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走势与发展策略

2022-01-04王凯正刘永宁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世纪题材犯罪

王凯正,刘永宁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1921年,依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第一部黑白长故事片《闫瑞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出现的犯罪题材电影,彼时至今,百年间产生了诸如反特剿匪、警匪对抗、惊险凶杀、侦探推理为主要情节的犯罪题材电影。新世纪以来,电影观众审美需求日趋多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犯罪题材作为重要的电影题材在数量、票房、口碑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于“犯罪片”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犯罪片”区别于其他影片,其主要特征是“犯罪者”是全片的主人公及推动者,“犯罪心理”以及对人性的认识与社会的批判是影片重要的表现内容,其叙事的核心是“犯罪是如何产生的”,“秩序维护者”(如警察、侦探等角色)行为的表现不是必须的,其视听风格更倾向于现实主义[1]。概念指涉的创作要素及特征使“犯罪片”趋近于一种电影类型,类型电影是建立在强大的电影工业基础之上,“类型”的概念更加倾向于形式主义,类型的划分依据是“风格”与“环境”的相似性,而非主题关联[2]。区别于类型,本文从主题内容的角度出发展开探讨,所以采用“犯罪题材电影”而非“犯罪片”这一概念。

本文票房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手机客户端,电影数据来自豆瓣电影,检索关键词为犯罪电影,检索年份自2000年至2020年,未在中国大陆上映、暂无评分信息、票房信息及仅在网络播出的犯罪题材电影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数据仅供参考。

一、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走势

1. 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数量走势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约210部,从图1可以看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新世纪初至2010年期间,共创作27部,平均每年2.5部,2011年至2020年共创作177部,平均每年17.7部,1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了7倍之多。2019年创作的犯罪题材电影达到高峰,当年共创作35部,如《少年的你》《反贪风暴4》《南方车站的聚会》等,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电影创作整体数量下降,其中国产犯罪题材电影仅4部,分别为《风平浪静》《除暴》《禁锢之地》《拆弹专家2》。

图1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数量走势

2. 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票房与口碑表现

2001年,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约200万元,约占当年电影总票房0.2%,从表1来看,2019年,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已经达到76.27亿元,占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11.9%[3]。2020年虽然遭到疫情的影响,但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也达到19.22亿元,占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的9.4%[4]。近几年,诸如《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唐人街探案》等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超过10亿的已达到7部,票房过亿的犯罪题材电影有66部,其中2000—2010这十年间仅有3部,2010—2020这十年间则有63部,可见,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号召力逐渐提升,犯罪题材电影也逐步发展成为占据中国电影总票房的重要分支。

表1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过亿影片一览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精彩纷呈,佳作频出,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共有21部(表2),6~8分的有150余部,6分以上的犯罪题材电影占5成以上,可以看到观众对于多数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较为认可。2003年以后,几乎每一年都有评分超过8分的犯罪题材电影,包括2013年《无人区》,2014年《亲爱的》,2015年出现了4部评分超过8分的犯罪题材电影,2018年犯罪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评分达到9分,成为新世纪以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犯罪题材电影。

表2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豆瓣评分超过8分影片一览

续表

回顾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发展之路,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探索发展阶段(2000—2003年)、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合力发展阶段(2004—2012年)、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特色发展阶段(2013—2015年)、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融合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每一个时期都产生了颇具时代特征的犯罪题材电影,也展现了不同时期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活力。

(1)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探索发展阶段

此阶段出现了7部犯罪题材电影,这个时期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还处在起步与探索阶段,出现了《致命的一击》《极度危险》《寻枪》《玉观音》《制服》等初步探索的犯罪题材电影。这一时期的犯罪题材电影大多呈现强烈的作者个性与艺术特性,而在电影市场中的影响力表现平平。

