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人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

2022-01-04罗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部门

◎罗梅

前言:随着当前我国电子政务进程的日益深入,互联网在政府部门的作用日益重要。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而言,要想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与互联网环境发展相匹配,相关工作人员应形成正确观念和认知,增强理论研究的力度,合理进行信息化工作的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人社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人社信息化建设的内涵要求

从内容而言,人力资源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涵盖了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而且与公众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主要涉及到就业方面的服务,社保方面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服务等等,在具体服务期间需要对大量的人员信息、岗位信息和工作信息进行处理,而我国的人口数量很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对于维护数量很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有着一定的作用,积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合理开发创建社保体系,在提高劳动力生产水平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传统的工作领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在大量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处理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有关工作的实施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互联网技术与日常工作相互整合融合,创建现代化的工作系统,平台,可以从根本层面借助信息技术和创新性、优化性的工作方式,提升整体工作和服务质量,为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安全利用也能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

二、“互联网+人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图1 .“互联网+人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为人社工作的开展提供改革的契机

对于现阶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而言,还存在很多困恼,其中主要包括:人员设置过多、服务流程过于繁琐,环节过多,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协调渠道不畅通,这些困难的存在,直接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对于政府的形象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在“互联网+”的大环境当中下,强化相关工作信息化发展和建设力度,除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目前工作问题、完善工作流程和内容之外,还能促使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改善相关部门在社会领域、群众心中的形象,最终达到为人们提供优化性、现代化服务的目的。

(二)推动人社工作向服务型方向转变

现阶段,我国政府正朝着服务型政府进行着积极的改革以及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重要部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也需要朝着服务型的方向进行转变。借助“互联网+人社”,以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本原则,进行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在此期间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善各类工作程序,使得人们可以直接评价有关工作人员服务情况,这样能够促使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增强,保证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全面性开展。

(三)可以推动人社工作的深化改革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以前,经常会因为工作内容不完善、工作流程不健全,不能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而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后就可以促使各项工作全面优化改革,借助技术机遇和优势,分享、借鉴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增强整体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促使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效执行、全面开展、完善性落实。

(四)解决人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相关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涉及到:其一,没有合理宣传社保的政策制度。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开始强化社保政策的改革,但是由于在工作中没有进行合理宣传,导致人们缺乏对信息的了解,不能及时按照政策制度情况享受福利。其二,在群众运用社保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系统,经常会使得群众面临一些困扰。而在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之后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群众全面宣传和扩展相关的政策制度信息,使得人们及时并且全面了解有关的政策内容,按照自身需求快速、及时享受到更多福利待遇。

(五)提升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而言,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准确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尤其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数据信息的重视度逐渐提升。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而言,其劳动人口的个人信息、岗位数据以及单位信息等方面都需要以准确的数据进行展示,只有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数据保存方式主要以纸质文档为主,很容易出现遗漏、缺失等现象,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劳动力人口的各项信息数据化,充分提升数据的精确性与安全性。同时各项软件及安全技术的提升,更是为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三、我国力资源社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严重不足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当前,一些部门没有全面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进行管理服务模式的改善,未能认识到技术可以提升日常办事效率,没有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导致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念认识,不能快速有效进行信息化建设,一些部门甚至还认为信息化建设属于工作工具,将相关的专业人员看成是底层操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工作被局限在满足业务经办机构的批量业务需要,大部分工作都处于各经办机构技术支援的位置,其办理的工作大多属于后台数据的处理,无法确保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效用,也不能通过技术力量的统筹规划、整合处理合理进行布局,难以充分彰显先进技术的价值,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二)单位间缺乏沟通协调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大力进行工作方式的创新优化,不断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改善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但是由于从整体层面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政府之间和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良好协作,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文件的形式传递决策信息,缺少详细性的解读内容,导致在落实相同文件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会按照具体状况进行理解,内容的理解和执行方法有所不同,并且由于部门缺少正确观念,不能积极和其他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使得工作的效果降低。虽然目前在使用信息技术期间已经开始创建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平台系统,但是由于日常工作方面各个单位信息建设需求较高,很容易由于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其他单位部门不能主动进行沟通协调,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对整体的信息系统建设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信息化建设资源缺乏保障

