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前正畸对老年牙列缺损病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1-04陆胜男石慧缪婧夏文倩
陆胜男 石慧 缪婧 夏文倩
老年人由于龋齿、牙齿外伤、牙周疾病等原因,常发生牙裂缺损。据统计,老年人牙列缺损发生率为43.98%[1]。错颌畸形是老年人牙列缺损的常见并发症,常导致颌骨畸形、牙列排列不整齐以及上下咬合关系异常,进而使老年人口腔问题更加严重,口腔健康水平较低。牙齿缺损、错位可导致牙周炎、口腔感染,同时可造成咀嚼功能障碍,使食物消化功能下降,甚至影响进食;同时,牙列缺损会导致发音受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营养状况,导致合并的慢性疾病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口腔健康质量低下与各种慢性疾病如肌少症、衰弱、营养不良、老年痴呆等均有关[2]。因此,老年人口腔问题不容忽视。
临床上,牙列缺损的老年人常常需要安装义齿。但是,由于老年人龋齿或牙列缺损时间较长,影响颌骨、牙齿咬合,且由于邻牙倾斜、对合牙伸长等原因,单纯进行修复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安装义齿前先矫正牙列的畸行生长,再在缺失牙位置安装义齿进行修复,有助于恢复咬合以及口腔外观,促进口腔问题的恢复并巩固修复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修复前正畸治疗老年人牙列缺损的效果以及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通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齿缺损的老年病人3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27例,年龄55~70岁,平均(62.00±4.15)岁。牙列缺损类型为第一磨牙25例,第二磨牙12例。纳入标准:(1)牙列缺损的老年人;(2)骨性Ⅰ类,邻牙倾斜,对合牙伸长,需要进行正畸及安装义齿治疗的病人;(3)配合度良好,有自理能力、有意愿进行牙齿修复及正畸的病人;(4)能配合完成调查表,无认知障碍的病人;(5)病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病人;(2)合并精神疾病病人;(3)合并骨质疏松的病人;(4)牙周炎急性期病人。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接诊医生对病人病史、牙齿状态进行检查,判断牙齿缺损情况,并制定治疗方案。与病人沟通后,根据治疗意愿按治疗方法分为修复前正畸组以及直接修复组2组。修复前正畸组转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后,再行修复,直接修复组直接进行义齿安装。其中修复前正畸组15例,男3例,女12例,年龄(62.07±4.51)岁;直接修复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61.95±4.00)岁,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诊疗经过:(1)修复前正畸组:根据病人牙齿情况,先给予正畸治疗。治疗内容包括片段弓排齐竖直倾斜邻牙及种植支抗辅助压低伸长邻牙。约半年左右,修复前正畸治疗完成,转修复科进行种植修复治疗。(2)直接修复组:邻牙倾斜者直接行活动义齿修复或者行根管治疗后烤瓷桥修复;对合牙伸长者将伸长牙根管治疗后截冠行烤瓷冠修复,缺失牙行种植修复。
1.3 评价指标
1.3.1 OHRQoL: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14(OHIP⁃14)对病人治疗前后OHRQoL进行评估。OHIP量表最初是由Slade团队开发的,用于描述口腔疾病导致的功能、行为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共49个条目[3]。国内中文版简化为14个条目,包括由口腔疾病引起的独立能力的减弱、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适、身体机能的不适和口腔本身疼痛与不适4个维度[4]。每个条目得分0~4分,总分为56分,分数越高,OHRQoL越差。
1.3.2 义齿修复效果:采用咀嚼效率评价义齿修复的效果。咀嚼效率采用花生米过筛称重法进行计算。病人将2 g花生置于口中,分别在左、右侧咀嚼20次,收集咀嚼物并用蒸馏水混匀,200目筛过滤后,取残渣烘干称重。咀嚼效率=(咀嚼前总量-咀嚼后总量)/咀嚼前总量×100%。
1.3.3 病人满意度:疗程结束后,病人完成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估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满意度评价表内容包括牙齿牙列满意度、美观程度、颜色、咀嚼功能满意度等,共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比较2组病人治疗满意度的差异。
1.3.4 治疗有效性:显效:口腔牙齿排列整齐,修复体形态、大小与正常牙齿相匹配,与邻牙接触正常,原有症状彻底消失,牙周状况较前明显改善,美观性恢复。有效:口腔原有症状基本消失,修复体形态、大小与正常牙齿基本匹配,与邻牙接触较正常,牙周状况改善。无效:口腔原有症状未缓解,修复体大小、形态与原来牙齿匹配不好,牙齿不整齐,功能受限,出现牙齿脱落、松动等现象,牙周状态不佳[5]。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及有效人数之和与总人数的比值。
1.3.5 治疗费用:统计2组治疗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