(2)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合力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犯罪题材电影开始尝试与香港合拍,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之后,第一批合拍片就是犯罪题材电影,并开始犯罪题材电影的合拍探索,如《无间道3》等。在2004—2012年间共创作33部犯罪题材电影,票房过亿的影片共有6部,有13部是与香港合拍的犯罪题材电影,包括尔冬升导演的《门徒》、叶伟信导演的《导火线》、麦兆辉与庄文强导演的《窃听风云》、林超贤导演的《逆战》等。这一时期,合拍创作队伍逐渐壮大,电影市场日渐活跃,香港影人纷纷北上创作出大量的影视作品,合拍片蕴含的商业潜力也强烈地刺激了内地电影人,借鉴与合拍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加入了新鲜的血液,诸多电影人开始尝试与借鉴创作出《千钧一发》《硬汉》《5颗子弹》《密室之不可靠岸》《倔强萝卜》《无形杀》《西风烈》《守望者:罪恶迷途》等作品,合拍片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带来了新的理念方法与创作经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逐渐出现审美疲劳,观众反响与市场表现也呈现出发展困境,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导演在合拍中逐渐成长,形成了内生的创新自觉,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进入特色发展阶段。

(3)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特色发展阶段

2013年之后,中国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数量开始明显上升,这期间共出现50部犯罪题材电影,其中合拍片占比26%,环比下降50%。这一时期合拍片已逐步减少,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出现了超乎想象的创作活力,优质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开始涌现并初具自身特色,共有21部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突破亿元,电影《神探亨特张》《人山人海》《无人区》等也在威尼斯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刁亦男导演的《白日焰火》更是一举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收获1.04亿元票房。这一时期国产犯罪电影在类型表达、人物构建、空间处理、叙事节奏上展现出自身的特点,类型表达逐渐完善,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市场表现,逐渐展现自己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4)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融合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共产生了114部犯罪题材电影,票房超过亿元的共有39部,其中2016年有8部、2017年有9部、2018年有8部、2019年有12部、2020年有2部。在历经探索发展、合力发展、特色发展三个阶段后,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尝试与动作、悬疑、爱情、科幻、恐怖、青春等多种类型融合,出现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如融合动作类型的主旋律大片《湄公河行动》,融合青春、爱情元素的《少年的你》《过春天》,融合喜剧元素的《唐人街探案》《无名之辈》等,国产犯罪题材电影与其他类型元素的融合,拓宽了发展的路径,在票房与口碑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8年出现了现象级犯罪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收获30.99亿元票房的好成绩,该片以现实主义内核的真实表达打动了观众,成为近几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元素融合中凸显了现实主义的强大影响力,随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无名之辈》《少年的你》《过春天》《南方车站的聚会》等贴近现实生活、突出人性表达、反思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风格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走近观众视野,现实主义也成为这一时期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独特的风格选择。

梳理新世纪以来的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脉络可以发现,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经历了探索发展、合力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中也不断汲取已成熟的类型经验,与2000年前后的公安片、剿匪片等非“犯罪”本质的“猫鼠游戏”类影片形成区别,越来越倾向于将犯罪者作为主人公,展现犯罪者的心理活动与动机,以“如何犯罪”“怎样犯罪”“为什么犯罪”作为叙事主体,将“犯罪”作为影片创作的主导因素,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类型化发展的道路。

二、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发展策略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在创作数量、口碑上逐渐提升,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题材,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发展也通过融合类型元素、贴近现实生活、搭建影人梯队、打造系列品牌、加强交流合作与完善孵化机制等措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策略。

1. 融合类型元素,丰富元素体验

美国电影学者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一书中认为,不同的类型元素融合为一体会产生具有新意的影片。通过具有独创性的杂糅与融合,影片创作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会创作出受众未曾看过的影片[5]。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在发展初期的创作涵盖类型元素也较为单一,在后续的发展阶段中,逐渐注重与动作、喜剧、爱情、惊悚、青春、悬疑、科幻、推理等其他类型元素的借鉴与融合,创作出了许多涵盖多样题材类型元素的影片,融合后的犯罪题材电影以丰富的类型层次受到了电影观众的青睐,也收获了良好的反响。

从表3看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近年来的类型元素融入如动作、喜剧、爱情、青春、冒险等,都进一步强化了犯罪题材电影的观感。例如《唐人街探案2》融合了犯罪、喜剧、侦探、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创下33.97亿元票房的好成绩。《拆弹专家2》中有着丰富的爆破戏,最后以炸掉青马大桥结束,电影构建了宏大的爆破场景,片中出现了许多科幻、悬疑、卧底、推理的情节元素,丰富了原本的犯罪题材电影的元素构架,影片最后收获9.38亿元票房的好成绩,豆瓣评分达到7.6分,受众在观看一部电影的同时,可以收获多方位、多元素、多风格的观感体验。