具体工作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将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相互整合,确保能够按照实际工作需求、公共服务特点等创建良好的信息平台系统,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提供基础保障,有足够资金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增强整体的工作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而言,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资源缺乏,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基层,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计算机人才缺乏投入基层工作的意愿;或者是在进入岗位工作之后,由于薪资待遇水平过低,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不能确保人才的充足性;并且在工作中由于系统职能不断拓展,而人才的数量很少,无法确保工作人员全面执行所有的工作职能和任务,致使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降低。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缺少充足的资金和资源。当前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开发方面,所使用的资金都是由国家再就业资金渠道所提供,而此类之间需要根据标准、范围、要求等,运用到职业培训方面和辅助公共就业方面等,此情况下系统的建设资金很少,会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严重缺乏资金保障。

四、基于“互联网+人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路径

图2 .基于“互联网+人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路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属于我国国家战略层面的工作,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在建设期间应要求所有人员形成正确的观念,必须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提升工作的积极态度。尤其是在使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有关的领导层人员和管理层人员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形成精准的认知,切实研究分析各项服务工作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形成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观念,打破传统的工作思想,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导力度和管理力度,担起自身的职责,有效应对认知不足所产生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应创建和完善信息技术系统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和建设内容,明确日常基金监管标准,制定完善的决策方案。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行政能力的建设,转变传统的服务职能,满足当前信息技术应用需求,促使和谐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另外还需形成准确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思维,创建完善的服务工作模式和机制,利用高效化、高水平的服务方式增强各项工作的效果,为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提供指导、做出贡献。

(二)创建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要想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大数据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业务量高,业务的规模非常庞大,每个单位都应该自行进行各业务数据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在使用信息技术建设服务系统和工作平台期间,相关部门应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使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提升日常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性能,降低每个部门相互之间的空隙,提升服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问题解决和应对能力。

在此期间还需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工作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增强各类信息的共享效果,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日常管理工作的成本,使得各个部门利用低成本的技术方式共享、分享各类政务数据信息、服务数据信息,达到相互沟通、互相协调、相辅相成的目的。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过程中,“互联网+”要求政府服务部门对公众提供多种途径的服务方式,大数据和云计算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计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减小各部门间的空隙,增强服务部门的问题应对能力。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资源整合后的大数据策略能有效减少重复劳动,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三)创建信息化建设资源保障机制

考虑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先进工作平台的过程中会面临广泛的群众群体,对服务工作和系统性能的要求很高,如果缺少充足的资金,将会导致资源和系统的建设效果降低,无法满足当前的服务发展需求,因此应重点创建资源保障的机制。

首先,应强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可以利用社保卡金融合作的形式进行采购招标,同时将需求作为主要的导向、遵循基本性的应用原则,对于较为落后的设备或者已经出现老化的设备,应逐渐分批性采购新的设备进行替代,以免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其次,做好有关工程的审计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动态性监督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配置情况,确保不会出现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

最后,为增强技术力量的保障效果,应经常开展培训活动和招聘活动,聘用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技能的人才,要求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完成各项任务。培训过程中也需引导所有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是在专业性培训活动中掌握各类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技能。

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期间,只投入技术方面的力量还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还需合理进行部门增编和扩编处理,合理制定完善的编制制度,增强人员管理效果,增加经费的数量,创建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完善其中的制度内容、标准规范内容。对于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关怀,提升薪资待遇水平,增强每位人员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且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化管理模式,明确每位岗位人员需要承担的职责、履行的义务,将整体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人员身上,细化职责和分工,统一进行所有人员的联动,使得各项工作都可以全面性、有效性开展。

结论:在“互联网+人社”的大环境当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新型的挑战以及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问题也开始不断增加,所以应结合网络技术发展形式和特点,需要积极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其次,应当提高政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服务。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部门需要重视提高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应用,构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保障机制。做好窗口业务办理,从而进一步实现“互联网+人社”,通过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完善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