲社会游戏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13]。故研究提出假设H2:亲社会性视频会抑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同时,基于以往的研究,内隐攻击性认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仍存在争议[14-15]。提出假设H3:暴力视频和亲社会性视频对不同性别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存在抑制或促进作用。借鉴前人研究,本研究以暴力视频、亲社会性视频为实验素材,借助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流程,分别从视频类型及性别差异来研究网络视频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聘请教务处与学生工作处的老师,获取某民办高校各年级班级名单。从中挑选出男女生比例不超过1:1.2的班级,控制性别误差。随后随机选取四个自然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73人。除去预实验组,实际接受内隐联想测验的人数为129人,年龄在19-23岁,合计完成10320试次。要求所有学生均非心理学专业,视力(或矫正后)正常。四个班分为预实验组(男生23名,女生21名),暴力刺激组(男生20人,女生24人,)、中性刺激组(男生22人,女生23人)和亲社会刺激组(男生20人,女生20人),所有被试均能正常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每个被试在正式实验阶段需接受80次实验处理。
(二)研究工具
1.视频材料选择
根据视频的内容,从互联网选取了10个长度约5-10分钟的视频,涵盖了志愿支教、种族歧视、校园暴力等诸多社会热点信息。暴力视频和亲社会性视频各5个,要求预实验组观看各类视频后在情绪自评卡上进行评分,由主试进行统计和筛选。情绪自评卡选取了4个情绪形容词(愉快、暖心、低沉和悲伤)对被试进行正性和负性情绪的评估。自评卡共10个题目,对应10个视频,每个题目都采取 7级计分,选项从1到7表示情绪越来越明显。正性情绪得分是愉快和暖心两个选项的均分,负性情绪得分是低沉和悲伤两个选项的均分。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α=0.94,表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6]。实验分别选取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得分最高的两个视频作为暴力视频材料(高中校园霸凌和教师体罚学生)和亲社会性视频材料(大学生乡村支教和深圳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薪水),统计发现两类视频观看后得分差异显著(t=3.81,p<0.05),均作为正式实验材料。中性刺激组不看任何视频,直接进行内隐联想测验。
2.语料库的选择
内隐联想测验采用反应时为指标。通过计算机来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联结的紧密程度。实验使用的概念词和属性词来自中国现代汉语词典,分别为:自我概念词(我们、我、咱、自己、本人);他人概念词(她们、他、外人、别人、其他人)。攻击属性词(袭击、消灭、敌视、冷漠、侵犯);非攻击属性词(握手、微笑、帮助、奉献、信任)。练习阶段和实验阶段选择的词语不一样,选择词典上面推荐的近义词来练习。
3.实验器材的选择
实验采用华硕FX50J电脑,配置inteli 5处理器,8G内存,win10操作系统,屏幕分辨率1920×1080。IAT实验通过Eprime2.0设计,实验结果用SPSS23.0来统计。
(三)实验程序
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阶段一为预实验,预实验组对实验材料进行分类和评分,确定研究材料;阶段二为接受刺激,暴力刺激组观看负性视频材料,亲社会性刺激组观看正性视频材料,均一次性观看完所有视频。中性刺激组不观看任何视频。阶段三为IAT内隐联想测试,此阶段为后测设计。被试看完视频后打开IAT程序,首先完成基本信息的采集,包括序号、组别、年龄、性别,随后呈现整个实验的总指导语,告诉被试实验分为练习阶段和正式实验阶段。练习阶段被试需要完成概念词归类、属性词归类和联合任务。练习阶段屏幕出现600ms注视点“+”,随后呈现概念词、属性词、概念属性词(自我+攻击-他人+非攻击;自我+非攻击-他人+攻击),要求被试对随机出现的词语做出又快又准确的反应,系统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准确率达90%后即可开始正式实验。正式实验直接进行两组不同顺序的联合任务测验,包括相容任务A(自我+攻击-他人+非攻击)和不相容任务A(他人+攻击-自我+非攻击);相容任务B(他人+非攻击-自我+攻击)和不相容任务B(自我+攻击-他人+非攻击)。每个被试完成4个block,每个block有20个trails。首先呈现600ms的注视点“+”,相容任务A的自我概念词和攻击属性词按F键,他人和非攻击按J键,不相容任务A则交换按键。相容任务B则是他人概念词和非攻击属性词按F键,自我和攻击按J键,不相容任务B交换按键。要求在少犯错的情况下快速反应。具体流程如图1。
图1 链式中介作用图
二、实验结果
1.不同视频类型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IAT效应