表3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元素融合表

此外,类型融合元素借鉴成熟的类型,也助力了犯罪题材电影发展,在创作数量增长、票房口碑提升的同时,犯罪题材电影迸发出巨大的创作活力,艺术水准也不断提升,《少年的你》融合了犯罪、青春、爱情等类型元素,成功拿下15.58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提名,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票房表现突出并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的电影篇目,《我不是药神》融合了犯罪、喜剧,拿下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汉语电影等;《唐人街探案》融合犯罪、喜剧、侦探、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特别推荐和展映单元播出,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最佳造型设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电影《无双》则继续香港警匪片的优势,融合犯罪、动作、悬疑等类型特征,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亚洲电影大奖最佳视觉效果奖等。

2. 贴近现实生活,保证剧作质量

国产犯罪题材电影通过对真实新闻事件、历史故事、小说、散文等基于现实生活文本的改编,在提升电影贴近现实生活亲和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剧作的质量。在20世纪50年代,超一半美国电影是改编电影[6],据此,电影理论家布鲁斯东认为改编电影总是最有希望获得金像奖的,在票房最高、最多的十部影片中,有五部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7]。在中国,最早的改编电影为1913年黎民伟导演的《庄子试妻》。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改编主要包含真实事件改编、文学艺术作品改编两种类型。例如,《我不是药神》改编自轰动一时的“陆勇案”,《可可西里》改编自《南方周末》一篇对可可西里野牦牛的报道,《天下无贼》改编自赵本夫同名小说《天下无贼》,《英伦对决》改编自英国作家史蒂芬·莱瑟1992年出版的小说《中国佬》(The Chinaman)等。新世纪以来,有42部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是改编电影,其中包括25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17部改编自文学艺术作品,改编电影占到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20%。

真实事件改编的国产犯罪题材电影一般都较强地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再加上拥有表现社会问题的新闻事件,往往来源于真实案例,与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密切关联,更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再者,一般真实事件在上映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电影在原本的基础上形成二次传播,更加有利于形成二次讨论,激活电影市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取材自大众密切关注的拆迁事件,也反映了城市发展进程中村子的消亡,反映了多个群体在社会中的挣扎与困苦,让受众观看之后产生强烈的怜悯之情。一般来讲,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影片原本就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当通过电影放映后会增大受众面。真实案件、热点新闻事实、文学作品等内容来源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供给,为犯罪题材电影主题提供了具有观众亲和力的内容资源,成为电影票房与口碑的先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创作者的剧作压力,也为影片提供了质量保证。

3. 搭建影人梯队,增强创作力量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作中坚力量,包括陆川、李杨、刁亦男、高群书、宁浩、曹保平等执导过两部或两部以上犯罪题材电影的导演共27位,这些导演执导的电影占比新世纪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总量的35%,其中票房过亿的共有32部,占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过亿影片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演员的选择对犯罪题材电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表演创作追求现实主义的真实感,也要注重艺术效果的感染力。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质感和戏剧张力饱满的表演也使得角色避免流于面具化与符号化,从而深入人心,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演员阵容逐渐集聚了包括黄渤、王宝强、王千源、古天乐、廖凡、孙红雷等实力演员。

此外,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创作大力扶持与资助新导演,积极启用新影人,拥有明显的“老带新”特征。例如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中资助29岁的年轻导演宁浩,宁浩在此之后创作了《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其后又以监制的身份辅助新导演创作了《边境风云》《我不是药神》等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再如“唐探”系列导演陈思诚作为监制辅助柯汶利导演《误杀》,成功取得12.07亿元的票房;由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监制,携中国电影新力量白雪执导的电影《过春天》一路以口碑制胜,最终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可以说,犯罪题材电影给予这些导演、演员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正是这些影人团队成就了犯罪题材电影的发展。

4. 打造系列品牌,锁定观众圈层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系列化创作呈现井喷式的爆发,共有26部电影是系列化犯罪题材电影,在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票房榜前20中,更是有12部电影是系列电影,包括《唐人街探案》系列、《扫毒》系列、《反贪风暴》系列、《拆弹专家》系列、《使徒行者》系列等,这足以看出系列化创作手法逐渐成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创作人所青睐的策略,这些系列电影不仅引发了各类各种观影热议,登上各大社交门户首页,还收获了惊人的票房成绩。

