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表达,打造精彩纷呈的初中语文课堂
2022-01-03李孟佳
李孟佳
摘要: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智能、智力源于自身经验与文化知识的积累,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语言、逻辑、空间、自省、观察等多种智能,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发掘个体多元智能,才能推动学生富有个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从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语言、审美、情感发展角度,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路径,期望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为学生打造一个灵活、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活力、情趣的学习体验中,逐步实现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历来追求文化、思想、语言、情感的协调统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言、思维、情感培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指出,人们是以多元方式感知、认识、理解世界,每个人都具备相对应观察、语言、逻辑、社交等多元智能,教育者要以学习者感兴趣的活动为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自我优势智能,带动创造、记忆、联想与情感、意志的协调发展。所以,教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课堂应突出生本理念,从学生的思维、情感特点入手,引领他们在融入听、说、读、写的多感官体验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效实现思维品质、言语表达、人文精神的而发展提升。
一、丰富情绪体验,激发内在智能
多元智能是语言、情感、思维、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学生在揣摩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既会掌握一定的语言、词汇、经验、技能,也会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在课堂要充分考虑初中生阶段性的思维、个性特點,引导他们在融入语言、游戏、故事等表现方式的情绪体验中,增长智慧,发展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能力,形成热爱祖国文字、语言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学《变色龙》时,教师利用趣味导语激发思维认识矛盾,让出思考的空间,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演、讲中,分析人物形象特征,了解“变色龙”的深刻含义和社会意义。教师:“变色龙,皮肤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什么样的人和变色龙一样?”教师要利用针对性问题,揭露现有矛盾,启发学生在资料情节的综合概括与推理中,调动情感、听觉、触觉、视觉,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探究解释自己对变色龙的理解。教师:“奥楚蔑洛夫,在办案中像变色龙一样善于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对赫留金的态度,狗的评价为什么会有六种观点,前后出现五次变化?”假如你是一位法官,会怎样断“狗咬人”这个案?要求学生语气、声调停顿、转折,符合人物身份、地位、环境,概括文本画面内容,让学生以批判性的态度,将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结合时代背景,猜测、辨明、感知“变色龙”这一典型人物社会意义。
二、多元思维探究,深度解析鉴赏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必寓教于文,教师在融入多元智能的语文教学中,要成为学生的辅助者、启发者,引领他们在思想情感、人际交往、推理表达的互动中,完成对语文知识和中心思想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多元智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优势、弱势,教师在学习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时,要充分了解、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特点,为学生个性搭建发展的阶梯,利用智能优势带动各种智能潜能的发展。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借景”“抒情”“言志”的内在联系,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重点、难点,“借何景、言何志?”作者在“看花、思花、忆花”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问题要覆盖整个课堂,要穿插于阅读、习作、表达整个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情感中找到动机,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紫藤萝,被拆掉损毁,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时过境迁,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喜悦。”“作者触景生情,情感随之起伏涌动,花儿从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人生命运的写照,同学们,通过紫藤萝的变迁,对人生意义怎样的理性认识?”要求学生以课文知识为基础,对问题进行处理、分析、表达,让学生在思维变迁中,穿透生活情感,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向内素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实现由自我向超我的变化。
三、逻辑归纳推理,引发情感共鸣
语言、逻辑、思维所载负的是人文、思想、情感内涵。学生在感悟、理解语言的同时,也会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教师在课堂要提倡自由、自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艺术、视觉、空间等多种智能元素的融入,引导学生运用头脑、语言创造性改造事物环境,主动展现自我,表达自我,丰富积累情感经验,拓展思维智能与文化视野。
例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跟随渔人行踪,凭借活动参与者的身份,把现实和理想世界联系起来,亲身经历思考、探究、逻辑、审美、判断、推理等一切的思维活动。“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幸福、平等的美好社会理想。“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环境?桃花源美在何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让学生在信任、支持的学习环境中,感知、认识、理解、描绘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掌握文章优美、精炼的语言特色。基于多元智能的活动创设,既要轻松、活泼、愉悦,又要严肃、细致、认真,就是要让学生身心沉浸于文本探究过程,目的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与思考中凭借角色的身份,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智能潜能理解再造真实的生活现象,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深刻理解文中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总之,教师在融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行为、言语、联想、创造能力发展为核心,组织他们在融入逻辑、言语、人际交往智能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关联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展开思考和表达。“多元智能”是学生个性和审美情感的体现,教师在课堂要以“学习伙伴”的身份,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灵感,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新颖、活跃、灵动的实践体验中,发展语文情感和语文能力,逐步实现语言建构、审美创造、逻辑表达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