删除实验错误的数据,将短于300ms的反应时记为300ms,长于3000ms的反应时记为3000ms。利用方差分析比较暴力刺激组、中性刺激组和亲社会性刺激组在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差值,即IAT效应。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结果表明视频类别主效应显著(F=6.016,P=0.03),观看不同类型视频后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暴力刺激组与中性刺激组IAT效应值差异不显著(MD=223.16,P1=0.458),说明暴力刺激对内隐攻击性认知没有促进作用;而亲社会刺激组与中性刺激组IAT效应值差异显著(MD=14.77,P1=0.029),亲社会视频对内隐攻击性认知有抑制作用。
表1 视频类型的IAT效应比较(单位:ms)
2.不同性别被试在不同类型视频下的IAT效应
进行2(男、女)×3(暴力、中性、亲社会)被试间方差分析,因变量为IAT效应。方差结果显示,视频类型主效应显著,P=0.02,η2=0.062。表明不同类型的视频对IAT分数存在影响。性别主效应不显著,P=0.472,η2=0.003,表明性别并不会影响IAT分数。性别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当观看亲社会性视频后,性别主效应边缘显著(F=3.89,P=0.056),亲社会性视频对男女内隐攻击性认知抑制效果不同。而观看中性视频后,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P=0.99)。观看暴力视频后,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P=0.39)。说明观看中性视频和暴力视频后,内隐攻击性认知在性别维度上不存在明显差别。为进一步了解观看亲社会性视频后,男性和女性IAT分数变化大小,对IAT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2)显示,女性IAT分数明显大于男性IAT分数,表明在相容和不相容任务中女性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更容易受到亲社会性视频的抑制作用。
表2 亲社会性视频对不同性别内隐攻击性认知的IAT效应(单位:ms)
三、讨论及展望
(一)不同类型的视频主效应显著
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后,暴力刺激组和中性刺激组的IAT效应没有明显差异,表明暴力视频没有促进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相反,亲社会性刺激组和中性刺激组之间IAT效应差异明显,即亲社会性视频抑制了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这与之前国内外研究结论有所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第一,目前研究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实验范式众多,启动试验、投射测验和内隐联想测验虽然都能探测内隐攻击性认知,但测验的本质不同、实验对象不同以及实验素材的不同均会导致实验结论不一致。邱小艳采用启动范式证实了暴力图片对大学生攻击性认知的作用具有启动效应,田媛采用词干补笔测验进行内隐攻击性认知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而国外Ferguson CJ, Kilburn J 等采用暴力游戏作为实验材料,却没有发现暴力视频对大学生内隐社会性认知有促进作用。通常人感受外界攻击性信息主要来自于视觉刺激,视频和游戏作为比较生动、形象、立体的实验刺激物,其诱导实验处理的效果会优于图片和音频,尤其游戏让参与者身临其境。研究认为不同实验范式和实验材料对实验结论产生了影响,相关实验研究在得出结论时需要谨慎。第二,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具有“自我-利他”和“自我-攻击”两种联结,联结紧密的词对反应更为迅速[12]47。当个人接收到视频中的攻击性信息时,个体“自我-攻击”联结没有被激活,就不会出现IAT效应的变化,而接收到亲社会性信息后,“自我-利他”联结激活,攻击性认知被抑制。实验发现在同样的刺激情况下,“自我-利他”行为比“自我-攻击”行为更容易产生,这可能与我国提倡的与人为善、勇于奉献、互帮互助的传统文化有关。大学生从小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或多或少都建立起“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价值观念。当面临两难的伦理问题时,外界的鼓励、他人的主动援助都有利于降低自身内隐攻击性行为。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是指人趋向于死亡的一种冲动,对外表现为攻击,对内表现为自我伤害。要让个体产生死本能的冲动就必须施加不良的环境刺激,比如挫折情景、他人的言语攻击,而单纯的一次观看视频诱导个体产生“自我-攻击”联结是困难的。Todorov 和 Bargh认为人的心理具有暂时可通达性和长期可通达性,长期可通达性只需刺激的输入就会影响个体的知觉判断,它是一种自动激活,不会受到意识性思维和注意的影响[15],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社会学习和行为塑造才能够实现。