《唐人街探案》系列通过塑造拥有出众的记忆力、观察力与推理能力的天才少年秦风(刘昊然饰)与负责搞笑但总能在关键时刻提供灵感,找到破案突破口的唐仁(王宝强饰)等典型人物形象。系列电影中构建起的主人公要有长期成长轨迹,受众与他们一同在电影里成长,片中成长着的人物成为系列影片的标识,通过人物线索强化了电影的整体布局与品牌延续。从系列化的品牌构建,完善电影自身的品牌特色,这些系列是票房的保证。但目前系列电影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类型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改编问题等,要加强电影市场培育与观众接受度、融入文化内涵与文化主题、探索电影美学的新发展[8],以此产生良好的口碑延续,形成一种国产犯罪电影系列化品牌发展的整体布局。

5. 加强交流合作,竞争促进提升

合拍电影是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2007—2011年这一段时期内,合拍的犯罪题材电影超过总数的一半,是当时犯罪题材电影主要的创作策略。目前犯罪题材电影中香港内地合拍片的成就最高,这也与CEPA的签署后促成的电影创作人员、资金、技术、场地和市场发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互助、合作竞争有关。

先进的电影创作工业体系与创作观念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产业带来了活力,2001年至2008年间,一共有286部合拍片,其中香港201部,占70%[9],在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发展的背景下,合拍片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利润空间,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产业做出重要贡献,一时间,合拍片成为犯罪题材电影票房的重要保证。此外,合拍片还培养出一批优质的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影人,为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带来了有益竞争。但是合拍片也需要进一步发展,要加强多方面的对外合作,实现华语电影圈层的“破圈”,积极与其他电影强国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合拍的早期阶段,许多合拍片都是内地负责资金、场地以及市场资源等,对于影片本身缺少自身的把控力,例如《无间道》系列、《导火线》等,但是伴随着内地影片创作水平的提升,受众的崛起,内地逐渐出现一批优秀的、独立创作的国产犯罪题材电影,这时合拍片应该逐渐掌握主导权,这样中华文化会成为影片的主题,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推广国产犯罪电影起到促进作用。

6. 完善孵化机制,坚实创作保障

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促进下,电影新人的培养机制愈发完善。2017年3月1日实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第42条明确提出要实施“电影人才扶持计划”一批新导演的电影扶持计划相继出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的“青葱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青年新锐导演在扶持红利中逐渐走向创作一线,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犯罪题材电影导演。

此外,商业化平台的扶持再度激发了电影创作的活力。坏猴子影业推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阿里影业的“A计划”、企鹅影视的“青梦导演扶持计划”、爱奇艺的“17计划”、腾讯影业“NEXTIDEA计划”,贾樟柯的“添翼计划”、黄渤的“UB+U”新导演助力、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等创新孵化了电影创作新生代力量,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力量保障。例如,文牧野导演的《我不是药神》便是“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的一个扶持项目。再如,上海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交流平台推出青年电影人训练营等设立鼓励新人导演的奖项,促进了电影创作的交流,也为电影的宣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支撑。由饶晓志监制、徐磊导演的《平原上的夏洛克》获得了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电影文本奖”并进入院线上映,同样《心迷宫》也是从FIRST青年电影展中走出来的获奖作品。在政策红利扶持、商业平台加持等合力作用下,犯罪题材电影优越的外部发展环境以及影人不断成长的内生动力,形成了犯罪题材电影创新发展的有力驱动。

四、结语

新世纪以来,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数量与口碑追求实现了多个突破,在国际电影节中多次获奖,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经历了探索发展、合力发展、特色发展阶段后,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在融合中集聚发展力量,逐渐呈现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倾向。国产犯罪题材电影也在融合类型元素、贴近现实生活、搭建影人梯队、打造系列品牌、加强交流合作与完善孵化机制等方面形成了综合发展驱动力,持续为国产电影类型化发展注入活力。当然,国产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相较于成熟的类型电影尚有一定距离。未来犯罪题材电影在保障创作数量与口碑的基础上,仍需探索并形成稳定的类型化视听风格特色,理清国产电影类型化发展的困境,在发展策略的指引下,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电影类型,在国内外影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新世纪题材犯罪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Televisions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