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素材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2-01-03熊丹丹 王源 张雪露
熊丹丹 王源 张雪露
摘要: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双减”政策作出了读物管理的规定,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合适的素材。然而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仍以教育部指定教材为主,课外阅读素材数量不足,要求也不够高。今后教育者应更多地引入意识形态正确、语言规范的课外权威素材进入语文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也便于开展思政教育。在开展基于新型素材的语文教学时,教学策略应以朗读、泛读为主,背诵、精读为辅,其次是紧密结合新型教学素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思政教育作用。
关键词:新型素材;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课堂引入新型素材的必要性
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双减”政策作出了读物管理的规定,即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合适的素材。然而在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其教学素材基本上来自教育部指定教材,课外阅读材料数量普遍不足。这不但窄化了学生的语文审美视野,而且,由于教育部指定的语文教材中以经典内容为主,也容易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脱离当下实践,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化语文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素材应适当拓展。
再进一步看,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不能再依靠“刷题”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来实现。教师将符合时代主旋律,更加贴近生活的文章引入语文课堂,既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有效培养语文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将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引入课堂,不但有利于普及防疫知识、培养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和公共安全健康意识,彰显人文关怀,激发爱国情感,同时还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来源,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水平。因此,新型素材有必要引进语文课堂教学。
二、新型语文素材的主要来源
新型语文素材的主要来源应是主流媒体或者权威部门发布的优质中文文章。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CCTV等官方媒体发布的文章,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意识形态规范性。登载在这些权威媒体上的文章经过严格的意识形态把关。它们在政治上立场明确,能够集中反映国家的权威意志,同时还能够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教师要注意不能随便引入国外文章,这类文章可能在政治导向上不正确,会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也不能随便引用网络媒体、自媒体发布的文章,这类文章的权威性不足,甚至内容真实性也有待考察。相比而言,选择权威素材才是上上之策。
(二)语言规范性。在语言运用上严谨规范且优美准确,通过学习其语句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的《新思想》《理论》及《听原著》等子频道,有翔实的原著文字、音视频资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选取和整合,为教学所用。[1]
(三)观点权威性。这一类媒体所登载的文章,是由各级各类党政部门发布的,代表了党和国家权威意识形态。例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登载的文章能反映客观、立体、真实的中国,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反映国家的发展变化。[2]
客观上来说,选取这类权威素材是在帮助党中央传播“中国好声音”。例如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的文章,结合具体时事教育,有利于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
三、新型权威素材引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将新型权威素材引进初中语文课堂,并不是要喧宾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以教材为主,仅将权威素材作为课外补充篇目引入课堂。
将新型权威素材引入课堂,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朗读、泛读为主,背诵、精读为辅。
权威素材不等同于经典教材,对全文背诵不作要求。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而引进权威素材的目的是以思政教育为主,拓宽学生视野为主。因此,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加强对权威素材语言的理解。不需要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二)紧密结合新型教学素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教师在引入权威素材时,需要考虑到素材与教材的关联性。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引入新型权威教学素材,与经典教材相结合,丰富学生对经典教材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到《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时,讲解到白求恩作为一名加拿大人,却能够不远万里来援助中国医疗事业。这时可以引入权威素材如:国际防控疫情形势不断严峻,中国在做好自身防疫抗疫的同时,也通过派遣医疗专家组、援助物资、分享抗疫经验等方式,尽力帮助世界上其他国家防疫抗疫。[3]这恰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这将有效深化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三)突出思政教育作用。
教师在运用权威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其思政教育作用。比如新华社发表的文章《献给汶川: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生动地刻画出中国人民在危难关头表现出的坚强、勇敢、韧性、自强不息,就是这些在危难关头愈挫愈强的普通群众,支起了民族不屈的脊梁。[4]这类文章报道,能够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强化爱国情感,有助于进行思政教育。在其他主流媒体中也有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描写:“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5]产生了令人震撼的文化力量。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新型权威素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意蕴,从而发挥思政教育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龙秋宏.用“学习强国”资源培养“四个自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8:57.
[2]万传军 .思政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的特征、问题与对策——基于学习强国视频资源优势与思政课教学互补发展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3):98
[3]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中国援助多国抗疫[N].人民日报,2020-04-06
[4]秦殿杰 .一篇催人泪下、动人心魄的好文章——评析新华社通讯《献给汶川: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寫作特色[J].新闻三昧,2008,8:52
[5]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N].人民日报,200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