产生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家庭、个人学习模仿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如果选取沉迷攻击性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以暴力游戏作为实验材料,反复的暴力刺激可能会使得“自我-攻击”联结发生易化,增加其攻击行为,得出暴力游戏会增加内隐攻击性认知的结论。因此,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暴力视频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危害,或者说产生即时性影响,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仍需高度重视,避免大学生长期反复接受不良信息的刺激。
(二)女性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更容易受到亲社会性视频的抑制作用
相比男生而言,亲社会性视频容易抑制女生内隐攻击性认知,这与张妍的研究结论一致。不同性别内隐攻击性受到男女生理功能、后天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攻击的表现方式上,由于先天肌肉骨骼遗传的不同,男性角色的肢体攻击性比女性角色更强,而女性倾向于言语攻击[9]13。后天教养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主要源自心理结构和性别角色规范。家长从幼儿时期开始给孩子传输性别意识,什么是男孩子的行为,什么是女孩子的行为被逐渐定义下来。
儿童从幼儿时期开始偏爱与同性伙伴游戏或者参与中性游戏,性别社会化促进个体产生相应的心理结构,影响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的信息加工方式。男性在社会中通常表现为坚强和理性,而女性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随性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凸显感性和柔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意识被固化下来。虽然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在内隐层面,男女在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观看亲社会性视频后,女性的“自我-攻击”联结受到视频中利他行为的抑制,“自我-利他”联结被激活,表现为受到感动和鼓舞,对相应的反应按键做出更快的选择。相反,男性的“自我-利他”联结并未被激活,表现为相对冷静和理性,反应时任务未受影响。
(三)结论与展望
研究以暴力视频、亲社会性视频为刺激材料,利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从视频类型和性别差异方面研究网络视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亲社会性视频抑制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而暴力视频不会促进内隐攻击性认知。第二,亲社会性视频抑制内隐攻击性认知具有性别差异,女性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抑制。
内隐攻击性扩展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攻击的无意识性,为预测和干预暴力行为,为增进亲社会性行为提供了依据。在理论层面,未来可以通过EPR技术从生理层面探究内隐攻击性认知,有助于解释尚有争议的研究结论,探讨内隐攻击性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在实践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要努力构建起校园信息安全网,及时制止民办高校大学生浏览和观看暴力视频,防止不良信息不断内化,形成内隐攻击性认知;大力传播亲社会性视频,让民办高校大学生不断感受社会的真善美,学会推己及人、甘于奉献,逐步改变自卑、易受外界影响的不良心理。此外,女性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更容易受到亲社会性视频的抑制作用,反复传播和推广亲社会性视频能抑制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建议民办高校教师或者驻校社工日常开展班级活动和主题班会时适量播放一些积极阳光的亲社会性视频,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学会善待周围的人和事。针对长期接触暴力游戏和暴力视频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教师或社工开展个别化辅导,让亲社会性行为逐步影响这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培育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