1.4 质量控制 所有病人均接受同一正畸医生以及修复专科医生治疗,量表调查由接受统一培训的护士进行一对一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义齿修复效果比较 治疗后,修复前正畸组咀嚼效率为(88.73±4.71)%,直接修复组为(77.18±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2 组OHRQoL比较 治疗前,2组OHIP⁃14量表评分总分以及独立能力的减弱、心理不适、能力限制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与不适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OHIP⁃14量表评分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前正畸组疼痛与不适维度以及总分的变化值显著高于直接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OHIP⁃14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OHIP⁃14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直接修复组比较,△P<0.05
项目直接修复组(n=22)修复前正畸组(n=15)治疗前 治疗后 变化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变化差值独立能力的减弱 3.77±1.80 1.36±0.90∗ 2.41±1.30 3.00±1.51 1.07±1.16∗ 1.93±1.10心理不适 0.82±0.91 0.09±0.29∗ 0.73±0.70 1.20±1.01 0.13±0.35∗ 1.07±0.96能力限制 2.86±1.49 1.09±0.75∗ 1.77±1.23 2.87±1.64 0.80±1.01∗ 2.07±1.58疼痛与不适 3.59±1.37 1.41±0.80∗ 2.18±1.14 5.07±1.62∗ 1.27±0.70∗ 3.80±1.42△总分 11.04±2.72 3.95±1.53∗ 7.09±2.44 12.13±3.42 3.72±1.58∗ 8.87±2.67△
2.3 2 组治疗后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修复前正畸组满意度为86.67%(13/15),直接修复组满意度为77.27%(1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满意度比较(n,%)
2.4 2 组有效率以及治疗费用的比较 治疗后,修复前正畸组显效13例,有效2例;直接修复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修复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修复前正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有效率以及治疗费用比较
3 讨论
牙列缺损是影响老年人OHRQoL的主要原因。老年人OHRQoL与全身健康关系密切,是老年痴呆、营养不良、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2]。因此,修复牙列缺损,恢复OHRQoL对老年人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牙列缺损直接采用义齿种植的方法进行修复,但在老年人群中,由于牙列缺损时间较长,病理性错颌,修复前正畸可去除旁边牙列的干扰,使口腔内有空间容纳修复体,并促进咬合,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巩固修复效果。
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常合并骨质疏松、代谢疾病、牙周疾病等原因,导致牙槽骨吸收;老年人依从性没有年轻人高,且由于老年人对美观度要求不高,因此,国内接受正畸治疗的老年人很少。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口腔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牙齿功能以及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入组的老年人由于牙列缺损,其口腔健康状况不佳,OHRQoL评价结果显示,由于牙齿缺损带来的疼痛与不适,老年人接受正畸以及修复牙齿治疗的意愿较高。本研究显示,治疗后,2组OHIP⁃14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修复前正畸组OHIP⁃14总分以及疼痛与不适维度的变化值均较直接修复组显著增加,提示接受修复治疗前先进行正畸治疗,更有助于改善病人的OHRQoL。
老年人牙列缺损单纯进行修复治疗,由于其牙列不齐,导致修复的效果不好,牙齿咬合不齐,保持时间不长。对缺损边牙齿进行正畸后再修复,可使修复体的形态以及大小与正常牙齿无异,能更好地实现正常咬合,有利于效果的保持以及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修复前正畸组咀嚼效率显著高于直接修复组;修复前正畸组治疗有效率为100%,直接修复组为86.3%,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修复前正畸以及直接修复均能有效修复老年人口腔牙列缺损,但修复前先进行正畸能进一步提高口腔牙齿的咀嚼功能,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老年人。
综上所述,老年牙列缺损病人修复前接受正畸治疗,可进一步改善OHRQoL,恢复咀嚼功能,且有效性不低于直接进行修复的病人,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